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藝術之美,人性之善 |
|
◎陳淑伶 |
|
《珍情畫意,擁抱蒼生》之二
慈濟是社會大眾的,希望開發人性善的泉源,為苦難眾生拔苦予樂。
因為「不忍」眾生苦,慈濟不斷擔負起濟貧教富的工作;
走過二十九年坎坷路,如今責任沒有減輕,而更形加重。
每一分點滴的發心,都是推動慈濟精進的重要力量。
「珍情畫意,擁抱蒼生」──喜捨珠寶書畫贊助慈濟志業基金,
透過這項活動,我們看到各階層人士對慈濟的肯定,
在其領域中貢獻所長,願與慈濟在善的路上同行。
這是一場藝術之美的饗宴,也是一次人性之善的展現,
捐贈者捨出珍藏的珠寶與書畫,只為能濟蒼生之苦;
義購者不為尋寶私藏,為的是以愛心成就善緣,促進社會善的循環。
活動落幕了,無數善的種子正在抽芽、愛的種子正在滋長;
希望藉由有形物質的捨,接引眾生捨去我執、捨去貪瞋癡,
奉獻出精神、奉獻出力量,同為苦難眾生付出!
人生道路,沒有十全十美的旅程;但在慈濟菩薩道上,卻可以求真、求美
。「珍情畫意,擁抱蒼生」──「喜捨書畫、珠寶珍藏,籌募慈濟志業基
金」活動,無疑又是一場真善美畫面的呈現。
殊勝的因緣,促使慈濟逐步開展「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
二十九年來,四大志業的腳步不曾一日稍歇,慈濟人又肩負起「國際急難
救助」和「建立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重責大任。在這每一步腳
印裡,都蘊含所有慈濟人愛心的融合。而今年七月即將招生的「慈濟醫學
院」,乃至籌畫中的全省醫療網、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每一項工作的開展
,在在需要大量資金,需要無數愛心的溢潤和信心的培育。
散布於社會各階層的慈濟人,同心同志於菩薩道上,莫不在其領域中貢獻
所長,以最適切的方法來贊助志業。「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就是
由「慈友會」和「慈濟榮譽董事聯誼會」共同發起,呼籲企業界、藝術界
、收藏界、珠寶界等各方人士,喜捨一己珍愛收藏的珠寶、書畫,為慈濟
志業籌募基金;希望藉著這珍寶的流轉,散發出人間溫暖的大愛,擁抱天
下蒼生。
【緣起】
這場活動的原始構想起於李佳穎、李佳慧師姊。當初兩人原只是計畫在「
慈友會」(國內企業家夫人組成,宗旨為:以慈濟精神會友)舉辦一場跳
蚤市場──將會員們的名牌服飾「資源回收」,來一次大義賣。但是,要
進入籌備階段時,慮及舊衣物拍賣恐怕所得有限,若只為此而大忙一陣,
未免可惜,兩人靈機一動,何不籌辦一場珠寶拍賣?如果能藉此募得一筆
相當的善款捐作慈濟基金,相信更有意義。她們的想法在去年十月的慈友
會聚會中公佈,獲得企業家夫人們熱烈響應。
適巧當時「太古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正在孫若男師姊家族經營的新光美
術館作一場拍賣會的預展,孫師姊當下邀請眾人前往先做個實地觀摩。當
日在館內又遇到太古佳士得公司駐台代表胡瑞小姐,胡小姐在得知這項活
動的構想後,當即表示願發心義務協助價格鑑定、作業流程、主持拍賣等
工作。
至此,一項正式的珠寶慈善拍賣會在善緣聚合下,已具雛形;爾後徵得上
人同意,又增加書畫品的拍賣。
所有的過程,可謂眾善士雲集,水到渠成。
【緣聚】
一個活動的幕後籌備工作,往往是最繁雜且辛勞的。各方所捐贈珠寶的收
集工作,委由慈友會成員之一──葉俐君師姊的玉如意翡翠銀樓代收。葉
師姊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參與國際拍賣會,其間頗能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
