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一天,都是感恩的開始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八日 
                       
                       
                      晨,一位自美回國的委員偕先生來見上人,將婆婆最近往生的奠儀捐給慈 
                      濟。這位委員的先生一歲喪父,由寡母茹苦含辛教養長大。他們婚後婆媳 
                      感情融洽。最近婆婆往生,她的先生雖然難過,但學佛後已知死亡是再生 
                      的開始,於是舉行了莊嚴肅穆的佛教儀式葬禮,並將奠儀廿六萬湊足五十 
                      萬捐給慈濟。 
                       
                      李宗吉夫人陪同一位甫喪夫的小兒科醫師來見上人,她的先生七十四歲往 
                      生,她不斷自責沒有好好照顧先生。上人勸慰:「不要過度責備自己,沒 
                      有任何人可以照顧好任何一個人的命;往生就是有往才有生,死是生的開 
                      始,應該要祝福他。你年紀也大了,應放寬心,把身體養好,不要用感情 
                      綁住他,同時令兒女也不放心……」 
                       
                      十時四十分,上人到講經堂巡看北區慈誠隊精進佛一後升座開示。上人言 
                      :「共修是精神、力量的凝聚」。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上人喜見眾人能 
                      善用時間、生命,用功精進,走入清淨的慈濟世界,堂堂正正過個好人生 
                      。 
                       
                      「繞佛的目的是要訓練心、口、身如一,學佛者講究微細行,須時時要求 
                      自己符合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的佛門威儀」;「凡夫心被境 
                      轉,學佛者應以心轉境,打坐的目的無非是要調息養氣,使身心健康,應 
                      反觀觀自在,才能達到輕安的境界。」中午,上人並親自示範「龍口含珠 
                      、鳳頭飲水」的過堂行儀。 
                       
                      「人生的富有不在物質,而在有愛心。所謂愛心,就是要懂得愛護好自己 
                      的心,要不怕辛苦,奉獻人群。真心付出,內心就能常保無限歡喜,生活 
                      就能得最大的快樂。」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上人進一步強調:「快樂的種子是一顆福 
                      因,生命來來去去,什麼都不能帶,只有這顆種子永遠跟著我們,所以欲 
                      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舉手投足無不是業, 
                      千萬要謹慎小心。」 
                       
                      五時卅分,台北市長黃大洲帶來一幅蓮花攝影作品贈予上人,並表示市府 
                      將在松江公園舉辦一項「台灣的自省」攝影展,展出的最後一幅就是蓮花 
                      與上人的照片,希望在台灣工商發展面臨重大考驗的關鍵時刻,藉由蓮花 
                      的出污泥而不染及慈濟與上人的啟示,產生一種象徵性的淨化力量,以提 
                      升工商發展。黃市長當晚並出席北區榮董會,應邀即席演講。 
                       
                      七時卅分,參加今年第一梯次慈濟青少年夏令營的小朋友,在講經堂表演 
                      「普天三無」及數首慈濟手語歌,並一人背誦一句靜思語,加上一段自己 
                      親自做到、體會的故事,證明「我做到了ㄝ!」活潑的童言舉止令眾人會 
                      心地笑。上人在一旁觀賞,不時莞爾,欣賞完畢時表示,他最近經常受到 
                      這些慈濟小菩薩及大專志工的震撼,也受到這些小朋友們的「教育」。八 
                      、九歲的小兒就知道「愛不是口號,而是身體力行」,講話如對禪機,確 
                      是後生可畏。唯一的缺憾就是:這些孩子不太會說閩南語。 
                       
                      上人表示,很感恩有機會與榮董們共聚一堂。「每天早上一踏下床,就感 
                      恩仍能面對四大志業;感恩有這麼多護持慈濟的人;感恩志工到慈院的付 
                      出;感恩委員們自慈濟邁出第一步至今,二十多年來毫無退轉,非但在苦 
                      難的眾生間搭起了愛的心橋,也引進了榮董,使慈濟得到一股更大的力量 
                      。更感謝各位榮董們無所求的付出……,萬心歸一心,使得四大志業得以 
                      順利進行。」 
                       
                      「發心容易恆心難,慈濟即因能得到大家恆長的護持,相互交融在一起推 
                      動志業,才能有今天。」上人希望大家繼續護持,矢志推動志業,互相關 
                      愛、互相鞭策,使慈濟清流順暢地流入各角落不斷淨化人心,讓每個人都 
                      能過著安定、幸福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