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間物質無一可以恆久為人所有, 
                      執著於小愛,不免愛得痛苦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晨,一青年請示上人:「曾聽人說佛道本一家,是什麼意義?」 
                       
                      上人答稱:「佛心就是人的本性,佛陀的心是最慈愛的心,而道家的『道 
                      』是道德,也是教導人顯露單純的心性,自然地落實在生活上。把人的規 
                      矩做好,就是佛、道的教化精神,不要多做分別想;無論佛教、道教所說 
                      的道,都不離人生的道理。」 
                       
                      該名青年自小由養父帶大,長大受高等教育後,卻變得與養父無法溝通, 
                      上人勸誡道:「對養父應心存感恩。書讀得多並不代表自己的才能優越, 
                      因為父母長輩的栽培,我們才有機會受教育;所有的智慧都是別人教給我 
                      們的,我們獲得世間學問,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之處。」 
                       
                      該青年續問上人:有無讀過哲學、形而上學?何謂「觀自在」?何謂「空 
                      即是色,色即是空」? 
                       
                      上人回道:「什麼學問都不重要,把人做好才最重要。問心無愧即觀自在 
                      ;看在眼裡,分別在腦中,看得到的都是『色』,而這一切乃因緣所生, 
                      執著所生,最後終將散滅,所以謂『空』。學佛應學得簡單清明,勿將其 
                      複雜化,簡單清明才能真正體會宗教精神,而將精神落實在具體的實際生 
                      活中,否則落入世智辯聽,會愈辯心思愈亂。」 
                       
                      另一青年讀到大學時,因患嚴重失眠而輟學已十年,經年待在家中不願出 
                      門,令父母親友耽憂不已。其母帶他面見上人。上人道:「任何物品、家 
                      具封在屋中,經久定會腐壞,何況是人?不要執著在『睡不著』的心念上 
                      ,應以平常心看醫師、吃藥,有時不妨到空氣清新、環境優雅的大自然走 
                      走,自然療法比什麼都有效。趁母親身體尚好,陪媽媽到處走走享受天倫 
                      ,豈不是人生一大享受?」年輕人當下決定將安排和母親出遊散心,並表 
                      示願到分會做志工。此時母子倆一掃方才的憂煩與病容,歡喜的心情寫在 
                      臉上。 
                       
                      上午十時,上人向會員開示,解釋世間大愛與小愛之分:一般人執於小愛 
                      ──總要將心愛的東西據為己有,才能感到滿足;事實上,世間沒有一樣 
                      有形的物質,可以專一且恆久地屬於我們,執著於小愛,不免愛得很痛苦 
                      。而大愛則不然,是一分歡喜、知足的心情;一如慈濟志業,只要能愛它 
                      、關心它、支持它,它即是眾人所共同擁有的,這正是大愛的展現。因此 
                      ,換個角度來看,大自然中的大小事物,只要我們起保護、歡喜的心,讓 
                      他們完全、完整,那也就是「我們的」。 
                       
                      上人表示,人生最美的,即是「自然之美」,慈濟推行環保,無非是希望 
                      每個人都能知福、惜福、再造福,多惜福就不會購買不必要的東西,製造 
                      多餘垃圾而破壞環境;每個人若能把原本執著於物質、親友的「小愛」, 
                      擴大成整體的「大愛」,愛惜生活環境,進而將真誠的大愛普被於社會, 
                      則必能消弭暴戾風氣。 
                       
                      下午三點,上人續對另一場會員開示:「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最 
                      重要的就是『歡喜』」,能歡喜就會自在,歡喜自在則自然能獲得幸福。 
                      但凡夫常生計較心,「無」的時候患得,「有」的時候患失,因為這種患 
                      得患失的心,自然也就無法歡喜自在。例如:鑽石是被當作欣賞用的,我 
                      們只要懂得欣賞戴在別人身上的鑽石,自然就會得到欣賞的喜悅,而擁有 
                      的人反而必須承擔被竊或遺失的罣礙;由此可見,「擁有」常是造成煩惱 
                      的原因啊! 
                       
                      人心不足,容易「女貪飾,男貪色」,而家庭即會不得安寧,上人期勉大 
                      家珍惜難得的人生緣分,夫妻互敬互愛,互結好緣。 
                       
                      林偉賢居士明日將前往香港協商港星義演之事,今晚特拿了「尊重生命」 
                      活動中港星各自挑選的一句《靜思語》,呈上人過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