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原牧民最冷的冬天 | 
                   
                  
                     | 
                   
                  
                    | ◎陳淑伶 | 
                   
                  
                     | 
                   
                  
                    【冰寒與飢饉.外蒙特別報導之一】 
                       
                       
                      根據上個月路透社報導:外蒙總理加瑞斯,再度向世界各國提出一項緊急 
                      援助外蒙的請求。加瑞斯說: 
                       
                      「外蒙亟需二千萬美元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產品,以便度過平均氣溫攝氏零 
                      下二十度的寒冬。在外蒙十八個省份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省份,沒有柴 
                      油以供發電,全外蒙境內所剩下的柴油,僅夠十天的用量,若不及時補充 
                      ,全境將面臨斷電、斷水的危機。」 
                       
                       
                      今年台灣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暖和,即使已是十二月天,走在街上, 
                      暖暖的冬陽照在身上,也感覺不出一絲冬的寒意;偶爾一道寒流襲來,溫 
                      度也在攝氏十二、三度上下,而人們卻已裹著厚厚的避寒衣物。 
                       
                      但是,今年冬天,對於外蒙古──一個位於中國大陸北方,平均高度海拔 
                      一五八○公尺以上,氣溫動輒零下三十度以下的地方──而言,卻是最難 
                      捱的一個冬天。 
                       
                       
                      ◆一個遊牧民族的冬天 
                       
                       
                      外蒙古,一個位於地球北端,地廣人稀,礦產豐饒,但缺乏工業基礎的國 
                      家。 
                       
                      外蒙面積一百五十六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四十四倍,人口兩百一十八萬 
                      ,卻只有台灣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過去幾十年間,這個以游牧為主,深處內陸高原的民族,在國際舞台上 
                      ,一向默默無聞;即使是三年前脫離前蘇聯的羽翼,推行民主政治和自由 
                      市場經濟,也不過是被西方國家,視為蘇聯解體以後,隨之風起雲湧的附 
                      庸國民主浪潮的一部份,幾乎也不曾引起太多的注意。 
                       
                      然而,在今年十一月二十六號,外蒙總理加瑞斯對全世界的一席呼籲(或 
                      者說是哀求),終於打破往例,引起全球的注目。 
                       
                      是什麼原因,迫使這個長弓使槍、馬背馳騁的民族,不得不拋棄尊嚴,向 
                      其它民族求援? 
                       
                      是什麼原因,讓這塊一向平靜無波,自給自足的土地,似乎在一夜之間, 
                      變成饑民遍野? 
                       
                      廿六號之後,一篇接著一篇外蒙求援的外電,陸續湧進。在還來不及瞭解 
                      造成外蒙現況的原因之前,世人首先必須面對的,就是整個外蒙民族飢寒 
                      交迫、嗷嗷待哺的窘境。 
                       
                      人們對於生活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求得溫飽,然而外蒙百姓,如今卻面臨 
                      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的窘況。根據外蒙古衛生部指出,目前全國食品 
                      供應,只能滿足人體生理需求的百分之五十。亦即:全外蒙的人民,都正 
                      處在半飢餓的狀態中。 
                       
                       
                      ◆蘇聯解體,頓失憑依 
                       
                       
                      外蒙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優越的戰略地形及豐富的天然資源,長久以來 
                      ,即成為俄國東侵或視為防衛西伯利亞之對象。自獨立以來,無論在內政 
                      、外交或經濟上,均受到蘇聯的嚴密控制與操縱。 
                       
                      七十餘年來,外蒙僅有與蘇聯的「一國之交」,從能源、礦業、農業以至 
                      房屋建設、教育、民生必需品,莫不長期依賴蘇聯援助。 
                       
                      一九八九年,全球吹起一陣民主風──蘇聯解體,東歐民主改革的浪潮繼 
                      之而起;外蒙受到民主風的影響,亦放棄共產馬列思想,追求民主自由。 
                       
                      然而,自由繼之而來的慘痛代價,卻讓蒙古人民措手不及。 
                       
                      向為外蒙依恃的蘇聯和東歐國家先後解體,其本身經濟陷入困境,幾達自 
                      身難保的地步,自然無法繼續供應外蒙所需的能源與民生日用品。蘇聯解 
                      體後,撤走了駐蒙人員,各項援助亦停擺,使得外蒙交通、電力、工廠、 
                      醫療等設施,在缺乏技術援助及能源下,無法運轉,民生一片凋敝。 
                       
