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穿越人生迷霧  
                      吳淑貞開創寬廣人生路 | 
                   
                  
                     | 
                   
                  
                    | ◎陳玉芳 | 
                   
                  
                     | 
                   
                  
                    經歷伴侶往生以及女兒帶疾的一連串磨難,她曾仰問蒼天: 
                      「為什我會生出這樣的孩子?為什麼接二連三的打擊會落 
                      在我的身上?為什麼?」一連串的號糾結成叢叢複雜難解的心結。 
                      走入慈濟,是她生命的轉捩點,經由訪貧、志工服務, 
                      使她從個己的傷痛中走出來。 
                      「人不明不白地來到世間,總得明明白白地離開。」上人這番開示, 
                      是她精進菩薩道的恆長力量…… 
                       
                       
                       
                      「若孝慈手術後能正常吞食,我願意全心奉獻佛祖。」就在淑貞師姊虔誠 
                      的為女兒在佛前發願之後,她的生命在自己的導演下,開始轉變…… 
                       
                       
                      ◆接二連三磨難考驗 
                       
                       
                      民國七十八年,是淑貞師姊在人生道路上,跌得最痛的一跤。原本,她擁 
                      有個幸福美滿的家,不料,就在婚後第三年,溫柔體貼的先生因宿疾肝病 
                      發作,加上熱衷股票,致使身心俱疲,因而驟然往生,距發病日僅僅三星 
                      期。留下挺著大肚子而一臉錯愕的她,以及年僅兩歲大,仍在牙牙學語的 
                      女兒。 
                       
                      遭逢喪夫之痛後兩個月,淑貞師姊生下孝慈,卻發現女兒是顎裂加上「皮 
                      爾羅賓症候群」(註),因其先天缺乏上顎,舌頭往後伸展,而無法自然 
                      吞食……。回想孝慈出生時的情景,淚水不禁在淑貞師姊的眼眶裡打轉; 
                      看到未及見父親一面的女兒,靠鼻胃管進食,腳上裹著石膏的模樣,叫人 
                      如何不心痛? 
                       
                      孝慈的病症,當時在國內的發生率僅萬分之一,在大醫院裡一年也有一個 
                      病例。如此罕見的病,一度讓師姊想放棄孝慈的生命。幸運地,恰在報章 
                      上見到專長顱顏畸型整容的羅慧夫醫師的報導,羅醫師的一句「這樣的孩 
                      子可以救!」扭轉了孝慈的命運。 
                       
                      孝慈在醫院度過三個月仰賴鼻胃管與氧氣筒維生的日子,後因病床不敷使 
                      用而出院返家。每天,淑貞師姊必須先熬糙米營養漿,再用實驗性滴管, 
                      一壓一鬆地讓一滴滴的糙米漿沿著女兒嘴巴薄壁,慢慢流入食道中。因缺 
                      乏上顎,以及舌頭會卡住食物,孝慈常常把剛吞下的東西,又悉數吐出來 
                      ;抑或會像噎著似地突然臉色發青轉紫,讓人心驚不已。就這樣吃了吐, 
                      吐了再餵,一頓飯反反覆覆地總要折騰個兩、三小時。再加上新生兒每隔 
                      四個鐘頭,就必須餵食一次,因此,淑貞師姊每每弄完這一頓,又趕著準 
                      備下一餐,終日就磨蹭在熬漿與滴管的一捏一放間…… 
                       
                      在經歷伴侶撒手歸去,以及女兒帶疾的一連串磨難後,「為什麼我會生出 
                      這樣的孩子?為什麼接二連三的打擊會落在我身上?為什麼?」一連串的 
                      問號,充斥在淑貞師姊的腦海中,糾成叢叢複雜難解的心結。 
                       
                      有一段時間,她將心思託付於求神問卜,然而狀況仍未能改善,反倒弄得 
                      心力交瘁。 
                       
                      淑貞師姊靜心下來,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她後悔著,在結婚之初,未能 
                      及時把握靜冠師姊勸她出來做慈濟的因緣;而今,孝慈的出生則是另一個 
                      機緣,她決定要好好把握。於是,跟著赤近師姊至靜思精舍發願,祈求孝 
                      慈的手術順利,並且發心今後將擴大愛,全力投入慈濟濟貧教富的工作。 
                       
                       
                      ◆苦難開啟菩薩道路 
                       
                       
                      「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孝慈周歲時的矯正手術相當順利,開刀後已 
                      能正常吞食,而淑貞師姊也開始奔走於菩薩道上。 
                       
                      為了廣結善緣,她跑到台北南京東路擺地攤,靠著賣佛書、佛珠與佛教錄 
                      音帶結識有緣人。人群如浪汐般潮來潮往,憑著一念誠心,她用心傳播慈 
                      濟訊息,廣邀善心人士同耕慈濟福田,就這樣,召募到兩百多位會員。 
                       