。
而書畫部分的募集,則由何國慶師兄、高信疆先生總其成,郭淑靜、郭仙
緣、文素珍、翁美英、邱瓊英師姊以及楊亮達、簡乾成師兄……等人,協
助事務處理,並以何國慶師兄的辦公室作為收件地點。
◆喜捨的愛心難量
物品的收件過程中,最令人感動的,不是大企業家捐贈的大手筆收藏,而
是那些平日靠著幫人洗衣服、掃公園、做小工維生的市井小民,他們把僅
有的金鎖片、金戒指都捐獻出來──有人專程搭火車北上送來、有女士攜
子一起送來、有老奶奶的玉手鐲、有罕見的九份金子、還有善士稱已來三
次,卻在門外徘徊不敢進入玉如意銀樓,唯恐自己的東西太渺小,難登大
雅之堂……。葉俐君師姊每每談到收件過程的溫馨感人小故事,總難忍感
動的情緒而熱淚盈眶。
而在書畫的募集過程,更讓高信疆先生再一次感受到慈濟在社會上所具有
的公信力。高先生表示,在與畫家聯繫的過程中,只要談到是為慈濟募款
,對方幾乎全是毫不猶豫一口答應。
畫家蔣勳表示,每次到慈濟,回來後都會有很多自省,也覺得很多事情都
變得簡單了。捐畫只是一件小事,從慈濟中體受到的慈濟精神,對他來講
,幫助更大。
而楚戈深受感動的說,中國已經很久沒出聖人了,處此末世,能有像證嚴
法師這樣的人,眾生就有希望;慈濟所做的工作,就是聖人的工作,捐畫
對他來說是義不容辭的,而且還覺得捐的太少了。畫家席慕蓉女士則藉此
機會,希望替遠在蒙古高原上的孤兒,向慈濟說聲「謝謝」;她不覺得自
己是在「捐」,反而是在「受」,因為從慈濟裡得到的實在太多了。
種種點點滴滴感人故事,令人溫馨盈懷。
◆專家義務貢獻所長
過去愛畫如癡的何國慶師兄,此次更率先捐出不少珍貴收藏品,如張大千
、郭柏川等這次拍賣預估價最高的幾幅作品。何師兄說:「我所珍愛的畫
,不過是由我家牆壁改掛在別人家牆上,一樣是供人欣賞;然而這過程中
產生的善的力量,卻可以發揮救人的功能,是『捨』也是『得』。」
高信疆先生亦提到,有一次搬畫的過程中,遇到一位計程車司機,在聽到
慈濟後,馬上不收計程車費,並說:「我沒有錢可以奉獻,但我有技術,
今天我就奉獻一天,看你還要去那兒,我載你去。」
凡此種種,無不令人感動。各界回響也十分熱烈,珠寶、書畫共募得千餘
件。面對如此感人的愛的成績,太古佳士得公司胡瑞小姐表示:「即使在
國外做過的拍賣會,也比不上這次的捐贈物之多。」
珠寶的鑑定工作由太古佳士得公司義務鑑定,書畫則委請太古佳士得中國
書畫部門資深董事黃君實、前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吳平、台大藝術史研
究所所長石守謙先生及多位藝術界人士共同義務鑑定。
◆企業家歡喜投入
「人說『富貴學道難』,對大部分人來說,捨金錢容易,捐精神心力較難
,但慈友會的成員和榮董們都做到了。」憶慧師姊說。
由企業家夫人組成的慈友會,是推動這次活動的幕後大功臣。豪景飯店董
事長侯博文便表示,沒想到這群企業家夫人做起事來有板-有眼,展現企
業化經營的手法,令他刮目相看,原本在外圍旁觀的他,最後也忍不住全
心投入了。
所有正式的拍賣會,都需事先出版目錄以供競標者參考。台灣珠寶界近二
十位善心人士在得知活動的意義後,發心助印珠寶目錄,畫冊部分則由榮
董聯誼會李宗吉居士等十七位發心助印。
在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後,所有的珠寶、書畫從二月廿八日至三月五
日先行在台北分會舉行預展,三月七日再移置新光美術館舉行正式展覽。
所有的工作莫不是眾善雲集──室內設計師杜文正、譚精忠為會場進行設
計規畫,永春花苑提供花材、植物,福瑞行免費提供展示用的燈光和櫥櫃
,慈誠隊師兄也忙碌地在會場進出……讓活動增添更多愛的色彩。
【緣合】
三月十二日、十三日下午,在新光美術館內眾善雲集,一場「為善競爭」
愛拍賣會,將為「捨」與「得」之間產生的「善」的循環與「愛」傳承,
烙下歷史的見證。
