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路上的豐富之旅 | 
                   
                  
                     | 
                   
                  
                    | ◎張芙美 | 
                   
                  
                     | 
                   
                  
                    《慈濟護專五周年慶》之二 
                       
                       
                      一般專科學校比較重專業技能,而證嚴上人的教育理念,則希望專業功能 
                      與道德良能結合,使學生能以無限溫柔慈悲的心,面對社會種種培養出聞 
                      聲救苦的白衣大士。這種「為教育而辦教育」、「為進化社會而辦教育」 
                      的理念感動了我,促使我四年前來到慈濟護專,為實踐上人的教育理想而 
                      努力。 
                       
                      慈濟護專創校轉眼已五周年了。回想當年來到慈濟的因緣,是有感於上人 
                      真是為教育而辦教育,為淨化社會而辦教育。教育是一項良心事業,一個 
                      老師會影響學生的一生與人格發展,而慈濟每一分子均有此共識;所以, 
                      我在考慮了一年以後,決定盡自己微薄之力,將理想與現實合而為一,幫 
                      助上人實現其教育理念。 
                       
                       
                       
                      ◆來慈濟將理想與現實合一 
                       
                       
                      上人的教育理念有四點令我非常感動: 
                       
                      辦最好的學校,培育最優秀的學生──上人強調,既然辦教育就要負起為 
                      社會培育人才的社會責任。 
                       
                      專業知能與道德人心並重──除了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並期以人文教 
                      育涵養學生,培養學生真、善、美意識,以及重視病人身心靈三方面的完 
                      美照護。 
                       
                      以救人濟世為己任──培養學生宗教情操,畢業後能以奉獻無求的熱誠投 
                      身護理工作。 
                       
                      關懷本土、服務社區──提供東部居民就業機會,提昇花蓮為人文薈萃的 
                      重鎮。 
                       
                      一般專科學校比較重視專業技能,而上人的教育理念,則希望專業功能與 
                      道德良能結合,使學生能以無限溫柔慈悲的心,面對社會種種,培養出聞 
                      聲救苦的白衣大士。 
                       
                      這樣的理想,也落在學校具體設施上。護專的校舍建築具有獨特的校園形 
                      貌,建築物在如如不動中,散發樸實典雅、方正圓融的慈濟精神,使有形 
                      的校園發揮無形教育的任務,默默地影響著師生言行舉止和心靈境界,擔 
                      負著時時教育、處處教育的潛移默化功能。 
                       
                      在教學設施方面,除了生物化學、各科護理、電腦教室等,又開闢林間教 
                      室、茶道室、花道室、美藝教室、禪修室;並增購圖書、光碟資料庫、錄 
                      影帶、影碟、幻燈片、微縮片等,凡此種種,皆以開闢學生視野、儲備學 
                      生知能、培育學生才華與培養學生高尚人格為主要目標。 
                       
                       
                       
                      ◆期以大愛照顧學生身心靈 
                       
                       
                      慈濟護專特別重視生活教育,希望盡力使學生在學校的時光,豐富青春年 
                      華,因此盡量讓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得到最充分的學習與發展 
                      。 
                       
                      為讓學生覺得有幸且歡喜來到慈濟護專,畢業後以身為護專校友為榮,所 
                      以訂定公益性、可行性、周延性及教育性的校規,以期學生從遵行學習到 
                      自我負責、良好的溝通技巧、人際間正向運作、與人共同分享經驗和成功 
                      的喜樂。而學生輔導工作的目的,則在輔導與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協助學 
                      生解決生活及學業等問題所引起的心理困擾,培養健全人格,發揮個人潛 
                      能以服務社會。 
                       
                      此外,最特別的是成立懿德母姊會,甄選慈濟委員協助學生身、心、靈的 
                      輔導,以媽媽的愛心,給予學生溫暖的關懷與生活教育,提供外求學遊子 
                      心靈上莫大的慰籍。懿德母姊所傳遞的母愛、眾生愛,對學生愛人氣質的 
                      培養、價值意識的激勵及和睦相處的氣氛,都產生正向的教育功能。現在 
                      護專學生大多乖巧懂事,盡力為校爭光,在參加合唱、球類、社服、學佛 
                      營等等活動上,都有傑出的表現,尤其是思考、觀念、行為上,比起同輩 
                      有顯著不同,令身為校長的我覺得與有榮焉。 
                       
                       
                       
                      ◆加強學術研究與社區服務 
                       
                       
                      師資的延攬曾經是創校早期的大難題,幸虧慈濟醫院以及台大和國防醫學 
                      院兼任教師的熱情支持,才得以順利通過第一年。目前護專的師資,除了 
                      臨床教師尚需繼續努力外,整體師資已經完整充足。 
                       
                      慈濟護專老師都很年輕,年輕教職員的特點就是有朝氣、有活力、能負責 
                      、有學問、有無限潛能和使命感,他們的許多優點是學校賴以成功的動力 
                      ,但教學與辦事經驗不免缺乏,因此最初幾年,每位教職員特別辛苦,在 
                      缺乏學習觀摩的對象下,必須在短短二、三年內,將一切制度趕上軌道。 
                      實在非常感激每位同仁的支持、配合,他們是無所求的為學校、為學生付 
                      出;而此後則讓是讓所有教職員往自我成長、不斷充電的方向發展。 
                       
