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以方便法啟發孩子心中善念,才是真正愛的教育
◎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諸位師兄姊和上人談及各宗派所追求的修行境界,上人說:「佛法其實只
是『中道』二字而已。」法華經教即是我們如何行中道,而此亦是儒家所
說的中庸之道。孔子所說的道理是世間理,而佛法正不離世間法;能真正
做到無入而不自得的功夫,此便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為響應援助外蒙的小朋友,唐博渤先生之子發願考前三名,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舅舅,便一人贊助一萬元,讚揚他的勇氣與魄力。而台北分
會工作人員徐麗玲師姊的孩子──尤韻淳、威喻、威文,亦效仿鎮元、鎮
宇兄弟,賣「聽話、自動、快樂」,捐資給上人救外蒙的小朋友。上人說
:「這才是真正愛的教育。我們應該要啟發小孩內心的愛,讓他們懂得為
人群付出,而非一味地疼惜、縱容與寵愛。」這是教育在富裕生活中孩子
的方便法。

稍後,上人至地下二樓講經堂,了解委員慈濟精神研討會的上課情形;並
巡視台北分會旁醫務室的裝潢工程,和道侶等文字資料的寄送事宜;另也
指示文化中心工作同仁,年鑑的編纂,應不失佛教的莊嚴和本土化的風格
,同時也指出道侶雜誌、月刊等文字資料,淨化人心的重要,勉勵同仁要
多用心。

中午,在澳洲致力慈濟志業推展工作的呂秀英師姊,向上人報告澳州會務
的推展情況,並攜來澳洲慈濟世界創刊號,除了各項活動的報導,並剪輯
上人的智慧法語,介紹給當地的僑界,內容豐富。

一時四十分,上人對年底即將授證的新委開示;「慈濟菩薩道是如來與凡
夫間的橋樑,除了常自我反省、不遷怒、不貳過,更要全心投入、用心學
習,將八萬四千法門運用展現於日常生活中。慈濟工作就像擔負如來擔子
,亦就是眾生的責任擔。慈濟世界的美,就是要從自身實行起。」

五點多,前往大陸河南發放房屋所有權狀的訪問團員,回抵台北分會,大
家在五樓會議室報告此行的心得感想,並檢討工作缺失。

由於此行路程遙遠,李清波居士說:「五天的行程,一共坐了三十五個鐘
頭的汽車、七個多小時的飛機,常常晚上一、二點才睡;五點鐘便起床了
,雖然我們『睡不夠』,但卻以『做得夠』來彌補。」這亦是慈濟世界特
有的寫照。

此次對大陸三省四縣的援助工作將告一段落。如上人所言,此次工作的完
結並非結束,一切都只是起步而已。今日他們已從災後漸漸復甦,而呈現
欣欣向榮的風貌,我們應為這個成果感到歡喜,未來更希望能將慈濟清流
帶給彼岸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