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諒」之後,進一步還要「感恩」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日 
                       
                       
                      一早,值班的師兄、師姊們來向上人請安,並團團圍坐,與上人話家常。 
                       
                      上人稱讚李錦源師兄近來的改變,更讚歎他以「普天三無」化解冤仇的睿 
                      智,真正是「我做到了耶!」李師兄表示,他被瞋念束縛半生,委實過得 
                      痛苦不堪,並提及該事件中的許多巧合,及他對往昔仇家之子的心態所做 
                      的臆測。 
                       
                      上人則進一步訓示:「不要再想了,以免想入非非再陷自己於自營的煩惱 
                      中!你做到了『原諒』,但還欠『感恩』,想想看,依你以往習性,若你 
                      父親的財產在你的手上花掉,那豈不更罪過,所以你還要感恩他們父子哪 
                      !」 
                       
                      七時四十分,上人前往南投,向師公印順導師請安,回程並轉往中國醫藥 
                      學院附設醫院探望住院的委員。 
                       
                      午後二時,上人出席中區委員精進會,諄諄提示慈濟精神與修行精進之道 
                      :「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前四十年是說人間的方便法,一直到最終說 
                      『法華經』時講真實法。慈濟志業亦是以方便法契入真實法,福慧如雙足 
                      ,需平衡才能走得穩健順利。」 
                       
                      上人指出,委員勸募就是修心、結好緣之時,也是破我執、滅我相的修行 
                      。除了自己發心捐獻,還要有耐心去成就別人,讓大眾知道這畝十方的福 
                      田,而勸募真正的目的是匯聚愛心,能勸募、能濟貧教富,是成為委員的 
                      第一步。 
                       
                      「道心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上人期勉大家:「在團體中應以『 
                      和』為貴,凡夫世間難免有煩惱是非,要在群體中藉事鍊心。大家不妨藉 
                      自己家人修行,對家人溫柔善順、原諒、善解、包容、感恩成習慣,就是 
                      修行的開始。這就像佛陀以方便法引導眾生進入真實實相,把凡夫的錯誤 
                      觀念、習氣革除,顯露出清淨的本性,則自性三寶自現。」 
                       
                      「人生最怕心不定,時常想從頭開始。需知『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 
                      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要時時精進,朝正確的方向不 
                      斷成長,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心境每天在六道中不斷輪迴!」最後,上人再 
                      次期勉全體慈濟人,不但要做到「善用時間、把握生命」,更要拿出修行 
                      者的心「惜時、惜緣、惜福」。 
                       
                      晚間,上人出席台中榮董聯誼會,靜聆多位榮董的心得分享及林智慧委員 
                      、洪素貞老師的演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