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的真諦 |
|
◎張美蓮 |
|
「希望被愛,自己得先付出愛」,
因此,多年來,我試圖去愛周圍的人,可是為什麼
我真誠而主動地去關懷、去愛周圍的人,卻始終敗陣下來?
我依舊孤獨、仍然空虛與寂寞、我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這個思索多年、始終無法突破的問題,
居然在我無意中闖入了慈濟世界,輕而易舉地找到答案。
這些年來,在外人看來,我似乎過的頂不錯的,實際上,我的精神生活很
苦悶,很不快樂,我的內心充滿了無奈與空虛,是一個典型的「富中之貧
」的人。
◆分別的心,狹窄的愛
平常我喜歡涉獵一些心理建設、人際關係方面的書籍,喜歡自己分析、進
一步認識自己,所以我也相當清楚自己的問題出在那裡——每個人都需要
愛,而我患的正是嚴重的「缺愛症」。
上人在《八大人覺經》一書中提及:菩薩的愛是沒有範圍、沒有邊際的,
他能包容宇宙,能無限量的愛一切眾生,卻絲毫不求眾生感情的回報。而
我這個凡夫的愛正好相反,我的愛是狹隘的、侷限的、有分別心的,當我
愛一個人之前,我先分別這個人是善良或不善良、是可愛或不可愛、和我
志趣相同或不同、我喜歡或不喜歡……等等,由於這個分別心,導致我始
終無法敞開心胸去接納別人,更別談真正去『愛』他人。
◆心念轉,惡緣解
在工作單位待了近十一年,我整整與人結了十年的惡緣,其中與兩位先生
所結的惡緣尤甚。
年長的一位,貪愛杯中物,每每酒後失言又失態,女同事紛紛走避。我是
一個疾惡如仇的人,有一回他又酒醉,只是輕輕用手拍我肩膀,我立即惡
言相對,給予相當的難堪;事後他雖然託人跟我道歉,但此後十年他不敢
和我講話,也不曾和我打招呼。
以往我覺得少一個這種朋友算不了什麼,我不在乎。進了慈濟,在愛的薰
陶下,我的慈悲心開始增長,我開始體諒他年長,因為有眼疾(看公文需
拿放大鏡),工作不得志,以致難免借酒澆愁。我開始發自心底的懺悔—
—我竟然如此殘酷地對待一位老人。現在我總是主動、和善地跟他打招呼
,我不知道他看不看得清楚我,我同樣不在乎,但我卻是誠心誠意地懺悔
——為我過去的無知和冷酷。
另一位年輕的先生,打從我報到上班第一天,就與他結下惡緣,當時我覺
得他太官僚,態度很不友善,打從心底討厭他。而他也是莫名其妙自始就
非常討厭我,連我的小孩偶而來辦公室,他都故意捉弄得孩子又哭又叫,
每次我都恨得牙養癢的。我和他同樣結了十年的惡緣。
一直到上人來豐原演講,為了讓更多人能親近上人的法語,我一個個通知
,為了慈濟,任何能我都能低頭,我誠心誠意地也邀請他參加。他告訴我
他一定會去,因為他們全家人都去過靜思精舍。
真不可思議!我與他結下十年的惡緣,就在那一剎那間完全化解。現在我
們是好朋友,偶而他還會拿法師演講的錄音帶給我聽,佛教界的活動也會
告知我參加。
◆開始學做人
上人說:「凡夫與菩薩的分別就在『迷』與『覺』。」感恩上人引領我這
迷途的羔羊由迷轉覺,如今的我不再空虛、不再寂寞,我真正了解了自我
,也了解了「愛的真諦」。
進了慈濟,才開始學做人,如果有人問:「請問芳齡?」我會欣然回答:
「我尚未一足歲,因為我真正學做人的時間還未滿一年哪!
真誠的祈求——追隨上人世世行菩薩道的心永不退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