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暖暖冬陽 
                      全省冬令發放記實 | 
                   
                  
                     | 
                   
                  
                    | ◎張瓊齡 | 
                   
                  
                     | 
                   
                  
                    民國五十八年,慈濟功德會首次辦理冬令發放。 
                       
                      那年頭,慈濟每月善款收入與例行發放支出相當,少有餘裕,甚至受到經 
                      濟波動,會發出短絀現象;因此,於固定發放之外,另於歲末對全體照顧 
                      戶進行冬令年金及物資發放,無疑地,是一項「自不量力」的舉動。 
                       
                      然而,這項「自不量力」的行動,年年經由大力呼籲,年年得到十方善士 
                      的熱心迴響,年年勞師動眾慈濟人發落打包運送事宜,一年一年地辦了下 
                      來。即便是在籌建慈濟醫院,慈濟人最艱辛的那段日子,都沒有停擺或將 
                      經費移作他用;即便是在四大工業六大腳印邁步飛快的今日,慈濟人的歲 
                      末期間,依然是留給例行的冬令發放,然後大家同來忙得一團歡喜。 
                       
                      起初,冬令發放是一項「自不量力」的行動,在歷經了二十七個年頭之後 
                      ,它已經是件再自然不過的「本分事」。 
                       
                       
                      ※※※ 
                       
                       
                      人世間,有一種冰冷,它超越地域、氣候的約限,再溫暖的衣裘毛被,都 
                      無法驅退其寒意;被它攫獲的人,即使是生活在全年皆夏的熱帶,依然像 
                      是禁錮在寒冰地獄,自骨髓發出哆嗦。 
                       
                      這種冰冷,存在於世間每一個幽黯的角落;發自幽黯角落每一條被忽視、 
                      被遺忘,甚或被放棄的生命。 
                       
                       
                      生命的冬季,著實教人經受不起。 
                       
                      究竟, 
                      生機在哪裡? 
                      希望在哪裡? 
                      而生命中的陽光, 
                      又在哪裡? 
                       
                       
                       
                      「自不量力」與「本分事」 
                       
                       
                      民國五十八年初,慈濟功德會成立滿三年,首次辦理冬令發放時,靜思精 
                      舍還沒蓋好,可以隨時跟在上人身邊做事的委員約莫十人;九百九十三個 
                      會員中,每月布施五元、十元者約佔百分之七十五;每月供給四十戶照顧 
                      戶的生活費,在一百元至三百元之間,並依每戶人口多寡,放白米一至二 
                      斗。 
                       
                      那一年,因著歲末之際收到一批由熱心會員購買,欲供養出家師父的毛毯 
                      、棉襖,上人聯想到孤苦無依的人們,恐怕無餘力歡度年節,而決定為照 
                      顧戶添購棉被,並親赴案家,為其一一量身,以添置冬衣;在二月九日(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那天,於普明寺正式辦理冬令發放。照顧戶除了領 
                      取當月生活金及食米,每戶依口數每人另可得新衣一件、紅包五十元,家 
                      家戶戶均獲嶄新棉被一條。當時,共兩百餘人受惠。 
                       
                       
                       
                      從花蓮到全省 
                       
                       
                      慈濟在花蓮開辦救濟工作時,護持本會的會員為花蓮地方人士,救濟對象 
                      僅及於花蓮本地。爾後,隨著台中、台北、台東、玉里、桃園、高雄、恆 
                      春、屏東、埔里、嘉義、澎湖、台南、基隆、彰化、新竹、宜蘭、苗栗、 
                      雲林,陸續推出委員,眾委員於當地邀集有心中士同來護持,逐漸將會務 
                      拓展至全省,也將本會救助的觸角,伸入各地。 
                       
                      民國五十八年,首度辦理冬令發放,以普明寺為發放定點,當時四十戶照 
                      顧戶均為花蓮本地人士,可直接前來領取冬賑。 
                       
                      六十二年的冬令,除了花蓮本會靜思精舍的發放工作,上人並率委員赴玉 
                      里,會同當地委員於佛教蓮社定點發放並與照顧戶圍爐。 
                       