                       
                      ◆工業停頓,物價飛漲 
                       
                       
                      「資金短缺」多年來,一直是外蒙經濟發展中的痼疾,尤其外援停止,愈 
                      加惡化這種現象,目前物價高漲幾至難以控制的邊緣。例如一瓶酒的公定 
                      價格是八十元,而市場自由買賣價格高達五百零八元。經濟情勢,岌岌可 
                      危,對外貿易,幾陷於半停頓狀態。而產業結構的不健全,機器設備老舊 
                      ,缺乏零組件的補充與維修,致使約有三分之一機具被迫停工。 
                       
                      據外蒙政府最近公佈的經濟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一至九月的工業總產值, 
                      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七點五;商品交易總額,下降百分之五十五點五 
                      ;物價上漲高達二點七倍。 
                       
                      在由共產經濟轉為自由經濟的外蒙,經濟體制轉換的現階段,現代管理與 
                      技術人才奇缺;斷續有限的外援,卻無法有效運用。而外蒙由於沒有履行 
                      投資者的某些條件(亦即無法吸引投資者至該地投資的良好條件),徒有 
                      豐富的礦產,卻無法依此投資來改善國內的經濟狀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原先答應的援助,亦將延遲提供。 
                       
                      外蒙古的道路交通網頗差,主要鐵路是北京經烏蘭巴托,直達莫斯科的國 
                      際鐵路;而由於油料短缺,連接各省的飛機有時無法起飛。存在風險不少 
                      ,因此更無法吸引外資投入。 
                       
                      外蒙人民目前國民平均所得,已經從一九八九年的九百一十五美元,降至 
                      不足一百二十美元(台灣約為一萬美元),成為全球國民平均所得最低的 
                      國家之一。自今年十月一日起,外蒙當局大幅提高麵粉及肉類的價格,甚 
                      至將麵粉與電力的價格一舉提高四倍,使原已困頓拮据的外蒙人民,面臨 
                      更嚴重的衝擊。 
                       
                      根據一九九一年上半年資料顯示,外蒙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僅能解決國內 
                      需求的百分之五十二,其中黑市供給達百分之十。主要商品的庫存,僅能 
                      維持寥寥數日到數十日的狀況;如今寒冬已至,情況將更為惡劣。 
                       
                       
                      ◆人民處於半飢餓狀態 
                       
                       
                      外蒙是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寒冷乾燥,寒冷的季節是十月底到隔年四月。 
                      傳統上蒙古人在冬天貯存肉類,以供情況最嚴峻的三月到六月食用。冬天 
                      肉可冷凍,春天天氣轉暖時,因為缺電,無法冷藏,肉需食盡。然而,蒙 
                      古人通常到七月才開始生產乳品,在此之前,無法以奶品替代肉品食用, 
                      所以這段時間特別需要糧食。 
                       
                      而食品方面,自兩年前民主浪潮迭起,所有生產管道歸還民營。由於長期 
                      施行「共產」制度,一時之間,供需系統失調,物價高漲,民生物品極為 
                      匱乏。一公斤的米原來是二元二毛,現今政府公價十八元,自由市場已漲 
                      到六十元;糖原本是一公斤四元,政府公價廿元,自由市場為一百三十五 
                      元。 
                       
                      早期外蒙的交易以物易物的情況普遍存在,近年來才改為貨幣(單位為圖 
                      格里克,與美金的匯率是四十:一)。但政府本身外匯短缺,根本無力對 
                      外購買食品來改善民生問題。加之天候惡劣,今年收成,將會很差,因此 
                      面臨糧食困難。 
                       
                      這種食物短缺,供需失調的情況,城市比鄉村更為嚴重,因為在鄉村,平 
                      時至少還有生產作物,勉強尚可維持;然而城市全需仰賴外援。 
                       
                      目前全民以配給方式接受米、麵粉、奶粉、奶油、肉。每人每月可領取三 
                      百五十克米、三百克糖,二∼三公斤麵粉,二百七十克的肉。但是,這樣 
                      的數量並不足以維持人民基本的生理需求。 
                       
                       
                      ◆兒童保健面臨危機 
                       
                       
                      食物短缺影響人民的健康。蒙古幾乎不產水果,人民維生素缺乏的情況十 
                      分普遍。外蒙人民的罹病率頗高,尤其孩童的死亡率,已經比二年前的千 
                      分之五十三,提高到千分之六十八到七十二,比世界其他國家來得高。世 
                      界衛生組織亦認為:蒙古地區在兒童保健方面,急需加強。 
                       
