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發揮性善本能,將善心、善行合一,遍撒菩薩情
◎善慧書苑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四日


高明善師兄近期將返美國西雅圖僑居地,一早特來向上人告假並報告當地
慈濟志業運作的簡況。上人對於海外慈濟人打掃中國城一事慈示:「不要
提倡『你丟我撿』,應提倡:『大家不丟,大家來撿』的環保理念;並以
實際的身行教育,提昇當地中國人的氣質。」上人並勉:「努力照顧好自
己的心,拔除心中的雜草,做好慈濟文化的園丁。」

七時,畫家李源海居士以一幅蓮花池彩墨國畫贈予上人。日前上人讚賞李
居士所繪的露珠極為生動,因此他連續五天不眠不休,完成一幅以蓮花與
露珠為主題的彩墨,並親題「菩提地一塵不染,蓮花池上慧風生」。上人
讚言:「真美!」並隨機開示:「蓮花葉上的露珠最清淨,然而太陽升起
,露珠就消失了,要及時把握並珍惜。如同行善要及時,否則等到想做時
,也許機會已不再了。」

一北區委員談及對子女的期待。上人剴示:「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人生的
裝飾品,把他們塑成自己想要的模式。做父母的總習慣把孩子當成鏡子貼
在鼻樑上看,要知道,距離太近,反而看不清事情的真貌啊!」上人提醒
現代父母要給予孩子適切的成長空間。

九時,上人對委員、慈誠隊幹部開示:「慈濟不是一般的慈善團體,更應
有一分宗教情懷。慈濟人要將菩薩的精神遍撒,為眾生服務,不離開『為
佛教』的精神。」

「人類是宇宙天地間的萬物之靈,與生俱有性善的本能,然而光有善心是
不夠的,還需付諸實際行動;力行佛陀的教法,將善心、善行合而為一,
才能發揮人生良能。」上人同時再次申言:知足、善解、包容、感恩的慈
濟文化,乃是行菩薩道的法則;而「普天三無」則是成佛的指引。能以「
三輪體空」之心無相布施,才可真正領受「甘願做,歡喜受」的深意。

晚八時,上人對慈誠隊開示:「佛教二字意即覺悟的教育──佛是自覺、
覺他,覺行圓滿;教是教育,是佛陀覺悟之後的心路提昇。人與佛具有相
等的覺性,學佛就是要開啟人人本具的佛心,讓愛的清流不斷泉湧而出,
因此每個人要把心照顧好,不要讓性善的本能流失。」「從事慈善工作有
三種意義:一、身為佛弟子要以佛心發揮良能,並以救濟普天下眾生為本
分事,用愛庇護萬物蒼生。二,慈濟不僅是慈善組織,同時也是佛教團體
,要努力推動世界祥和之風,而祥和的力量來自『愛』。三、藉由遍滿虛
空的大愛,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讓台灣子弟代代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