                      六十六、六十七兩年,則雇用遊覽車赴瑞穗、玉里,將照顧戶接來本會圍 
                      爐團聚。 
                       
                      自六十八年起,每年冬令式分花蓮、玉里、台東三地發放,上人均親臨現 
                      場主持。當時本會照顧戶四百四十三戶中,此三地即佔二百三十二戶。其 
                      餘半數分布在其他地區的個案,或交由當地委員自行擇日辦理,或以郵寄 
                      方式送達。 
                       
                      民國七十七年,全省分十二區域辦理冬令發放;七十九年再分為十五區域 
                      辦理,於該年度起,冬令物資的打包工作分別於花蓮、台北、台中三地會 
                      所辦理,再分送至各區域。 
                       
                      八十一年,由本會委員親將冬令物資發放予照顧戶的區域,含離島達二十 
                      一區。 
                       
                       
                       
                      送你一份愛的禮物 
                       
                       
                      「冬粉、紫菜、麵條、素泡麵、福慧珍粥、福慧八寶飯、素鬆、餅乾、糖 
                      果、食油、毛巾、奶粉」,這是今年──八十四年初冬令發放,由本會統 
                      籌採買的年貨,分別在東區、北區、中區、嘉南區、高澎區、屏東區六大 
                      區進行打包工作,再分發至全省二十二處發放區域進行發放。 
                       
                      北區冬令發放打包於一月十八日,在慈濟台北分會進行,約有數十位慈濟 
                      委、會員參與。 
                       
                      當天上午九點就有師姊到達台北分會地下三樓,先將冬粉五把、紫菜三兩 
                      、素食麵五包,分裝成一小袋方便整體打包。 
                       
                      負責此次打包作業的二十七組組長許玉摘師姊表示,參與冬令救濟打包工 
                      作是三十年一輪的機會──目前台北的委員有三十組,每個月的發放輪流 
                      由一組人員負責,每三十個月才能輪到一次發放;而冬令發放每年一回, 
                      實為殊勝的機會,每位師姊在打包時,也將佛號祝福放進去。 
                       
                      打包的工作至下午四時三十分結束,參與打包的師姊們表示,很高興有機 
                      會讓阿公、阿婆們過個好年,並且感恩能有學習和助人的機會。 
                       
                      二十七年來的冬令物資,內容不盡相同,總不離食品與實用的日用品。有 
                      些物資在當年顯得稀罕難得,而今,歷經時代的嬗遞,教人覺得稀罕、難 
                      得的,卻是那分堅持多年不變的──用心、關懷與尊重。 
                       
                       
                       
                       
                       
                      【現場】 
                       
                      並不是一開始的時候,冬令發放現場就能夠提供多重的服務;即使本會的 
                      發放例已行之多年,有跡可循,然而,冬個地區在辦理發放工作時,只要 
                      掌握住整體大原則,即可因應當地民情、時空因素,而加以發揮。 
                       
                       
                       
                      ☉上午九點,在眾人齊頌「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佛號聲中,揭開了發放的 
                      序幕。有別於往年,今年的發放活動增加了許多豐富的節目。首先上陣的 
                      是由慈誠隊師兄表演的「祥獅獻瑞」,他們精湛的演出贏得滿堂采;而「 
                      十全十美健身操」,則是由委員師姊們帶領所有照顧戶一起做全身運動。 
                      隨著輕快的旋律,許多照顧戶都十分投入,師姊們也一邊示範,一邊解說 
                      每個動作的功效。 
                       
                      一月二十二日/大甲 
                       
                       
                       
                      ☉基隆地區今年冬令發放,除了由本會針對長期照顧戶供的發放品外,師 
                      兄姊另外準備了四十四份禮物,贈送給基本生活可維持,但慈濟人給予精 
                      神關懷的「關懷戶」。 
                       
