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實踐就是佛法,實踐就是菩薩, 
                      實踐就能造就立地淨土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有感於柬埔寨的災情,上人於志工座談時間對眾開示:「慈濟所做的國際 
                      賑災,不只是為幫助受災的人,實在是希望台灣能因愛心清流的潤澤而變 
                      得更好。『和則興』,人民能和,則國家能興,最煩惱的是人不和。慈濟 
                      人努力普及這股清流,以喚醒每個人的覺知,讓大家能節省平日無心浪費 
                      掉的錢,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生活在世間,就要為別人設想,處處 
                      有待援的苦難眾生,而慈濟要走的路還很長,要知福、惜福、再積極造福 
                      ,如此才能讓社會少一些紛爭,多一分清流。」 
                       
                      「面對社會各種現象,應好好把持自我,不要人云亦云。慈濟人能放下身 
                      段不畏髒、臭的為照顧戶打掃,就能運用這分智慧與功夫去分析事理,堅 
                      定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分事,行菩薩道。」 
                       
                      「應儘量把時間用在利益人群上,實際去幫助人群;社會若能多一個慈濟 
                      人,就能多一分安定的力量。」上人勉勵眾人要以智慧分析事情,莫輕易 
                      受社會外在現象影響。 
                       
                      一位在加拿大求學的年輕人欲放棄學業返台出家修行,其家人甚為擔心, 
                      陪同其來到精舍,上人說:「想修行很好。然而,你是『心』要修行或是 
                      『身』要修行?」 
                       
                      年輕人答:「當然是想修『心』。我對看書非常有興趣,特別是有關佛學 
                      方面的書,現在對普通世間的學問都提不起精神。佛法難聞,我想要珍惜 
                      已聞。」 
                       
                      上人:「不要斷章取義,以為一頭栽進佛學就是修行的目標。所謂佛法難 
                      聞,是指在人生道上,很難得地得到啟發本性、觸發本心的法。真正的修 
                      行不是鑽在文字堆中,很多人對字面上的道理都很清楚,但還是滿心煩惱 
                      ,即是因為他們吸收了法,卻不能身體力行,反倒成了『所知障』,因而 
                      比什麼都不懂時更加煩惱。自己都無法解脫煩惱,怎麼幫助別人呢?儘管 
                      他懂很多道理,充其量也只能『獨善其身』。」 
                       
                      上人勉這位年輕人用佛法修心養性,解脫煩惱,進一步投入人群服務,如 
                      此才是真妙法。上人希望其繼續完成學業讓家人放心,並在當地發揮同學 
                      度──協助離鄉背井的年輕人找回迷失的心,發揮人生良能以回報父母。 
                      上人亦希望其家人能以平等愛對待自己的子女,切勿淪入「寵愛」或「愚 
                      愛」。 
                       
                      下午三點三十分,東部地區委員、慈誠隊共修,上人在開示時對眾人於醫 
                      學院開學典禮前所發揮的團隊精神,表示讚賞。「在我的生命世界,時時 
                      刻刻都是感恩的聲音,時時刻刻都有感動人的事,所以我感覺到──這個 
                      世界真美。慈濟的路是人人走出來的,慈濟的事,也是大家共同做出來的 
                      。」 
                       
                      「國以家為重,家以人為本;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因此天下 
                      要太平,必須家家都是好家庭;要有好的家庭,必須人人都做好人。」 
                       
                      「總之,『做』就是了──實踐就是佛法,實踐就是菩薩,實踐就能造就 
                      立地的淨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