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後語 | 
                   
                  
                     | 
                   
                  
                     | 
                   
                  
                     | 
                   
                  
                    「為每一個暗角,點上一盞明燈」,是慈濟功德會二十八年來,一向秉持 
                      的濟貧精神;本期特製作專題,與您一同回顧慈濟慈善志業的來時路,並 
                      將藉由各地區的列報導,請您與我們一起檢視這份愛的成績單。本期首先 
                      報導雲嘉地區。民國六十八年,證嚴上人履斯土,探望一位盲病的老婆婆 
                      ,從此她成為慈濟在當地的第一位照顧戶。十四年來,當地委員由王壽榮 
                      師兄一位,增加到今日二十位,慈善濟助的範圍,也由沿海擴及到山區; 
                      由於受濟戶分布廣,又多老殘,以故當地委員每月發放,都將各方的關懷 
                      ,「從海湄到山巔,親送溫暖到寒家」。這裡的受照顧戶並不寂寞,「悲 
                      苦的角,落有人情馨香」,鄉里情濃,鄰人每每扮演著親人的角色,長時 
                      予以生活照料。「莫讓我們的土地,長浸無垠淚海」,是一項警訊;九月 
                      下旬,歐瑪颱風過境後,雲嘉地區因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倒灌的問題再度湧 
                      現。這裡的水患並非天災,根本解決之道,只有居民建立共識,不超抽地 
                      下水,做好水土保持,才能拭乾大地之淚。 
                       
                      「杏林春暖」的單元裡,「人間看得幾清明」是志工張美麗師姊告別醉眼 
                      迷茫歲月的現身說法,除了懺悔前愆,她更希望能導引酒精中毒的住院病 
                      患,遠離菸酒,「相逢在菩提路上」就是她輔導成功的一個實例。為病人 
                      「追求每一線生機」,是楊光明醫師不變的信念,除了醫療的功能外,在 
                      他愛心護念下,與病患及家屬,譜出了「用行動說感恩」的動人樂章。 
                       
                      喜樂證言──「把缺憾還諸天地」「無煩惱的愛」「耕一畦青翠福田」, 
                      清一色是有關於親子相處的智慧,值得為人父母及為人子女者,細細品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