                      為了保護種族延續,蒙古政府鼓勵生產。如果婦人有四個孩子,本身在政 
                      府機構工作二十年以上者,可以領取補助;有五個孩子的母親可以得到二 
                      等母親獎章。超過五個孩子的家庭,可以得到政府補助,從一歲直到十八 
                      歲為止。 
                       
                      外蒙古最大的問題是兒童。人口結構中,百分之四十五年齡在十六歲以下 
                      ,每戶平均約有四至五個孩子。沒有丈夫而有孩子的婦女頗多,此種以婦 
                      女為主的單親家庭,生活更加困難。目前蒙古孤兒總數有一萬一千九百九 
                      十四人,單親兒童有五萬八千多人。政府為了照顧孤兒,財政更加拮据; 
                      而在政府機構照料下的孤兒人數,亦僅佔總數的百分之二點四。政府亦坦 
                      承,即使再委託其他機構代為照顧,亦只能照顧到百分之十而已。 
                       
                      孤兒中,有些可依靠親戚,但是約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孤兒,完全無親無戚 
                      ,兄弟姊妹一起自行生活,或靠好心人士周濟。 
                       
                       
                      ◆千所幼兒學校關閉 
                       
                       
                      蒙古人對於下一代的教育、生育等各方面,頗為注重。在蘇聯控制時期, 
                      各項工業均操之在其手,外蒙唯一能把握的,就是教育,因此過去七十餘 
                      年來,蒙古人幾乎沒有文盲,大學畢業者比比皆是。全國最好的設備、建 
                      築,均留給學校。 
                       
                      從前蒙古兒童入學是採公費,如今雖酌收費用,但因物價高漲,衣服及簿 
                      本的花費驚人。而眾多貧窮家庭,生活已成問題,家庭子女眾多,平均每 
                      家約有三個子女無法入學。這樣的失學人數,就達廿四萬人之多。 
                       
                      全國原有九百九十多所托兒所及幼稚園,如今因為缺乏食品供應,已面臨 
                      關閉的窘況。 
                       
                      營養不良及缺乏維生素D,心、肺、消化系統等各方面的疾病,不斷產生 
                      。 
                       
                      蒙古的兒童在呼吸系統疾病上的死亡率為第一,此亦是蒙古人民死亡率最 
                      高的疾病。主要的原因是地處高緯度,氣候嚴寒,晝夜溫差極大。另外由 
                      於主食為肉類,消化上較為困難,兒童在消化系統上的疾病死亡率為第二 
                      。 
                       
                      從前百分之九十五的藥品從蘇聯進口,如今全部告急,醫院中有罐無藥; 
                      而裹傷的紗布還得重複清洗使用。因缺乏維他命A,兒童預防注射的效果 
                      ,無法促進與加強。 
                       
                      而因工業停頓,蒙古無法製造嬰兒食品、奶粉、維他命等營養食品,因此 
                      造成嬰兒普遍營養不良且高度死亡率。 
                       
                      據蒙古衛生部調查報告:零歲到一歲的嬰兒有七萬七千人,其中百分之廿 
                      五到卅處在飢餓狀況之下,體重達不到預定標準。從前一歲的嬰兒體重在 
                      十點五公斤左右,如今只能達到八至九公斤。現今全國共有十七萬生命垂 
                      危的幼兒正待救援。 
                       
                       
                      ◆雪地中伸出求救的手 
                       
                       
                      蒙古民族自尊心強,也積極自救,此次,若非為著數十萬瀕臨死亡危機的 
                      幼兒,他們不會輕易向外伸出求救之手。如今的外蒙古,就如冰天雪地中 
                      跌倒的孩童,需要有人扶他一把。 
                       
                      根據外蒙古國家兒童中心負責人博羅馬女士所言:「原本向外國求援,應 
                      該是求些可以長期使用的設備或是物資;然而,如今情況危急,目前我們 
                      極需衣服、食物等,來度過今年最嚴寒的冬季。」 
                       
                      因為民族體格的關係,蒙古小孩個個長得白白胖胖,臉龐紅潤。然而,他 
                      們正面臨飢餓狀況,苦難才要開始。此時不去救助他們,明天,他們就可 
                      能皮瘦包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