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凝聚心靈光華,共創人間淨土 
                      訪靜思精舍有感 | 
                   
                  
                     | 
                   
                  
                    | ◎丁敏 | 
                   
                  
                     | 
                   
                  
                    證嚴上人讓來自各行各業,扮演不同角色的在家居士, 
                      在他們人生原有各樣不同的價值體系之外, 
                      覺察到原來生命還可以有更深更廣的著力點, 
                      進而開展出慈悲喜捨的心靈皈依處。 
                       
                       
                       
                      就如一粒種子,潛藏著長成花木的能量,然而,由幽深暗黑的地層,掙出 
                      地表乃至長成巨幹繁枝,結成纍纍花果,這其中要經過多少陽光的撫照, 
                      雨露的潤澤? 
                       
                      其實,每個人生來都具有愛人的能量,但這能量也是蟄伏在人葛藤糾結的 
                      心田中,需要藉由教化的力量,使人返回心靈深處,反觀自省,勸犁心田 
                      ,讓愛人的能量、慈悲的種子,逐漸掙脫出人性種種陰暗的雜叢穢壤,開 
                      出潔淨的心蓮。 
                       
                       
                       
                      ◆向陽花木 
                       
                       
                      所謂「向陽花木早逢春」,第一次造訪靜思精舍,接觸慈濟人的世界,就 
                      覺得能追隨證嚴上人志業的人,就是那幸運的向陽花木啊! 
                       
                      來到精舍已近黃昏,座落在藍天白雲、青翠山巒下的靜思精舍,樸素雅潔 
                      得有如一朵出水白蓮。四周蟲聲唧唧,草鮮花香,曲徑幽道,走進靜思精 
                      舍,覺得自己彷彿走進世間的蓮花世界,化做清香中的一粒微塵:心定了 
                      ,也沈靜下來了。精舍雖然靜謐安詳,卻處處洋溢生命的活力,使我種種 
                      過去與現在對慈濟的體認,不斷湧上心頭,遂拾筆為文,略記感懷。 
                       
                       
                       
                      ◆光明慈悲的凝聚 
                       
                       
                      回首二十九年前,慈濟的工作,在上人的帶領下,由一群手挽著菜藍的主 
                      婦,每日節省五角菜錢做為基金開始,到今日的四大志業──「慈善、醫 
                      療、教育、文化」,皆已漸次具體落實,穩定長成中;這樣一段從無到有 
                      、歲歲年年,點滴聚集眾志成城的歷程,真是人類歷史上一段神奇不可思 
                      議的里程。它象徵人類心智展現其光明慈悲的巨大凝聚力,在人類歷史上 
                      烙下何等莊嚴美麗的印記,昭告後代千千萬萬子孫──人,可以也應該凝 
                      聚彼此心靈的光華,來建設光明溫暖的人間淨土。 
                       
                       
                       
                      ◆持續貫徹力 
                       
                       
                      生命原就是一場充滿酸甜苦辣的宴饗,只有真切嚐過,才能深體箇中滋味 
                      。記得詩人藑虹的詩句:「當我赤足走過雪地,你是那畫外的人,正觀賞 
                      那茫茫的景致。」赤足走過雪地的危滑冰寒,又豈是隔岸觀景的畫外人所 
                      能領會? 
                       
                      上人秉承印順導師人間淨土的理念,要在人間道上開出具體實踐的道路。 
                      他不要他的弟子做個隔岸賞雪的畫外人,他深知人心固然有愛人的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被某些人間的場景所觸動,喚起了關愛的感受,但它 
                      常僅存於剎那之間;即使能轉換成行動的力量,也常是間歇性的點狀閃躍 
                      ,不僅無法成線,更無法成片成面,成為自我生命的主體意識。人間淨土 
                      的建設,必須要培養出一批批具有高度持續貫徹力的菩薩,在人間道上永 
                      不休止的去踐履悲智願行。佛家深奧的哲理,唯有在實際的踐履上,才能 
                      賦予它血脈肉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理念,也只有在親自為眾生 
                      拭淚點燭之中,才會自然湧現,持續保住。 
                       
                       
                       
                      ◆發現自己 
                       
                       
                      因此,證嚴上人深深關注在家居士的修行踐履之道,他和他的比丘尼僧團 
                      ,為在家居士明確開出了人間菩薩的四條大道──「慈善、醫療、教育、 
                      文化」,讓在家居士可以落實在他們所處的社會人群中,來提昇自身生命 
                      的境界。慈濟志業中,在家居士是股龐大的力量,同時也是上人時時關注 
                      的教化對象。 
                       
                      在這其中,證嚴上人讓來自各行各業、扮演不同角色的在家居士,在他們 
                      人生原有的各樣不同的價值體系之外,覺察到原來生命還可以有更深更廣 
                      的著力點;也讓許多人從面對自己錯綜複雜的內心世界,以及面對怪怪陸 
                      離意見分歧的外在世界中,能開展出慈悲喜捨的心靈皈依處。更讓許許多 
                      多的人發覺到──自己原來也是那麼有能量、有能力來愛這個世界;原來 
                      自己的心也可以如此柔軟慈悲、充滿了感恩的喜悅。於是自我原本狹小的 
                      世界,突然寬廣明亮起來,個人也變得自尊自重。 
                       
                      這或許也是慈濟這樣一個沒有強制性的義工團體,二十多年來能持續成長 
                      的關鍵吧! 
                       
                       
                       
                      ◆人間成佛 
                       
                       
                      上人開示:「菩薩道就是要去做、去行,在行與做中,自然會自在無礙。 
                      」我想起維摩詰經上說:「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怕明,明 
                      終不盡。」上人的心燈,點亮了芸芸眾生的心燈,燈燈相照,彙攏聚集, 
                      成就了無邊光明溫暖的世界。 
                       
                      靜思精舍的大殿中央,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象徵「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 
                      天上成佛」的人間成佛理念;右龕供奉觀音菩薩塑像,左龕供奉地藏王塑 
                      像,象徵菩薩道的踐履,是要有地藏般的勇氣與力量,走入世間最幽森灼 
                      炙的角落,足蹈烈焰,在炎火中給眾生掬一匙清涼的甘泉,更希望能把火 
                      焰化紅蓮,來安頓他們的身心。 
                       
                      慈濟的道場就在人間道上,慈濟的精神就在世世常行菩薩道中,淨化自己 
                      ,淨化人間,在人間完成,在人間成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