                      五年來,慈濟護專在基金會幹部及全校教職員的共同努力下,建校歷程雖 
                      然艱辛,但今日校風純良、師生資優慈睦、設備充實新穎、校園莊嚴秀麗 
                      ,進步的成果是值得欣慰。 
                       
                      今後展望,除了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教職員宿舍須按計畫完成之外, 
                      為呼應社會各界對慈濟的期盼,亦有改制為護理學院,並增設護理學系、 
                      幼兒保育科、復健科、醫護管理科的準備。唯學術研究與社區服務方面, 
                      我們將加倍努力,期使慈濟護專在教學、研究、推廣教育和社區服務方面 
                      ,都能更精進、更圓滿。 
                       
                       
                       
                       
                      樸實無華的「媽媽校長」 
                       
                      ◎周淑美 
                       
                       
                      民國七十九年,有感於證嚴上人的教育理念,張芙美校長毅然告別服務了 
                      二十二年,情感深厚的台中弘光護專,提著簡單的行囊,在同年六月底進 
                      駐開辦一年的慈濟護專,從此櫛風沐雨,以校為家。 
                       
                       
                       
                      ◆劍及履及,當行則行 
                       
                       
                      「上人的辦學理念蘊含無量智慧,只要用心去實踐,一定會有完美的結果 
                      ,」而「慈濟護專雖是新創,但憑藉自己多年的校務行政經驗,當能幫助 
                      學校早日確立規制,免去新校的摸索階段。」 
                       
                      就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張校長投注所有的時間、心力,為發展校務而忙。 
                      當時,全校有三百八十六位學生,只有兩位行政工作人、七位教員,「每 
                      個人都身兼數職,不管文武粗細,加上又都是沒有經驗的新手,大夥兒從 
                      做中學,雖然都經常焦頭爛額,人仰馬翻,但總算能漸次完成工作,步上 
                      軌道。」 
                       
                      到任第一年,張校長每週與同仁開會一次,第二年改為兩週一次,第三年 
                      則一個月一次,如今,除了例行會議,「緊迫盯人」的會議已陳跡。「許 
                      多人會認為我是事必躬親、婆婆媽媽,但這也是我『人才養成』的方法之 
                      一,凡事從頭到尾關照一次,下回大家就能獨當一面,知道該怎麼做了; 
                      經驗的傳承是極其重要的,那是幫助對方儘快且清楚地進入狀況的最好方 
                      法。」 
                       
                       
                       
                      ◆以身作則,帶領成長 
                       
                       
                      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職員,都被張校長視為最珍貴的學校資源,「在慈 
                      濟優良的教育環境中,如果不懂得自我成長,就可惜了這學習機緣」,是 
                      以,如何養成學生們的生活規範、讀書風氣,並策畫、安排工作人員的在 
                      職進修,是張校長最為關切的要務。曾經,為了瞭解孩子們的心聲,她公 
                      開設立「我想與校長聊天」登記木,讓學生有與校長約談的時間和空間; 
                      而「以身作則」更是她奉行不渝的自我要求──為了推行慈濟護專學報的 
                      發刊,她率先執筆寫稿;雖然公務家事之餘的時間十分有限,她仍充分利 
                      用難得的閒暇,讀書、看報、到圖書館閱讀資料,撰寫專書,迄今已先後 
                      出版「護理學史」暨「新編護理專業問題研討」二書;去年五月,她更遠 
                      赴美國德瑞克大學通過口試,榮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對人坦直、對事不厭其煩,是張校長一向的性情,四年來在慈濟護專創業 
                      唯艱的景況下,她堅持勇毅地在工作崗位盡心盡力,除了因認同上人的辦 
                      學理念及踐行自身的教育良知之外,另一半的呵護扶攜,更是促使她能無 
                      後顧之憂一展所長,夫婿陳志尚先生亦毫無異議的辭去台中教職,陪她前 
                      來護專,負責法學概論和公民課程的教授,伉儷同為慈濟教育志業努力。 
                       
                       
                       
                      ◆畢業生廣受醫界歡迎 
                       
                       
                      「因為生活環境自然,人格教育豐富,有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自然孕育 
                      護專孩子們正確的人生觀念,即使畢業後進入社會工作,做人做事也不致 
                      偏差。」張校長認為,慈濟以父母心懷來教育學生的身心,所以能造就慈 
                      懷柔腸的護理人員,曾有位醫師朋友告訴她:「自從一位從慈濟護專畢業 
                      的護士來到我們醫院後,才讓我明白什麼叫『愛心』。」而同是應屆畢業 
                      生,在就職申請中,慈濟護專的畢業生廣受各級醫院優先錄用;今年,二 
                      專夜間部參加聯招,一百一十位的錄取名額,竟有一千零五十人報考…… 
                      面對這許多讚揚與肯定,張校長的反應是:「我們的孩子不只是處理護理 
                      工作,她們會主動去親近、關懷病患,所以,受到歡迎和讚揚是很自然的 
                      !因為這正是我們努力辦學的方向和目的!」 
                       
                      坦直、堅毅、篤定、自信,沒有身段,沒有架勢,張芙美女士,一位理所 
                      當然的,像極了媽媽的校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