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黎明的天光
◎林清玄
我很喜歡兩則惜福與惜緣的故事,第一則是有關滴水和尚的開悟。

儀山禪師有一天洗澡,水太熱了,就呼喚一位年輕的弟子提一桶冷水,將
熱水沖涼。

泰命提水來的弟子,將洗澡水中和了,順手把剩下的冷水倒掉。

儀山禪師很生氣的罵弟子笨蛋,他說:「這宇宙的事物都有用處,即使小
如一滴水,不僅可以止渴、洗澡,灑樹澆花也很好呀!不浪費的水就會永
遠活著,你憑什麼浪費寺裡的一滴水呢?」

年輕的弟子挨罵,不僅沒有懊惱,反而開悟了,改法號為「滴水」。

我喜歡儀山禪師那種「水會永遠活著」的說法,想一想,一滴水進入一棵
樹的血液,會開出花、結出果實,並且長成樹蔭,給苦惱的人作蔭涼呢!
一滴水若進入智者的血液,說不定會成為智慧的靈光,照耀千秋萬世呢!

反過來說,沒有被珍惜的一滴水,就是死了的水。

這是惜福的晶瑩剔透的觀點,不能珍惜福報,福報就一點一滴的死去,能
珍惜的福報,就會永遠活著。

另一則「惜緣」的故事,是有關日本的鐵眼和尚印經的故事。

鐵眼禪師是第一位發願刻日文版大藏經的人,為了籌募刻經的費用,他像
乞者一樣沿門托缽,整整過了十年,他才籌足了資金,準備開版。

這時不巧宇治川的河水氾濫,帶來嚴重的饑荒。鐵眼不忍見災民饑餓流離
的慘狀,他把要印經的所有資金,全部用來拯救災民。

饑荒過後,鐵眼重新為要印大藏經托缽募款。

經過數年,資金再度籌足,要開版之前,日本發生了全國性的傳染病,鐵
眼又把所有的錢用以濟助病苦的人。

流行病過後,鐵眼第三度籌募印經的資金,又經過數年,終於把第一版日
文大藏經印成,離他發願印經的時間整整二十年。

到現在,「鐵眼版大藏經」初版的雕板還完整的保存在京都的黃蘗寺,被
當成鎮寺之寶。但是,鐵眼不只刻這一套大藏經,他的前兩套藏經無形無
相,更感人、更深入人心。

鐵眼禪師因珍惜眾生的因緣,寧可延後大藏經的印刷,令人印象深刻,這
點出了一個修行者對因緣的珍惜,在輕重緩急之間,以大悲心做為抉擇。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常覺得,如果一個人念不懂家裡的那
一本經,他就很難懂得擺在牆上那些精裝的經典了。因為世俗諦的因緣都
不能珍惜,如何能珍惜牆上那第一義的因緣法呢?

鐵眼禪師最偉大的啟示是,世俗諦與第一義諦是無二無別的。

惜福與惜緣不只讓我們的生活有味、生命有情,也可以讓我們更深刻的認
識「無常法」和「緣起法」,在無常中,有所創造,讓福報永遠活著;在
緣起中,不忤逆一個眾生,眾緣和合,攜手走向清淨之路。

證嚴法師的法語,就像滴水和尚的教化、鐵眼印經的啟示,看似平常,卻
有雋永深刻的力量,讓人在跌跌撞撞的人生路途,得到護念;讓人在灰心
喪志的時刻,得到咐囑;雖然身處黑暗之中,也能見到黎明的天光與照耀
的燈盞,使我們對創造福報、圓滿因緣,有了更堅強的勇氣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