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幸福人生系列講座,上人為「情」作詮釋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五月十四日 
                       
                       
                      七時,每月上人台中行腳最後一天早上的「感恩時刻」又到了,台中委員 
                      、慈誠隊坐滿大廳,上人亦輕鬆地坐在台階上,與眾人分享心路風光。蔡 
                      素蓮師姊談到去清泉崗軍營宣導骨髓捐贈活動,備受禮遇,她感動地說: 
                      「這是社會對慈濟的肯定,也讓我們有信心要付出更多。」 
                       
                      美國分會黃思賢師兄亦提出最近巡迴訪問美東幾個聯絡處的心得;現在的 
                      他,努力修「微笑法門」與「認錯法門」,非常受用。 
                       
                      感恩時刻結束後,上人隨即前往香雲精舍拜訪達宏法師。 
                       
                      傍晚,上人抵達桃園聯絡處,和自台北搭遊覽車前來的眾多榮董交談片刻 
                      後,即動身前往巨蛋體育場,準備主講今晚「祥和社會、親情天地──幸 
                      福人生系列講座」。 
                       
                      行政院長連戰到場致意,內政部長吳伯雄、勞委會主委趙守博、桃園縣長 
                      劉邦友等,均蒞場聽講。 
                       
                      上人以「情的詮釋」為主題,向場內場外近兩萬名聽眾開示,情可分:佛 
                      菩薩清淨、覺悟的情,與凡夫迷茫的情。佛陀不為私情的長情大愛,是圓 
                      滿的大有情,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亦是解脫煩惱的聖人之情, 
                      小乘聖人放下凡情俗愛,與世無爭,則是清淨的情。至於凡夫的情,是指 
                      人常常跟著內心的感覺行動,心如不好好調理,情緒不定,就會產生迷情 
                      ,常因走錯一步而鑄成大錯。 
                       
                      上人強調:「眾生有覺悟的本能,如能啟發,就能轉迷情為有情。人把本 
                      身的佛性、清淨的大愛發揮出來,就是有情。」上人舉慈濟的訪貧與國際 
                      慈善工作為例,闡釋天下大愛的真義,並提示大眾:「現在社會欠缺感恩 
                      的情操,如果人人能打開心胸,彼此包容善解,感恩他人提供我們生活所 
                      需,如此一來,社會一定更祥和,人間也就是極樂世界了。」上人最後勉 
                      勵大家心中情愛淨化,開發心中清泉,做一位不斷上求佛道的覺有情。 
                       
                      九時許結束演講,返達台北分會已夜十時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