◆不為尋寶,是為布施而來
珠寶拍賣會上,由於高信譚先生的妙語如珠及葉樹姍小姐的感性詮釋,帶
動整個會場的氣氛,愛心流轉,把每一件拍賣品在「捨」與「得」之間的
因緣,詮釋得更為殊勝;而高信譚先生與謝佳勳小姐合作主持的書畫拍賣
會,以智慧心語帶動與會者的善心泉湧,讓愛心繞著全場跑。二天下來,
二百零二件的珠寶拍賣品及二百一十件書畫拍賣品,皆達百分之百的成交
率。
珍寶有價,愛心無限,參與的人士不期望物超所值,也非為尋覓珍寶收藏
,只因心中充滿大愛,而踴躍競標,歡喜為眾生付出關懷。許多人是意在
布施,不在獲得,誠如高信疆先生所言:「這不是一般拍賣會,大家來這
裡,不是為了尋寶,而是為了布施。」
幾件在預展時便已引起書面熱烈投標的物件,在拍賣會上亦引發競標。「
慈航普渡」壁飾是預展期間才露臉的作品,名珠寶設計師陳婉君師姊以盤
長結連結四塊翡翠玉環,象徵慈濟四大志業,作品中呈現整個慈濟精神內
涵,因此在拍賣時,引起熱烈競標,最後,由榮董李正富師兄以高價標得
。李師兄表示將捐置慈濟紀念堂,以流傳後代慈濟人,彰顯其義。而由何
國慶師兄捐贈的張大千遺作「松石圖」,在書畫拍賣會上也成為受矚目的
焦點,最後由一位旅居海外的善心人士標得,亦將捐贈慈濟紀念堂。
拍賣品中,不乏傳家珍寶,如陳海長在預展時捐贈的玉雕蓮藕、倪氏家族
捐贈的先祖倪蔣懷畫作……
一尊謙讓觀音珊瑚雕是板橋林姓家族為圓滿老太太生前的心願而捐。去年
林老太太在得知此活動時,原意為活動捐資,然而卻在冬至時往生,子孫
為完成其心願,捐出此深含孝思的珊瑚雕。
現場愛心不斷流轉,陳婉君師姊深受感動,當下決定捐出一頂原為留給女
兒結婚時佩戴的「雙鳳朝陽」皇冠;九十三高齡的老畫家陶壽伯在預展時
經由旁人的告知,深感活動之真義,捐出其珍藏之作「三色梅」及其它五
幅作品以共襄盛舉。
「買到便宜是運氣,買到貴的是福氣,買到高出底價十數倍以上是勇氣,
買又捐是正氣。」這是主持人高信譚先生在會場上不斷重複的話,會場上
有人一開價即為估價的好幾倍以上,有人出高價直接將目錄上一頁數件的
作品買下,有人買後又捐……,種種不斷發心的小故事,讓一捨一得之間
流轉無限愛心。
兩天的拍賣會,掀起拍賣高潮的如二十六克拉的藍寶石、珊瑚業界捐贈的
西方三聖珊瑚雕、由孫若男師姊捐贈琉璃工坊製作的「阿彌陀佛」水晶玻
璃作品、「鯉魚躍龍門」翠玉、郭柏川所繪的「淨土」、席慕蓉女士因感
恩慈濟對外蒙的援助而捐的二幅畫作……皆引起會場注目。
除了掀起拍賣高潮外,點綴其中的小插曲,則令在場人士有溫馨盈懷的感
動。例如,在編號一○七的K白金鑲鑽別針落槌後,葉樹姍馬上閃著淚光
表示,謝謝先生送給她的生日禮物,隨後又馬上捐出拍賣,令與會者頗覺
溫馨。而一枚蛋面翠玉鑲鑽戒指,由原捐贈者陳淑美師姊自己標得,旋即
又喜捨供他人競標。
二天下來,所募得款項共二億八千五百六十五萬六千元善款,其中珠寶拍
賣募得一億八千零四十萬元,書畫所得善款一億零五百二十五萬六千元。
【圓緣】
辛勤的耕耘過後,必有豐碩果實的呈現。四、五個月來的籌辦與策畫,集
結無數人的心血結晶與愛心喜捨,「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終於圓
滿譜下句點。呈現的果實展現出驚人的愛心力量,彰顯美麗之島──福爾
摩沙的愛心魅力,更出人間至美至善樂章。
◆閃動人性光輝之美
這樣的成績,令拍賣官林華田也發出讚歎之聲:「擔任過國內外各大小拍
賣會,從沒見過像慈濟這樣的拍賣會,他們真的是真心奉獻。」二天的成
交率達百分之百,也讓他見識到慈善力量的不可限量。「在國外辦一場慈
善拍賣會,事先可能要先舉辦十數場以上的慈善社交宴會宣傳,成效也未
達到如此;而其中買者又捐出得標物的情形,也是以前未看過的。」「拍
賣會上沒有沙場爭奪之氣,而是充滿人情味。」胡瑞小姐也表示。
參與者抱持著「喜捨心」──只因他們體會到愛惜世間物質,而惜福並非
將物質據己有,能喜捨布施,造福更多的人,才是真正的惜福、造福!
