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年新希望 | 
                   
                  
                     | 
                   
                  
                    | ◎靜暘 | 
                   
                  
                     | 
                   
                  
                    【佛心泉流】 
                       
                       
                      面對八十三年度的最後一天,除了感嘆歲月在轉眼間流逝,同時內心也多 
                      了分惶恐。 
                       
                      俗語說:「天增歲月,人增壽」,人生在世,時光的流逝與生命的減少本 
                      有其必然關係;因而,年歲的增減並不令人惶恐,上人曾經開示:「生命 
                      的意義與價值,不在於存活世間的長短,而在於為世間付出多少。」惶恐 
                      的是自己在三百六十五個日子中,在生命的成績單上,是否出現了紅字─ 
                      ─不及格? 
                       
                       
                       
                      ◆「明心」發揮良知與良能 
                       
                       
                      尤其今年我的「無子西瓜」一書出版,加上常常站在台上現身說法,「名 
                      嘴兼作家」之名不逕而走,在讚美和掌聲中,差一點迷失自我。幸而,上 
                      人的甘露法水及時滋潤我的心田,上人說:「名嘴沒有用,『明心』才有 
                      用。」原來,會說、會寫,只代表人生功能的表達,讓自己的「氣」表現 
                      出來而已;上人又說:「有『名』氣的人,最怕會『漏』氣。」只有「明 
                      心」才能啟發良知、發揮良能,才是修行的最終目標。 
                       
                      此後,我將把「讚美」視為「警惕」,否則一旦迷失自己,豈不枉費在菩 
                      薩道上行走十餘年的努力? 
                       
                       
                       
                      ◆自修自得把握當下 
                       
                       
                      今年,我的先生擔任「慈誠懿德會」的慈誠爸爸,與我同修同志且同行, 
                      自作聰明的我暗想:「另一半站出來,我可偷懶一下。」 
                       
                      然而,當我閱讀到上人「慧語流泉」一書其中一篇「飯頭師」的故事,如 
                      當頭棒喝,頓有所悟。 
                       
                      故事述說有位行腳僧在一寺院掛單,他留意到廚房裡有一位又老又駝的飯 
                      頭師,每天殷勤地為大家煮飯。有天午齋後,大家都休息了,只見老和尚 
                      收拾好廚房,即提著一大包海苔到大太陽下,細心的將海苔一張張攤開曝 
                      曬,他佝僂著背、滿身大汗,認真地工作著,行腳僧趨前問道:「老和尚 
                      幾歲了?」和尚抬頭說:「今年六十八!」行腳僧說:「這工作怎不叫別 
                      人做呢?」老和尚回答:「別人是別人,別人做的,就不是我做的!」行 
                      腳僧又問:「為何要現在做呢?」老和尚笑言:「現在不做,那要等到何 
                      時才呢?」當下,這位行腳僧得到開悟。 
                       
                       
                       
                      ◆交出及格的人生成績單 
                       
                       
                      「別人做的,就不是我做的。」「現在不做,更待何時?」老和尚這兩句 
                      話,正闡述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無關存活世間的長短,而在於能把握 
                      每個當下。 
                       
                      「不苟且、不偷懶,親身踐行每件自己能力所及的事」,這是我的新年新 
                      希望;若能真切實踐,則新的一年,相信自己一定能交出一張及格的人生 
                      成績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