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梯次賑災團返花舉行工作會報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九日
鑑往知來,隔半年再續大陸賬災工作,總是要了解這期間的轉變,以便日
後工作努力與改進。第四梯次賑災團特於慈院二期講堂召開此行檢討會。
上人首先表示:「慈濟是抱持佛陀的悲心和菩薩的慈念,辛辛苦苦耕耘這
畦福田;今天的成果,是海內外慈濟人力量點滴的凝聚,現在是續播種子
和展現成果。」
「大家用心去看、去聽,一定有心得,但各個不同,有人歡喜不後悔,有
人有失落感,境界因人而異。請大家坦白的提出感受,讓未來的處理方式
能更上層樓;不管對或錯,為未來舖路,對的可讚嘆,不對的要勉勵,從
現在開始不要重覆過失。」
眾人紛紛提出心得交流,有人認為此次是「萬里山河千里行」──團員自
全省各地大會合,親手遍布施;有災民是基督徒,他沒想到佛教團體,還
能發給他所有權證,因此至表感激;也有高幹羨慕道:「這輩子也無法擁
有這麼好的房子。」
有人覺得看見災民,如見到久別的親人,深深體會到「血濃於水」的同胞
愛;看見師兄扶著老人家一起動土,師兄笑咪咪的說:「大家的喜事大家
慶祝,」感受到慈悲就是拔苦;看見災民搬入愛心屋後,結婚生子,喜氣
洋洋,正是「喜捨」的寫照,原來快樂是來自對方的納受,祝福他人其實
是祝福自己。
有人感覺學校的興建,是將愛從幼苗扎根,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更有效;不
是為蓋房子而蓋房子,為了使他們有新生活;不為建校而建校-- 為讓
後代有重新學習的環境,中國的希望建立在下一代的教育上。
上人總結:悲心是推動的力量,去年大陸一片白雪茫茫,現在則綠油油的
豐收,有人認為他們目前生活不錯,何必去幫助?這是「悲心有餘,慈心
不足」的心態。幫助他們的目標--是離苦得樂;悲是推動的力量,慈才
是真正和祥的力量,是發心的目標,兩者要平行。要愛普天下的人,為了
將來,我們將不斷的散布愛的種子,希望這是大家絕不後悔的慈濟路!
會議於下午四時結束,漫漫菩薩道是永不止息的「恆河」!
隨後上人與許常吉建築師事務所人員,商談慈院門診的擴增配置圖及紀念
堂地下會議室配置圖。時間總是不待人,跨出慈院,滿天星斗體恤的伴我
們踏上歸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