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巧把塵勞為佛事 | 
                   
                  
                     | 
                   
                  
                    | ◎慈玫 | 
                   
                  
                     | 
                   
                  
                    許多慈濟人無怨無悔,全心全意投入志工行列, 
                      不辭勞苦地奔走各處廣結善緣, 
                      他們不為己的恆常付出,「甘願做,歡喜受」的包容與自持, 
                      為佛經加上最鮮活的現代註解。 
                       
                       
                       
                      一位好心好意的師姊幫我刮痧,只覺肩上背上的筋脈,似乎成了佈滿石礫 
                      的小路,師姊奮力掃除這些障礙。我強忍住疼痛,一直告訴自己:沒關係 
                      ,不過是一堆皮肉而已,和雞皮有何兩樣?雞被拔毛刮皮,可能比這個還 
                      痛吧! 
                       
                       
                      ◆無我無痛 
                       
                       
                      恰巧師姊一面刮,一面談到學習放下煩惱的問題。我在昏痛中緊緊抓住「 
                      放下」兩個字,又和自己對話:放下吧!放下吧!連痛的感覺也要放下! 
                       
                      這樣轉移注意力,不把這副軀體當做「我」,而是客觀地看「它」以後, 
                      果然疼痛的感覺減輕了,心思也變得敏銳清明起來。 
                       
                      由此我深深體會出,「痛」與「不痛」只在一念之間,如果執著此身,就 
                      會永遠擔心皮肉受苦,越怕痛就越喊痛,卻永遠擺脫不了痛而深以為苦。 
                      如能轉念一想,身體不過是地水風火四大假合的東西,分析到最後,沒有 
                      絕對存在的「我」,「我痛」,也是暫時的表相了。 
                       
                      「無我無痛」是脫離有限軀殼的無限超越,是遨遊天地,無所阻礙的灑脫 
                      自在。我慶幸得為人身,得以向內開發心靈的寶藏,用心轉境,而不被境 
                      所轉。 
                       
                      我更慶幸此生得聞佛法,使我體悟世間事都依因緣聚散而生滅,生老病死 
                      如此,人情關係何嘗不是這樣?這「空」的道理,從文字上去思考可能一 
                      知半解,但在慈濟隨處可見深入淺出的詮釋。 
                       
                      上人無私無我的奉獻,造就了今日的慈濟世界,其法體無一日不被病痛所 
                      侵擾,但其突破肉身與台灣地域的藩籬,關照天下蒼生的精神意志,已臻 
                      於化境。 
                       
                       
                      ◆不畏塵勞 
                       
                       
                      許多慈濟人不是剩餘時間才做慈濟,全心全意地投入,無怨無悔地奔向另 
                      一個腳程。有的師姊甚至穿鐵衣出門勸募,或頸上架鋼環到醫院做志工, 
                      以殘缺的肉體追求圓滿的生命發揮。 
                       
                      世人看上人和他的這些弟子們,也許覺得他們自不量力。但在學佛道上, 
                      他們是「巧把塵勞為佛事」,不辭勞苦地在虛空中廣結善緣,在這個仍充 
                      滿猜疑、譭謗、仇恨的塵世中,點點滴滴地做拯治人心的工作。 
                       
                      他們不為己的恆常付出,「甘願做,歡喜受」的包容與自持,為佛經加上 
                      最鮮活的現代註解。 
                       
                      慈濟將走入第三十個年頭,三十而立,昔為小苗今為大樹,大樹一面滋長 
                      ,一面獻出健壯的自己,好給別人遮蔭。挺過多少風雨,所以長出的根節 
                      枝椏盤旋有力,這分力量,來自自我的祝福,也來自不畏塵勞的深自期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