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靜思營」活動,護專學子從中學習自我成長
◎善慧書苑
◆一九九四年二月十六日 


寒假期間,精舍舉辦「靜思營」,讓慈濟護專的學生們一方面體驗精舍生
活,一方面從營隊的設計、領導和狀況處理中,學習自我成長。

上午九時十分,上人對學員們開示:「你們是未來的護理人員應要學習『
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聽眾生心中的痛苦,並拔除他們的苦
難。」

「目前你們扮演的是學生角色,一個稱職的好學生,要懂得尊重老師;相
對的,老師就會不餘力地把所知所能教給你們。」

「將來投入服務病人中,身心有病的人最需要的良藥,就是清淨的良知大
愛。各位現在就立志當一個有良知大愛的護理人員,將來才能當『志業婦
女』,非職業婦女。」

「很感恩你們利用寒暑假帶領慈濟學佛營的小菩薩,你們讓孩子玩得高興
,又寓教於樂的讓他們學到做人的規距,讓他們在快樂當中學到什麼叫愛
;這就是不離『大慈悲為室』──心宅中充滿大愛。」

「慈濟面霜就是普天之下通用的語言──微笑。一分微笑,表示你心中喜
悅,因為你不把人我是非糾纏在心中,這就是『柔和忍辱』。」

「凡事不要太執著,也不要太計較人我是非,更不畏自以為是。待人退一
步,愛人寬一寸,我們的愛永遠不被羈綁,要開闊無邊,容得下普天下的
人。」

「總而言之,我們只求自己付出,不求別人回報,如此一來,別人見到我
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起歡喜心,這就是我們的修養。」

下午三時三十分,臺中慈濟列車六百四十人入精舍參訪,時正拜誦法華經
,上人開示:「法華經是佛陀的本懷,經中的『如來壽量品』告訴我們,
佛陀雖然示相於人世八十年,其實,他的壽命是無始無終的。佛陀從出生
到離開皇宮,而後修行成正等正覺,成為娑婆世界的教主──這一段段的
人生,都是有相的,有相就有時間年齡的局限,這即是一般人分段的生命
。而佛陀無量的生命稱之為慧命──從現在至未來,雖然示現滅相──去
世,僅表示分段生命的結束,但是他的慧命仍然不曾消失。」

「凡夫的愛總是局限在所關心的人身上,狹隘的愛會讓人產生無形的煩惱
,甚而引發有形的罪惡。佛陀透徹悟得眾生的煩惱與苦厄,因而放棄王位
修成正覺,其留下的佛法就是要引導我們人生的方向,若能跟隨佛陀的腳
石,自然每天都能過得自在、安穩,而讓自己走上覺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