                      一月二十二日/基隆 
                       
                       
                       
                      ☉中午過後,前來分會的照顧戶便零零星星,不過,發放工作一直持續到 
                      下午四點才結束。在一百多戶照顧戶中,約三分之一未能前來領取,將由 
                      平日負責訪視的委員在活動後數日內逐戶送往他們家中,讓所有照顧戶能 
                      過個不虞匱乏的新春佳節。 
                       
                      一月二十四日/台中 
                       
                       
                       
                      ☉嘉義地區的委、會員,在組長王壽榮師兄的引領下,除每月固定的逐戶 
                      發放、每年的冬令發放外,只要時間許可,師兄姊即不定期赴住處附近的 
                      照顧戶家中關懷案主。因此當師兄姊赴照顧戶家中發放冬令物資時,案主 
                      及其家屬都像是師兄姊的老友般。有一位輕微智障的女孩,對著王壽榮師 
                      兄直說:「哥哥!好久不見!」也對著眾多師姊叫「嫂嫂好!」另一位失 
                      明的八十三歲老公公,聽見謝錦綢師姊的聲音便說詞:「那個『歐巴桑小 
                      姐』來看我了!」 
                       
                      一月二十四日∼二十七日/嘉義 
                       
                       
                       
                      ☉台東地區委員共分三組,當天的活動,三組人員分工合作,一組負責中 
                      午的便當,一組協助義診,另一組則負責發放的工作。活動尚未正式開始 
                      ,廚房已熱鬧滾滾地為準備二百五十份便當而忙碌。 
                       
                      一月二十六日/台東 
                       
                       
                       
                      ☉有五位發心義剪的師姊在一樓中庭為需要者提供服務;進入穿堂,則設 
                      有臨時座椅供人等候電梯或做為行動不便者轉圜之用;邁出三樓電梯,迎 
                      面即見中醫義診及測量血壓、針灸、拔罐、推拿等醫療服務;往電梯左側 
                      則為休息區,有委員師姊教授健康操、帶動團康,並輔以視聽器材介紹慈 
                      濟志業及精神,充實了照顧戶等候發放的時間。 
                       
                      領取生活補助金及紅包、年貨後,照顧戶在離開現場之前,又獲贈一盒蛋 
                      捲禮盒,這是由第八組全體委員結緣,用以代替歲末圍爐的禮品。照顧戶 
                      由委員延至樓下之後,凡累積三至四位,即派一部車輛,負責將每個人載 
                      送至家門,總共有七部車輛接受徵調,其中有九人座客貨兩用車,也有大 
                      型私人轎車。 
                       
                      一月二十六日/高雄 
                       
                       
                       
                      ☉這次冬令發放品,包括紅包、生活補助金與衣物、各式食品、日用品, 
                      及師兄姊提供的結緣品──奶茶、芝麻粉、麵茶粉、紅豆飯團等;會場前 
                      方的講台上,則堆滿了一百多份包裝美觀的各式禮品。照顧戶們除了依序 
                      領取發放品外,皆可抽籤獲得一份額外禮物。這些禮物由師兄姊們每人發 
                      心提供三份,好讓每位照顧戶「通通有獎」。 
                       
                      一月二十六日/澎湖 
                       
                       
                       
                       
                       
                      【定點】 
                       
                      今年辦理冬令發放的二十二個區域,屬定點發放的區域有花蓮、瑞穗、玉 
                      里、台東、成功、台北、基隆、桃園、新竹、台中、大甲、埔里、高雄、 
                      屏東、恆春、澎湖;由慈濟人分路線將物資親送至案家則有宜蘭、苗栗、 
                      嘉義、台南。另由本會直接郵寄的區域則有金門和小琉球。 
                       
