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善的循環要及時開始,愛的種子要盡早播種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今日是全省慈濟人聯誼會,一早即有高雄、新竹各地會員回到精舍。來自 
                      台大、師大、輔大、陽明、台北工專的八十五位慈青亦回來尋根,大家齊 
                      聚中庭,聆聽上人開示。 
                       
                      「慈濟的精神來自於佛陀的理念、智慧、教育,並以此精神淨化人心,對 
                      社會付出關心。」「人生的煩惱和內心的雜念,都是從複雜的人我是非中 
                      發生的。修行要以直心為道場,人與人之間不要複雜化,簡單就是美,也 
                      才能回復自己本來的面目。」 
                       
                      慈青方才帶動大家唱「普天三無」,上人期勉在座諸位,既然身為佛教徒 
                      ,就要訓練自己有一顆佛心:「普天下的人,在我的心目中,沒有親疏之 
                      別,同樣應付出平等大愛;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所以對任何人,都可 
                      相信;佛心就像父母心,不管子女再怎麼不對,父母都會原諒他。」 
                       
                      台大陳祈森同學是位客家人,而今他卻能說得一口標準的閩南語,因為上 
                      人一直希望生長在台灣的小孩,要會講閩南語。他說:身為長孫的他,自 
                      小任性,由阿公一手帶大,直到十歲才離開中壢到台北念書。小時候,阿 
                      公騎腳踏車載著他到處玩,而今阿公老來中風,躺在床上,他也因長大外 
                      出求學之故,無法天天陪伴於側。有一天,他回到家鄉,扶著阿公去理髮 
                      ,一般人五分鐘的路程,他陪著阿公卻足足走了半個小時。回程時,他抬 
                      來輪椅,推阿公回家,阿公歡喜無比地說:「比坐計程車還要爽快!」 
                       
                      陳同學感恩地說:「我希望盡可能有空就回去陪阿公。我深深感到,在進 
                      入慈濟之後,才懂得如何孝順,也體會到上人演講『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時有一句話:『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 
                      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上午,美國李德宣師兄拜見上人。李師兄於上海設立國際金融學院,他提 
                      及該院有位名譽董事長,曾看過上人的著作,並聽過錄音帶,知道「慈濟 
                      精神」。但他認為在大陸上有些人三餐溫飽就不容易了,怎還有時間和心 
                      力去幫助別人,發揮慈濟的精神呢? 
                       
                      上人言:「人有富中之富、富中之貧、貧中之富、貧中之貧。台灣也有窮 
                      苦的人,他們雖然人窮,但志不窮,雖然物質貧乏,但愛心豐富,他們還 
                      可以去幫助比他們更窮苦的人,這就是貧中之富的人生;況且二十多年前 
                      ,慈濟也是由每個人捐五毛錢做起的。」 
                       
                      上人談及九一年華東、華中地區遭逢世紀洪澇,慈濟結合台灣愛心人士的 
                      力量,協助部分特重災區的復甦工作;之後受援過的安徽省全椒縣內發生 
                      龍捲風災害,當地人民立即發起「愛心學慈濟」,一人五元,共募得十幾 
                      萬元的人民幣以協助災戶。「只要愛心的人多,結合起來的力量,即可救 
                      人。善的循環要及時開始,愛的種子要儘早播種。」上人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