面對活動落幕的當下,何國慶師兄也深有所感地說:「這是一場揭示『大
捨』意義的展示活動,從籌備過程中有那麼多人的支持與鼓勵,不管是捐
贈珠寶、書畫的企業家夫人與收藏家、藝術家……人人展現的是一種大喜
大捨的行動力。拍賣場上看到的不只是珠寶、書畫之美,而是人性光輝之
美;買者高價義購,不在乎東西本身的價值,在乎的是背後涵藏的深意。
」
◆「愛」是最好的傳家寶
全心投入這次活動的高信疆先生也說:「對這次的活動,我可用兩句話來
表達:『皆大歡喜,功德圓滿』──不管是捐者、買者或參與者,莫不心
生歡喜心;而對世間付出關懷、對生命灌注溫情溫暖、對苦難者有了多一
分照護,可說是功德圓滿。」「套句最近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上的一句台詞:『拯救一條生命,等於拯救一個世界。』我們用這些錢去
為社會、為人生付出,將對時代的使命、對社會的責任發揚光大,是我們
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遺產。」
提出這項拍賣會活動構想的李佳穎、李憶慧師姊,活動期間不管何時何地
看到他們,總是忙碌不堪,佳穎師姊把公司的事全交由先生處理,專心投
注在活動籌備,所有的辛勞在看到活動圓滿結束的一刻,只化作一句:「
無限歡喜!」而憶慧師姊深覺:「一分力量的付出,可使苦難蒼生感受人
間至誠的溫暖。」藉由活動,可以讓更多人瞭解、走入慈濟,活動最大的
意義,是在「募心」!
◆用喜捨落實慈悲
佛於千經萬論之中,所要教育我們的莫不是一個「大捨」,「慈、悲、喜
、捨」四無量心中,最重要的就是能「捨」,在整個活動中,可以清楚的
感受到因為眾人愛心的捨,而彰顯出的喜與慈──用喜捨落實慈悲。每一
個人因為捨去我執、我見,捨去貪瞋癡,臉上流露出的真誠,就是最珍貴
美好的人性畫卷。
司法院長林洋港先生在參觀所有捐贈的珠寶與書畫後有感而言:「台灣四
十年來,由於人民與政府的共同努力,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
步,然而隨著物質生活的提昇,相對地精神層面反而更形低落。若只靠政
府,力量有限,最主要的是能從律己做起。」
林院長並指出,「富而驕」是一種罪惡,懂得如何賺錢並不重要,如何有
效運用錢財才是最珍貴、最有智慧的。台灣觀光客總給人一種財大氣粗的
惡劣印象,有錢卻讓人瞧不起。「今日看到慈濟呈現的畫面,讓人拾回信
心,原來社會還是有這多富有愛心的人,共同在為創造一個『富而好禮』
的社會而努力,使得我對國家的前途、人心的趨向,又增加一分光明樂觀
的信心。」
◆創造社會善的循環
當珍寶由這個保險箱換到另一個人的保險箱的過程中,造就了愛的循環;
當書畫由自己家中牆壁改掛到別人家的牆壁上,發揮了善的功能;當有形
的捨──捨出稀世珍貴的珠寶、珍藏的書畫之際,是一種既富且仁的行為
;而在捨之際,亦成就擁抱蒼生的慈悲善行!
讓善的行為、愛的芬芳不斷循環下去,同造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帶動更
多的人在善的路上攜手並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