                      採取定點發放的區域,或是運用慈濟會所的場地,或借用道場、公共場所 
                      ,或於委員自宅辦理。 
                       
                      採取委員直接送抵發放的情況,最初是源於當地委員、個案數量皆少,或 
                      者照顧戶年邁、體弱、居處偏遠,為因應事實需要而實施。 
                       
                       
                       
                      ☉講台上由手語隊帶動唱,及慈青團康表演,以活絡現場氣氛。身患「肌 
                      肉萎縮症」,本為慈濟照顧戶的郭女士,亦上台現身說法,與眾分享其面 
                      對病苦的心路歷程,勉眾珍惜生命,「永遠不向命運低頭」。 
                       
                      一月二十二日/基隆 
                       
                       
                       
                      ☉解釋「普天三無」的詞意後,師兄姊帶動照顧戶們比這首手語歌,舒暢 
                      一下筋骨,接著便將時間開放給大家發言。一位阿婆舉手說:「感恩、祝 
                      福師兄姊,新年快樂!」師姊們立即合掌說:「我們也感恩你們。」一位 
                      眼盲的阿公靦腆地站起來說:「阿彌陀佛幫助阮,阮真感恩!」隨後,也 
                      有師兄姊分享心得或說故事,現場洋溢著一片感恩與喜悅。 
                       
                      一月二十四日/成功 
                       
                       
                       
                      ☉二十五日早上八點多,佛堂裡已坐著八、九位先到的阿公阿婆,一位原 
                      住民的老婆婆方進門,師姊便合掌道:「瑪利亞!」老婆婆亦微笑合十: 
                      「阿彌陀佛!」一句見面時的問候語,展現了彼此雖言語不通,卻無礙於 
                      內心善意的交流。 
                       
                      一月二十五日/玉里 
                       
                       
                       
                      ☉接受本會濟助進入第八個年頭的林先生,自去年初將平日購物找回的零 
                      錢存下,待累積至一定數額再捐入本會作為善款的行動,一年多來持續不 
                      輟,為發放現場平添佳話。 
                       
                      一月二十五日/屏東 
                       
                       
                       
                      ☉發放開始前,師姊們以手語表演「大愛」、「感恩的心」等歌曲後,邀 
                      請照顧戶上台表演,與大家同樂。一位八十六歲的蕭老婆婆演唱日本民謠 
                      「桃太郎」;一位許老婆婆獻唱台灣民謠「青春嶺」,雖然年紀大了,歌 
                      詞記不全,音調也不準,但是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一月二十六日/澎湖 
                       
                       
                       
                      ☉為了激勵照顧戶堅強面對逆境,特別於會中安排照顧戶上台現身說法, 
                      讓樂觀進取的案主以同理心,來鼓勵少數身處逆境而怨懟不平者。多位照 
                      顧戶紛紛上台表示,一定會告訴他們的下一代,要努力奮發向上,將來有 
                      能力時,也要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慈濟委員曾金清師兄以過去 
                      家境清苦,曾受政府濟助的過來人的身份,勉勵與會者,受人濟助並不可 
                      恥,重要的是能樂觀進取、飲水思源。 
                       
                      一月二十六日/桃園 
                       
                       
                       
                      ☉時鐘剛敲過九個聲響,客廳已圍坐了多位等著參與念佛的照顧戶;六十 
                      歲的照顧戶潘先生忙進忙出地張羅椅子,安排每個人的座位。與慈濟結緣 
                      十二年來與其說他接受慈濟的接濟,倒不如說,他是經由這樣的因緣來服 
                      務眾人。據師兄姊表示,潘先生總是在發放時主動幫忙搬米、搬桌椅,而 
                      其他在場等候發放的人士,也是相互讓座、勸座,一團和氣。 
                       
                      一月二十七日/埔里 
                       
                       
                       
                       
                       
                      【送達】 
                       
                      苗栗、台南、宜蘭、嘉義等地,雖有慈濟共修聚點,也有一定數量的委員 
                      可承擔該地定點發放事宜,然而基於種種考量,目前仍採取由委員親赴案 
                      家發放。 
                       
