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肩負播撒慈濟精神的重責, 
                      德州支會委員告假遠行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八日 
                       
                       
                      美國德州支會的師兄師姊們,將於下午離開花蓮,他們利用上午時間前往 
                      慈院,學習志工的服務。今早,向上人告假並領受皈依證。上人希望他們 
                      到德州後,將慈濟的精神傳承下去。拉瓦卡港聯絡處新委李榮師兄說:「 
                      我願將心奉獻出來,把所學的知識化為力量,獻出我的心力、財力、智力 
                      ,全心全力推動慈濟。」身為台塑德州廠高級主管的李師兄,在跪領皈依 
                      證時,懇切地發願。 
                       
                      有師姊感傷著回去後,將不能在上人身邊聆聽法語。上人對即行的海外弟 
                      子殷殷叮囑:「希望你們把慈濟的精神帶過去,到了國外,要奉守『誠正 
                      信實』──這一顆心的力量最大,不要輕視這麼一『點』的發心,『合抱 
                      之樹發於毫芒』。不用憂慮你們聽聞太少,應擔心沒有好好掌握因緣,把 
                      種子種下;更不用擔心,不能在師父身邊聆聽開示,不怕聽聞得少,只怕 
                      無心受教。」愈高大的樹,要發展茁壯,需要愈長的時間;而小草、蔬菜 
                      ,雖然速成,拔而取用即沒有了。慈濟有如合抱的大樹,所以需要大家有 
                      耐心地去培育苗種。 
                       
                      金維諾教授入精舍面見上人,他談到對慈濟人的印象:「從我下飛機,第 
                      一個接觸到的,就是慈濟委員,乃至我到花蓮,又至台北、台中,所遇到 
                      的慈濟人都是那麼親切,這是我在任何地方所無法感受到的。他們發自內 
                      心誠懇的微笑,毫不矯作。我覺得慈濟真的很好,所以很願意投入。」 
                       
                      金教授也參加了慈院六周年慶,大家所講的台語,他一句也聽不懂,但他 
                      說:「我雖聽不懂,但我用看的!慈濟真的是在做弘法、救人的工作。」 
                      金教授極關心上人的健康,上人樂觀的回答:「雖然慈濟的路走得很辛苦 
                      ,但我只有一個態度──天天守在我的崗位,做好我該做的事。我不為將 
                      來憂慮,唯一抱持的心念是:我活在世間的時候,要如何落實慈濟精神。 
                      慈濟的文化要與佛法結合在一起。」 
                       
                      金教授深覺慈濟文化有其非常獨特的地方,以後若要辦佛學院,不僅只研 
                      究過去的佛教,更應以今日慈濟的開展為題材,教學體系要與慈濟志業的 
                      推動合一,並從學術的角度來傳承,培育更多的人才。他認為只要大家都 
                      把握上人的精神做事,上人就不會這麼勞累了。 
                       
                      下午,金教授繼續與上人討論紀念堂的內部設計。六片大門將以具體的大 
                      型圖畫,表現慈濟所開展的事業。講經堂以法華經文及佛陀畫像為主,坡 
                      道則以普門品表示。他們一一考慮著質材的選擇、製作的方式、佛菩薩的 
                      造形……等。上人仍強調宗教是屬精神文化的,因此希望紀念堂的內部設 
                      計不失宗教的氣氛,但也不要離開現代化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