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未來事不多想, 
                      謹慎於現在能付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聽完昨日三組──湖南、尼泊爾 
                      與孟加拉、外蒙的勘災會報,上人憂慮現在已是秋風起、寒冬將臨之際, 
                      湖南災區原本貧困,今又逢天災,真為他們著急。尼泊爾遭遇百年最大災 
                      難,加上長期的貧困,景況淒涼;而外蒙此行適逢初雪飄落,看到孩子們 
                      穿著我們今年元旦致贈的衣服,則是雪地中一幅溫馨的畫面。 
                       
                      上人為志工們一一略述昨日見聞,以「普天下無我不愛的人」,懇請大家 
                      整裝待發,國際救援要趕緊開步跑──奉獻的享受比玩樂的享受更踏實。 
                       
                      華視新聞雜誌節目製作人李艷秋小姐,為了製作「人物」專題報導,今來 
                      採訪慈濟世界。 
                       
                      針對記者所提問題,上人表示,希望每人每天都能自我警惕做一個能救人 
                      的人;上人並強調慈濟是「志業」,是屬於大眾而非個人的,即使領導者 
                      不在,相信大家仍會挑起責任,做得更好;「未來之事不多想,謹慎於現 
                      在能做什麼;在一生中能付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國際救援,上人言:「慈濟是由宗教理念拓展而成,人,生而平等, 
                      應該同等被尊重;台灣有難要去救,國外有災也應同樣關懷。」 
                       
                      李氏六姊妹家世顯赫,但謙遜有禮,事母至孝,母親對女兒們諄諄教誨, 
                      然對獨子卻十分掛心;為解母親鬱結,六姊妹今陪同母親前來拜見上人。 
                       
                      上人舉貧居路旁無人聞問的阿婆,因孤僻喜罵媳婦,致無人敢親近;而另 
                      一位面長肉瘤形似象鼻的阿嬤,卻樂天知命,內在之美深深吸引人為例, 
                      「足見『樂』與『苦』視心的觀念而異,能知足就會知福,面對人間苦相 
                      因而感恩付出、一無所求的付出,就能獲得歡喜自在。」 
                       
                      下午,楊亮達、施鴻祺兩位師兄陪同自南非返國的張敏輝伉儷和他的妹妹 
                      、妹婿入精舍。張先生旅居南非近二十年,近年得知慈濟後致力推展慈濟 
                      精神。張先生出生於豐原,他自覺和上人頗有緣,但此緣似乎來得太晚, 
                      上人幽默道:「你們是留著做國際線的。」 
                       
                      張先生談到以前最令他操心的兒子,因為嗜菸,屢勸不改。後來看了慈濟 
                      雜誌,恭聆上人開示的錄音帶後,竟不知不覺中戒了菸,張先生喜出望外 
                      ,感恩上人創造真善美的慈濟世界。他將住精舍數日,參與志工行列,更 
                      深入了解慈濟種種,期能讓善種子撒得更寬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