                      定點發放旨在邀集眾多孤老無依者,同享年節氣氛;逐戶個別發放則可慰 
                      訪案家,將祝福一一送達。 
                       
                       
                       
                      ☉元月二十二日早上八時,五位委員會合後,前往頭份鎮進行發放。車輛 
                      盤桓於叢山之間,紆迴而行,田野處處可見黃色油菜花盛開,將這座山城 
                      點綴得鮮明亮麗。 
                       
                      苗栗屬客家人聚居之處,師兄姊以客家話與照顧戶話家常,處處顯出濃郁 
                      的鄉土情與法親緣。照顧戶拿到禮品、紅包與生活補助金時,皆露出歡喜 
                      的笑容並連聲道謝。 
                       
                      當師兄姊抵鎮上一戶照顧戶家時,案主的孫女在門口迎接師兄姊,並乖巧 
                      地說:「叔叔、阿姨好!」案主脊髓損傷,以輪椅代步,但由於兒子往生 
                      、媳婦改嫁,因此由案主夫婦撫養這位孫女。這位就讀於小學一年級的小 
                      女孩不但會照顧祖父母,而且每天早晨起床做早餐;當天她還唸了一段故 
                      事書上的童話給師兄姊聽。小小年齡如此體貼懂事,令師兄姊相當感動。 
                       
                      二十二日中午,一行人赴竹南鎮與當地師姊會合,繼續發放工作。 
                       
                      一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苗栗 
                       
                       
                       
                      ☉身著柔和忍辱衣的慈濟委員,及身負運送物資、探察路線的慈誠師兄, 
                      在發放期間,除衷心祝福照顧戶們寬心過個快樂年外,並藉此深入瞭解照 
                      顧戶們在生活上的困擾,待集思廣益共謀適切的解決之道後,再於下次訪 
                      視時為照顧戶帶來佳音。 
                       
                      而發放過程中歡愉的談話氣氛,一兩首祝福的歌聲,亦能讓眉頭深鎖的老 
                      阿公、阿嬤們展開笑顏;對於熟稔照顧戶的街坊鄰居,師兄姊們也不忘致 
                      上深切的謝意並恭賀他們新春如意;而此起彼落的真切祝賀聲,讓人感覺 
                      宛如置身桃花源。 
                       
                      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六日/台南 
                       
                       
                       
                      ☉宜蘭地區近兩百位慈濟人細分為三十一組,為今年的冬令發放全體動員 
                      。在一月廿三至廿八日冒著寒風細雨,將紅包、生活補助金、日常用品、 
                      食品等物資,逐戶送達二百一十一戶照顧戶家中。 
                       
                      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宜蘭 
                       
                       
                       
                      ☉「阿公!祝你老康健!」「阿嬤,妳看,這麼多人來給妳拜年囉!人多 
                      福氣多哦!」 
                       
                      在嘉義地區師兄姊的用心規畫下,每組行前均先講習,簡介該路線的照顧 
                      戶背景,並相互提醒此行是去「賀春」的,應口出吉祥語祝福照顧戶。於 
                      是嘉義師兄姊一看到年邁的案主就說:「阿公(婆)!祝你老康健!」看 
                      見求學中的案主孩子,便祝福他們學業進步;整個發放過程中充滿「行春 
                      (台語,意指拜年)」的喜氣。 
                       
                      一月二十五日布袋以及東石、六腳的兩組沿海地區發放,分由兩輛三噸半 
                      的貨車滿滿地載運發放物品,歸程時亦滿載而歸──師兄姊一邊發放一邊 
                      做資源回收,將照顧戶整理妥當的資源及沿路回收的各種物品載回嘉義聯 
                      絡處。一來一往間,三噸半的貨車立即就被紙箱、鐵鋁罐及寶特瓶佔滿。 
                       
                      一月二十四日∼二十七日/嘉義 
                       
                       
                       
                       
                       
