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修行如種稻,要好好培植心田的稻苗,拔除稗草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九日
晨,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會長阿姆斯壯伉儷,在李明亮教授夫婦陪同下,
前來台北分會拜會上人。
去年九月首度前來花蓮慈濟本會參訪的阿姆斯壯伉儷,曾參觀過慈濟的紐
約支會,昨(十八)日並先前往花蓮參訪,對慈濟的作為表示讚歎及肯定
。該組織原設於大陸,民國卅八年遷來台灣成立駐華辦事處,經費完全由
善心人士樂捐而來。成立之初也是從一人一個鐵罐存錢助人開始,性質與
慈濟頗為近似。目前該組織每年以一百萬美元專款從事醫、藥專業人員培
訓、交換教授,同時在美國唐人街華人聚居地施行義診等相關業務。他們
計畫結合中研院、衛生署的力量,支援醫、藥資源缺乏的開發中國家,希
望慈濟也能參與這項國際援助的工作。上人表示,只要慈濟做得到,將會
儘量參與;也希望該組織在醫學院成立後能提供更多醫藥訊息,協助慈濟
醫學院發展。
五位大陸藝術家即將返回大陸,一早特來向上人道別。談及自六月十五日
來台迄今,在慈濟的所見所聞在在令他們感動。上人期勉他們回去後,在
各自居住的北京、西安、武漢,將慈濟精神發揚光大。
中午,上人抵達台中,簡餐過後,即到講經堂聆聽聯誼會中師兄、師姊們
的現身說法。自稱與婆婆、小嬸處不好、心中裝滿垃圾的陳金花師姊,敘
述接觸慈濟後決心認錯、縮小自己,而能與婆婆、小嬸盡釋前嫌,相處和
睦的轉變。幼年貧苦的李正富師兄在吃苦受委曲後卻能發好願而有今日的
成就,他勉勵眾人應一、禮敬諸佛,尊重人人;二、懺悔己過;三、多聞
妙法。周白雪師姊則敘述自己在移民加拿大後,遇到是非而痛苦如歌仔戲
中的「苦旦」,但在當地師姊的勸解下,非但能原諒是非人,且能主動關
懷周遭人事,物慾心降低,而能快樂的做好事。李錦源師兄則因敬謹奉行
上人的「普天三無」,化解了卅四年來念茲在茲,非報復不可的世仇,更
將一塊父親與那位世仇合買的土地奉送給那位世仇的兒子,真正做到「普
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有緣才能結一家親」,上人開示,有緣才能成為一家人,大家應好好惜
緣;而人與動物不同之處就是懂得回報父母恩,慈濟十戒的第十戒為「孝
順父母」,即希望慈濟人努力回報父母,具備孝順的道德觀才是真正的人
生。做長輩者則應該以身作則尊重、孝順老人及友愛同輩,能身行孝道其
實就是在教育子女。
對於李錦源師兄的以德報怨,上人更是讚歎,「戲棚上有什麼樣的人生,
棚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二個月前方發生過的真人實事擺在眼前,正是
活生生的警惕。上人表示,上一代的愛恨情仇、冤冤相報造下的惡因,引
來果報累累現前。愚癡的人不斷造惡因、結惡緣。而李居士能以智慧的良
能,將兩代的仇怨一筆勾銷,在提起智慧的一念間惡緣立即消滅,這就是
所謂的「立地成佛」。
上人並提醒眾人:「在境界現前時,一念間能發揮良能就是智慧,也叫覺
悟,覺悟者就能立即解脫。許多人急於修行、解脫,而現世卻滿身煩惱、
仇怨難了;如此期待往生解脫絕不可能。」
上人強調:「恩是最純良的種子,要常存恩情的感念;怨則應立即消除,
否則惡念會像稻田中的稗草一樣迅速吸收養分,很快取代稻子,佔滿心田
。因此,修行一如種稻,要好好培植稻苗、拔除稗草,時時記得他人對我
們的恩,即時消除怨恨與惡念,如此修行才能進步。」
二時許,美國萬佛寺宣化法師的弟子六人,在數位委、會員陪同下前來拜
會上人。同行中有人問,他在美國曾夢到上人,不知是真是假?上人答道
:「夢當然是假,但人生原本就是真真假假,要保持清淨心,不要為假象
所惑。」
又問:如何才能隨時保持清淨心?上人答道:世間本清淨,是人心造成污
染,人應先自我要求,照顧起心動念,不要去污染世間。再問:出家前,
應做什麼準備?上人答:對宗教先認識清楚,進而透徹了解──自己為什
麼要走出家這條路。
上人關切地問候宣化法師的健康狀況,七十六高齡的宣化法師目前身體違
和,但仍甚為操勞辛苦,上人表示:「法師弟子眾多,做弟子的應珍惜這
分因緣,多多為他分憂,好好發揮功能。」
晚上,台中榮董聯誼會召集人沈文振先生帶其公司十多位高級幹部來見上
人,希望對慈濟能更了解、多參與。上人慈示:人生有三業,即職業、事
業及志業。職業是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各憑專業、本事,為生活而工作;事
業則是職業之大者,投資讓許多人可以有職業,創造就業機會。但人生若
只為職業及事業,難免覺得辛苦、茫然,難體工作及人生真正的快樂何在
。唯有以誠以正的「志業」者,能以志願、誠懇的心,愛自己的工作、愛
自己的事業,以志業的精神投入職業工作,則會發自內心喜歡自己的工作
,而不會覺得辛苦;職業、事業能穩定,則家庭就會幸福、社會就會祥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