|
|
真空與妙有 |
|
|
|
「金剛經」是禪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熟讀「金剛經」的人都知道,「
金剛經」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環繞在「破我執、滅我相」上,強
調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既然是「破執」,當然是破「執有」,也破「執空」。執有是虛妄;執空
是斷滅空。為破執有,「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
非相,即見如來。」但又怕大家因此而執空,所以又說:「善男子,善女
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菩薩
「應無所住」,可是也要「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住」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至高無上正知正
見正覺的意思。唯有「至高無上正知正見正覺」的心,我們才能不執有、
不執空,才能了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道理。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就是「真空」,「無虛」就是
「妙有」,知道了「真空妙有」的真諦,才能洞澈「此法無實無虛」的真
義。
最近證嚴上人一再強調:「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以此說明「
真空妙有」,詮釋「此法無實無虛」,再恰當不過了。
任何一個人,對自己確實沒有「所有權」,因為「人生無常」,生死之事
,自己很難作主,即使尊貴如帝王,也不能永保平安無事,永保長生不老
。有是因緣聚,滅是因緣散,緣起緣滅,自己又何曾有,何曾無呢?了解
這個道理,了解「人生沒有所有權」的道理,就是了悟「真空」;了悟「
真空」,才不會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相,人生必然輕安
自在。
雖然「人沒有所有權」,但「人都有使用權」,體驗「人有使用權」的精
義,才能知曉「妙有」的妙理。
「空」是「真」的;「有」是「妙」的。「有」如果不能發揮「妙」用,
與無何異?人生如果不能發揮人生的「妙」用,那就如同行屍走肉,那裡
是「有」的人生。「人生難得今已得」,這短暫而難得的人生,我們難以
永遠「擁有」它,但我們可以作主「使用」它,而且必須適當而妥切的使
用它,人生才能發揮「妙用」,這樣的「有」,才是「妙」的。像「植物
人」無法發揮人的「使用權」,這就大大不妙了,這就不成為人了,所以
才叫「植物」人。
其實,體悟「真空」,了解「人沒有所有權」的道理,才會不著我相、人
相、眾生相、壽者相,才能具有「無私無我」的出世精神。而體悟「妙有
」,了解「人只有使用權」的道理,才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才能以「勇猛精進」的態度從事入世的工作。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
工作,就是慈濟人的文化,這就是「真空妙有」的真諦;用心體會證嚴上
人的妙喻,對力行菩薩道或許會更有幫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