                      【念佛】 
                       
                      接引眾生由善門入佛門是慈濟的特質之一,這項特質,展現在發放現場上 
                      。可以是經由莊嚴肅肅穆的拜經、念佛;也可以是輕鬆熱絡的團康帶動; 
                      有時,也展現在慈濟人一舉一動,謙和寬柔的態度中。 
                       
                       
                       
                      ☉李思齊師兄的「講古」是發放活動的高潮,跟隨上人二十多年的李師兄 
                      ,向眾人講述上人創辦慈濟功德會的原委及心路歷程。在講述的過程中, 
                      也不斷地提醒大家那些是下一個節目──「有獎問答」可能會問的題目。 
                      由於他的強調與提醒,使得後來的有獎問答活動熱鬧非常。每當主持人說 
                      完一個問題後,台下便有許多照顧戶踴躍舉手發言,而師兄姊也秉持著「 
                      通通有獎」的心態,只要回答便送獎品,且儘量將機會讓給尚未得獎的照 
                      顧戶來回答,因而形成「皆大歡喜」的場面。 
                       
                      活動當中另一個重頭戲便是摸彩,每個照顧戶先從摸彩箱中抽出一個號碼 
                      ,然後再找出同號的紅包,紅包的內容除了現金之外,並附有一張寫有上 
                      人法語的小卡片。 
                       
                      一月二十二日/大甲 
                       
                       
                       
                      ☉慈青同學一早便出現在發放現場,有些幫阿公阿嬤剪指甲、洗頭髮,有 
                      些則邊唱歌邊幫阿公阿嬤按摩,還邀阿公阿嬤一起跳舞同樂。許多師姊也 
                      來負責義剪、義燙,把每位照顧戶打理得整整齊齊,相互感恩的聲音此起 
                      彼落。十點鐘左右,開始禮拜藥師經,由常住師父領眾唱誦,會場頓時從 
                      熱鬧溫馨轉為肅穆莊嚴。 
                       
                      一月二十三日/花蓮 
                       
                       
                       
                      ☉領眾念佛前,師姊秉持一貫尊重照顧戶的理念,告訴他們:「如果是基 
                      督教徒或天主教徒,可以默念你們的經文,如果不方便合掌也沒關係。」 
                      十五分鐘莊嚴祥和的念佛聲後,師兄姊們齊唱「祝福您!無量壽」,並為 
                      十、十一、十二月份的壽星一一別上紅花,慶生祝賀。 
                       
                      一月二十四日/成功 
                       
                       
                       
                      ☉屏東地區的會務自六十六年在圓通寺正式開辦,由於自始即有常住師父 
                      帶領,是以每逢發放,均能循一定程序,由師父帶領眾人,在午前拜經共 
                      修,這是屏東分會較其他分會殊勝之處。 
                       
                      一月二十五日/屏東 
                       
                       
                       
                      ☉照顧戶大致到齊後,陳靜枝師姊開始領眾禮佛、念佛,並說明冬令發放 
                      的意義。九點多,慈院義診小組抵達後,旋即展開量血壓、診察疾病、施 
                      藥等各項服務,義診小組的醫師陣容,一向皆由慈濟醫院的主治醫師擔任 
                      。 
                       
                      一月二十五日/玉里 
                       
                       
                       
                      ☉靜坐念佛前,靜觀師姊先告訴大家念佛的意義,再領眾念佛。接著,冬 
                      天生日的四十位照顧戶及委員一一上台,並別上一朵紅花接受眾人祝福。 
                       
                      一月二十六日/台東 
                       
                       
                       
                      ☉發放活動在訪視組組長劉癸君師姊的主持下,正式展開。黃義盛師兄首 
                      先帶領全體會眾誦念「爐香讚」、「迴向文」,祈願普天下無災無難,眾 
                      生離苦得樂。 
                       
                      一月二十六日/桃園 
                       
                       
                       