                      她的會員來自社會各階層且分散各地,每個月定期去收款對她而言,可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見,一名孱弱女子,騎輛摩托車,在烈日曝曬下,在 
                      大雨滂沱中,尋著路標、摸著巷道,逐戶收取善款。有的委員憐惜她如此 
                      辛苦,而她總也輕描淡寫地回一句:不辛苦,我有輛摩托車呀!她,就是 
                      這樣一名個性堅毅的女子。 
                       
                      藉著召募會員,她結識了很多人,同時也看盡人生百態。她曾經幫助瀕臨 
                      自殺邊緣的人,重新昂首站起;也曾助緣一些人悟道出家。而自稱前世是 
                      「金大班」的淑貞師姊,也結識許多墜入風塵或陷入感情糾紛的人,但藉 
                      著談話,以錄音帶、靜思語相贈,慢慢地開導,使其心態不再只執著於「 
                      情」、苦於「情」,遂能化小愛為大愛。 
                       
                      經由訪貧,深入慈濟精神內涵,淑貞師姊漸漸從傷痛中走出來。「看看別 
                      人,再想想自己;普天之下,比我可憐的人到處都是,自己平凡的遭遇又 
                      算什麼?」她深有所悟地說。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昔懺悔 
                      。」淑貞師姊從「懺悔偈」中,深深感悟前世因、今生果,因而虔心汲取 
                      上人法語,戮力散播慈濟種子,期能在此生中種下好因。 
                       
                       
                      ◆永遠不放棄生命 
                       
                       
                      基於感恩、回饋的心念,淑貞師姊也發心到孝慈動手術的醫院當義工。在 
                      醫院中,最常見的是:孩子有殘缺時,被責難最深的是母親,有的人說是 
                      胎教不好,有的則怪罪於母親胡亂吃藥、愛拿剪刀……。這時,淑貞師姊 
                      就會以親身經歷與媽媽們分享:「在面臨最低潮時,我也曾想過自殺,但 
                      心念一轉,想想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需要我,我不能倒下去。只要勇敢站起 
                      來,就會有生存的空間。你不能放棄給自己一條生路!」 
                       
                      常常,在醫院的生死輪轉更迭中,給予她很多的啟示。曾有對夫妻放棄了 
                      一對唇顎裂的雙胞胎骨肉,但接下來的一胎,竟和早夭的手足們有著同樣 
                      的病症。因而,若遇到父母想放棄孩子或是看見父母存有傳統觀念──覺 
                      得這種有殘缺的孩子,是出生來糟蹋父母的,是來討債的,而無法釋懷時 
                      ,淑貞師姊會勸其用「善解」的角度來看待:「這種孩子是來報恩的!因 
                      為藉著痛苦,才能讓你對生命的各層面,看得更多、體悟得更深,不再怨 
                      天尤人,進而能走出一己苦痛,為他人付出;所以,這樣的孩子其實是來 
                      『度化』媽媽的。」 
                       
                       
                      ◆讓生命中每一個當下明明白白 
                       
                       
                      「一枝草,一點露。」看著照片中孝慈白白胖胖的模樣,淑貞師姊說:「 
                      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穫。」師姊眼中的孝慈,擁有一股令人心生歡喜的感 
                      染力,活潑又乖巧。 
                       
                      今年三月,孝慈歡度六歲生日。現在的她,除了每天仍服用氣喘藥,以及 
                      講話清晰度需要加強外,一切和正常小朋友一樣,天真而無邪。有一次, 
                      媽媽因故昏倒,孝慈見狀當場嚎啕大哭起來,旁人問起原因,她直率而滿 
                      心憂慮地回答:「我怕沒有人煮飯給我吃!」 
                       
                      對於母子情分,淑貞師姊有一套緣分論:「孩子與媽媽是上輩子結的緣, 
                      只是藉著母親的子宮來到世上;十個月的因緣盡了,就得離開媽媽的身軀 
                      ,帶著自己的福報與業緣去走人生路。」身為母親,能做的唯有以身教啟 
                      發孩子的良善本性,給予他「愛」的教育,使之懂得為人群付出。 
                       
                      如今的淑貞師姊,穿上柔和忍辱衣,努力地在菩薩道上精進,每遇挫折, 
                      總自我提醒要「反觀自性」。因為在她心中,始終記著上人的一句話:「 
                      人不明不白地來到世間,總得明明白白地離開。」 
                       
                      從渾沌到清明,由挫折、滄桑到歡喜受,淑貞師姊歷經一段段的人間磨難 
                      ,卻也能夠穿越迷霧,從苦痛中把人生看個清楚,還予生命那原本單純與 
                      清然的容顏。 
                       
                       
                       
                      註:「皮爾羅賓症候群」,為一下頷骨發育不全的先天性疾病。舌頭下垂 
                      (舌頭附著點在後),吞嚥時會塞住咽喉腔,嚴重時呼吸亦有困難。此病 
                      症常會合併顎裂(資料來源:張正弘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