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育志業是「捨」的工作, 
                      應開啟學生的良知、良能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七月七日 
                       
                       
                      暑期慈濟兒童、青少年學佛營及大專生活營、高中親子營等陸續展開,上 
                      人相當關心參與營隊的同學們,特別前往護專探視。上人甫到,大家放下 
                      手邊的工作,合掌迎接並歡喜頂禮。 
                       
                      學佛營的幕後工作同學正忙著打掃營區,將川堂洗刷得非常乾淨,並合力 
                      搭建精神堡壘;多位護專同學已駐營忙碌數星期。對於同學們的用心,上 
                      人感到相當欣慰,離開護專前,殷殷告訴營隊的夥伴們:「希望你們能利 
                      用時間彼此交流、互相觀摩,讓大家更融合在一起。」 
                       
                      上人隨後到慈院,在志工服務處遇到多年前因工作意外被截除下半身,曾 
                      在慈院接受治療的林傳欽。他已被選為殘障舉重國手,明日將開始接受訓 
                      練,他告訴上人:「這次比賽如果得到名次,我會帶著榮譽回來見師公! 
                      」上人為他能發揮己能而感到高興,並勉勵他:「凡事要認真,要向上、 
                      向好的方向學習。」 
                       
                      下午兩點,上人出席管理中心策動會議,會中討論慈濟醫學院、護研所學 
                      生就學獎助辦法。「教育是『捨』的工作,付出不求回報;我們要取於社 
                      會,用於社會,替社會培育人才。」對於慈濟醫學院公費生獎助辦法訂定 
                      之條件與原則,上人提出理念:「我們最大的目標是培育良醫,希望學生 
                      在畢業後,能留在慈濟接觸大愛的環境,從住院醫師成為主治醫師,七年 
                      的時間,慈濟精神飽滿,人格已健全建立,這時不論他留在慈濟或到任何 
                      地方服務,都能發揮良能。所以,只要能為社會培育出良醫,慈濟一切的 
                      付出都是值得的。」 
                       
                      上人再次強調:「護研所是為了培育優秀的護理人員與護理教師,以提高 
                      醫療的服務與品質;醫學院則是培養仁心仁術良醫的搖籃。我希望學生們 
                      在慈濟愛的滋潤下,孕育健全的人格,將來投入社會後,得以發揮醫護人 
                      員的良知、良能。教育志業需抱持『捨』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互 
                      動的,你如何給予,將來他們就會如何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