                      ☉長久以來,本地發放活動採用唱頌「讚佛偈」與念佛方式來澄靜眾人心 
                      緒,不少照顧戶經長期薰陶,體會出念佛的妙效,均能念得一心不亂,聲 
                      音和齊。 
                       
                      一月二十七日/埔里 
                       
                       
                       
                       
                       
                      【圍爐】 
                       
                      圍爐是每年冬令發放的重頭戲之一,採行定點發放的區域,或由慈濟人自 
                      行烹煮素宴,或交由外燴;或以合菜、火鍋,或用便當、點心。在共同的 
                      精神理念之下,每個地區圍起爐來各其滋味。 
                       
                       
                       
                      ☉往年團圓飯採每桌人數固定、菜餚分量固定的方式,今年改採自助餐方 
                      式,每人視食量及喜好自取菜餚,圍桌同食。身為廚師的邱延銘師兄帶領 
                      師兄姊們現場烹調,菜色經過精心設計,美味、營養兼具,且易嚼易消化 
                      ,年老的照顧戶亦可安心享用。 
                       
                      一月二十二日/新竹 
                       
                       
                       
                      ☉基隆地區師兄姊全力動員,事前分八區逐戶邀請照顧戶參加,並以專車 
                      接送,照顧戶參加踴躍。正午時分的素食團圓飯,採用五菜一湯的梅花餐 
                      形式,豐富可口,照顧戶在師兄姊的招呼或餵食下,皆飽餐一頓。 
                       
                      一月二十二日/基隆 
                       
                       
                       
                      ☉中午的圍爐可說是勞「師」動「眾」──精舍的常住師父們自早齋結束 
                      後就開始忙碌,花蓮的師姊們也加入廚房陣容,削蕃薯、洗青菜、切菜炒 
                      麵、包便當,還有許多專程來幫忙的志工師兄姊,也忙著排桌椅擺碗筷, 
                      餐廳裡擠下二十一桌,後面搭起的棚子又擺上四十八桌,餐廳外面也加添 
                      十一桌,總共是八十桌。 
                       
                      一月二十三日/花蓮 
                       
                       
                       
                      ☉五、六位師兄姊將自製的一盒盒豐盛的素食,分贈給每一位照顧戶,雖 
                      然囿於場地,無法與照顧戶圍爐吃團圓飯,但體貼的心意教人感念。 
                       
                      一月二十四日/成功 
                       
                       
                       
                      ☉圍爐用餐時,以外包素食餐盒簡省人力的不足。為增添年節氣氛,王成 
                      枝師兄特別捐贈大型瓦斯爐,方便師姊們以大爐灶炸年糕。 
                       
                      一月二十五日/玉里 
                       
                       
                       
                      ☉屏東分會靜思堂自八十年四月啟用以來,連續三年冬令發放,都在人潮 
                      蒸騰之中,熱烘烘地度過。相較於往年動輒八十、上百桌,兼具委、會員 
                      、榮董聯誼性質的圍爐場面,今年專為照顧戶設置的二十七桌素宴,顯得 
                      從容而閒靜。 
                       
                      一月二十五日/屏東 
                       
                       
                       
                      ☉等待圍爐進餐時,陳萬福師兄特地以帶動唱「伊比亞亞」,讓師兄姊和 
                      照顧戶愉快融為一體;隨後品嚐由香積組的師姊精心製作的素食便當,和 
                      蕭明琴師姊結緣的大補湯,眾人帶著溫馨愉快的心情進餐,感覺飯菜特別 
                      香甜! 
                       
