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悲情盧安達 |
|
◎張瓊齡 |
|
《緊急醫療救援盧安達難民》•之一
「吉佳利原來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四處充滿了花和樹,
如今卻不幸地變成一個大墳場,建築物到處槍痕累累,滿目瘡痍;
居民已逃亡多時,沒有電,宛如一座空城……」
「我們在地面上看到一具頭顱,味道惡臭難聞;
吉佳利的野狗吃死人肉,也開始攻擊人們。
一個天主堂裡,居民正在清理地面下的血跡,我們也發現一些空彈殼。
據悉,軍人對逃進教堂裡的民眾不論婦女或小孩,全部射殺……
到目前為止,我們偶爾仍聽到槍聲與炸彈爆炸聲。」
「內亂時,軍隊留下很多地雷,每天都有居民因誤觸地雷而受傷。
一位十三歲的女孩不幸遭軍人強暴並懷孕,
又因為誤觸地雷失去雙腿……」
這是八月中旬慈濟前往盧安達參與緊急醫療救援方案的人員。
自盧安達首都吉佳利傳真回來的訊息。
正如同世界上許多在戰火、飢餓威脅下的人們,
盧安達難民的苦難,需要大愛來彌補。
4月6日/
盧安達、蒲隆地總統座機遭火箭擊落,盧國總統府周遭地區陷入混戰
4月7日/
三千多名盧國難民穿越西北邊界,逃入薩伊
4月11日/
盧國政府軍與叛軍激戰數日,首都吉佳利約兩萬人喪生
4月19日/
在戰火中喪生人數達十萬人
4月27日/
約五十萬盧國難民湧入坦尚尼亞
5月10日/
吉佳利清出六萬具屍體葬在市郊萬人塚裡(吉佳利原有住民三十五萬人)
5月18日/
盧國人民死亡人數已達五十萬,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派遣五千五百名和平部
隊保護盧國百姓
6月22日/
法軍被聯合國授權前往盧國展開兩個月的軍事干預行動
7月4日/
叛軍完全控制首都及中心地區,引發首都北區、西區人民逃亡潮
7月14日/
又有約二十萬人湧入薩伊戈馬城,難民正以一小時一萬人的速度進入薩伊
7月15日/
一百八十萬人流離失所;叛軍控制三分之二領土聯合國安理會呼籲盧國停
火,聯絡各國機構、私人組織提供人道援助
7月18日/
叛軍表示已贏得內戰,宣布片面停火,新政府明天將成立
7月21日/
薩伊東部的難民營霍亂猖獗,已有數千人喪命
7月22日/
美緊急加派特遣隊,提高經援,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全球共襄善舉由於難民
營的災情太慘,數百名聚集在薩伊邊界的難民準備回鄉盧國新政府呼籲難
民回國,保證其安全無虞
................................................................................................................................
今年四月,盧安達總統因座機遭火箭攻擊而喪生,境內種族衝突更趨白熱
化;經三個月的激戰,死傷百姓超過五十萬人。七月,圖西族組成的盧安
達愛國陣線(R.P.F)擊潰胡圖族的政府軍,宣布勝利並重組一個多
種族政府。
然而,盧安達百姓的災難並未因此平息,種族大屠殺後幸運存活下來的人
,至少有二百二十萬人離開家鄉逃往鄰國(佔總人口數近三分之一);誠
如聯合國主管難民的高級專員所說:「盧安達已經變成一個沒有人民的國
家!」
為逃避戰亂、屠殺,長途跋涉逃至邊境的大批盧安達難民,面臨了另一項
致命的危機─飢餓、霍亂、痢疾、畜獸攻擊、誤觸地雷……甚至異邦駐軍
的射殺。有家歸不得,而難民營裡的惡劣環境,也只能讓人苟延殘喘;這
些躊躇在返鄉道路上的難民,是否能有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