                      一月二十六日/桃園 
                       
                       
                       
                      ☉用餐時,由於照顧戶人數眾多,圍爐方式採用素食餐盒,然溫馨畫面仍 
                      隨處可見。一位五十多歲的叔叔一口一口耐心地餵食其四十多歲雙手萎縮 
                      的侄子用餐,他慈藹地笑著說:「不餵他,他怎麼吃飯?」多位師姊則忙 
                      著為用餐的人盛湯、整理餐盒。 
                       
                      一月二十六日/台東 
                       
                       
                       
                       
                       
                      【學習】 
                       
                      慈濟人向來藉由服務的機會從事不同層次的學習。 
                       
                      早年,繁瑣的冬令發放需要人手,全省委員勢必回精舍支援打包工作,同 
                      時學習在大團體中合作。 
                       
                      爾後,各地區陸續辦理發放,鄰近地區彼此相互支援,這時學習的是小團 
                      體間的彼此扶持。 
                       
                      等到各個地區皆有能力負擔當地的會務之後,不同地區的慈濟人則經由相 
                      互參與,進行觀摩與交流。 
                       
                       
                       
                      ☉三位慈濟護專學生由住在新竹的懿德媽媽帶領,來到發放現場,實地瞭 
                      解慈濟人如何關懷孤老、貧苦的民眾,並協助師兄姊發放或幫忙照顧戶領 
                      取物資,體會助人之樂。 
                       
                      一月二十二日/新竹 
                       
                       
                       
                      ☉為分布於台柬縣沿海地區的長濱、成功、東河共五十五戶照顧戶舉辦的 
                      冬令發放活動,於元月二十四日在成功鎮新靈寺舉行,台東市十位委員前 
                      來支援。 
                       
                      一月二十四日/成功 
                       
                       
                       
                      ☉護法金剛慈誠隊師兄們,一大早即在台東聯絡點前的馬路上指揮交通, 
                      協助年老的阿公、阿婆過馬路。一位服務於公職的師兄表示:「二十多天 
                      的年休假,正好足夠參每個月發放及訪視工作。」 
                       
                      發放開始,無論是年輕的或上了年紀的慈誠師兄們歡歡喜喜地開始協助搬 
                      運物資,身穿旗袍的師姊也是一手提起大袋物資,一手攙扶著老人送出門 
                      外。 
                       
                      一月二十六日/台東 
                       
                       
                       
                      ☉六位北區慈誠隊師兄於二十五日中午搭機前來澎湖,除了支援發放工作 
                      外,亦由澎湖師兄姊陪同,慰訪十餘戶貧病、殘障、孤老無依或智能不足 
                      的照顧戶,致贈念珠、慰問金及禦寒的毛線帽等。二十六日當天一大清早 
                      ,師兄姊們即冒著冷洌寒風,來到會場準備發放工作。 
                       
                      一月二十六日/澎湖 
                       
                       
                       
                      ☉一月二十八日清晨,屏東慈誠師兄們在雨中將發放物資搬上資源回收車 
                      ,綑綁妥當。近八時一行十餘人在屏東分會常住法明師父帶領下,自屏東 
                      分會前往恆春。 
                       
                      師兄姊們相當珍視這個一年一度與當地阿公、阿婆相聚的機會,用心挑選 
                      了幾首台語版的慈濟歌選,並傳授「按摩」秘訣,逗得在場人士開懷暢笑 
                      。 
                       
                      一月二十八日/恆春 
                       
                       
                       
                      ※※※ 
                       
                       
                      人世間,有一種溫暖,它超越地域、氣候的約限,再嚴酷的冰雪風霜,都 
                      封凍不住其暖意;被它溫潤了的人,即使是生活在終年冰封的南極,依然 
                      像是徜徉在天堂仙境,自內心發出微笑。 
                       
                      這種溫暖,蘊含在有情眾生清明的本性;發自清明本性中,每一念出於在 
                      乎、關懷與尊重的善意。 
                       
                       
                      清明的善意,著實人受用不盡。 
                       
                      於是, 
                      生機在眼前, 
                      希望在手邊, 
                      而生命中的陽光, 
                      原來,從不曾遠離。 
                       
                       
                      (本文資料由期刊部同仁陳玫君、林俐斐、陳玉芳、林世雄、文及元、吳 
                      燕玲、謝莉娟、翁培玲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