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常的鏡子 | 
                   
                  
                     | 
                   
                  
                    | ◎林佩華 | 
                   
                  
                     | 
                   
                  
                    「凡夫皆是病時方知身是苦,健時都被五欲迷」, 
                      上人說:「人生的旅程,要有高低起伏,做人才有意義, 
                      當逆境來時,歡喜接受,才會容易過; 
                      人的身體更是在發揮良能的時候,才算有生命的意義。」 
                      在醫院為病人服務,讓我體會到人生的苦難與無常, 
                      這就好像一面鏡子,要時時警惕、提醒自己。 
                       
                       
                       
                       
                      人間到處都是苦難,人世間一刻是安穩的呢? 
                       
                       
                       
                      一本難唸的「經」 
                       
                       
                      我出生在台中縣大里鄉的眷村中,上有二位姊姊一位哥哥,下有一位妹妹 
                      一位弟弟;父親經年在軍中,只於放假日偶而回家,那是我們兒時最興奮 
                      期待的時刻。感恩在那重男輕女的社會下,父母對我這個女兒關注較少, 
                      造成自幼較獨立的個性。生活在小康家庭中並不覺得缺少什麼,唯一遺憾 
                      的是母親沉迷於賭博,從較早的四色牌到麻將桌;父親為了能用安家費替 
                      母親還債,一個人到日本從事緊張剌激的情報人員工作。 
                       
                      家中有遺傳性的精神分裂症,民國六十六年父親於軍中退伍後發病;大姊 
                      也因執著感情卻無法圓滿的狀況下,繼之發作,時好時壞;哥哥更因三歲 
                      時被鄰居同伴用弓箭瞎了右眼,從此封閉了自己,無法與外界做深入溝通 
                      。自那時起,我放棄了大學學業,努力工作。這些都成了心中的隱祕,只 
                      覺得人生為何是如此?家中的這本經可真是難唸,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只想逃避它。 
                       
                      絪緣到來,因公公已中風數十年,婆婆無微不至的侍候公公,又辛苦獨立 
                      撫養一女一兒長大成人,因此全心全意將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在並不很 
                      滿意的狀況下同意兒子娶了我。次年我生下了女兒彥安。先生事親至孝, 
                      而我卻常與婆婆爭愛,心中不能平衡,造成先生左右為難,而先生總是以 
                      「忍一下吧」勸慰我。 
                       
                      先生秉性善良寬厚,積極努力,民國七十三年考上建築師資格,從原本三 
                      人公司(先生、我、女兒)到現在將近三十人,先生以其踏實量大的態度 
                      從不間斷布施的行動,不只在家庭方面,對員工朋友更是照顧,一直是我 
                      的善知識。但是事業越忙應酬越多,他晚歸的時間相對的增多了,我的臉 
                      色也越來越難看,心中的不滿不平衡開始作崇;卻沒反省是自己愛的太窄 
                      ,把感情當成一條繩子,希望能控制自如,一再要求且不知足,痛苦到了 
                      極點。因此常常思考,人生難道就是這樣嗎?得失的定論在那裡? 
                       
                      尤其公公的往生,更讓我探討著:青山原不動,白雲任去來,人生歸依處 
                      究竟在那裡去呢?人生走一遭後又要到那裡?走時不也兩手空空嗎?難道 
                      我的人生也是如此嗎? 
                       
                       
                       
                      回到家真好 
                       
                       
                      正在徬惶害怕時,感恩方正平居士的介紹,在公公的告別式中,我認識了 
                      甘美華師姊,節餘喪葬費二十萬元捐給慈濟,替公公種福田。感恩之下, 
                      覺得為何慈濟委員形象是那麼的莊嚴與慈祥?深深打動我的內心深處,從 
                      此結下了這分歡喜緣。 
                       
                      之後美華師姊更是積極的介紹慈濟志業,用心安排我參加八十一年的聯歡 
                      晚會,當那燭光漸亮時,我已淚流滿面,內心深處告訴自己──我找到了 
                      ,我終於找到了心靈的故鄉!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 
                      不怕路遠,歡喜充滿心頭,直喊著:師父啊!師父!我要當您的弟子。我 
                      是那麼的歡喜,是那麼的願意,我一定要比別人更精進的學習、更有恆心 
                      的做下去,永不退轉。 
                       
                      感恩美華師姊的用心安排帶領下,前年二月我到慈院當志工,當抵達精舍 
                      ,一股「回到家真好」的感覺油然而生,又是一次熱淚盈眶。當每天早上 
                      開志工會報時,美華師姊勉勵我凡事一定要用心,不只帶了兩耳去聽,更 
                      要用「心」去聽、去看、去學、去感受,更要去力行。在帶病人到復健室 
                      中,看到那麼多人連最簡單的舉手之力都沒有,才知該感恩父母給予我們 
                      健全的四肢。「凡夫皆是病時方知身是苦,健時都被五欲迷」,上人說: 
                      「人生的旅程,要有高低起伏,做人才有意義,當逆境來時,歡喜接受, 
                      才會容易過;人的身體更是在發揮良能的時候,才算有生命的意義。」在 
                      醫院為病人服務,讓我體會到人生的苦難與無常,這就好像一面鏡子,要 
                      時時警惕、提醒自己。 
                       
                       
                       
                      重生的喜悅 
                       
                       
                      感恩上人,在這裡讓一個原本貢高我慢、趾高氣昂,自尊心作崇的我,能 
                      蹲下反省看到自己的不是,誠心懺悔後,學習隨時懷著感恩心、善解心與 
                      包容心待人接物,真是充滿著重生的喜悅!感恩上人創造了慈濟世界,不 
                      怕覺遲,只怕不覺,我趕搭上了慈濟列車。感恩中區第六組的師姊們,常 
                      常提醒家中還有三寶──婆婆、先生、女兒,「本分事做好了嗎?別讓家 
                      中任何人有所牽掛。」慈濟志業是生生世世、永永遠遠的,要走得穩、走 
                      得踏實,這就是慈濟之美;感恩自己在環境最好的時候,因善門進入佛門 
                      ,較能隨心的盡力付出,得到的是輕安自在。 
                       
                      以前總覺得人生中就是缺少什麼?有時是那樣的空洞和寂寞,總是覺得那 
                      麼遺憾,心中永遠有一分不平靜與不能填滿的感覺;但是自來到慈濟世界 
                      後,看到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喜的笑容與真誠的心,聽到的是讚美和祝 
                      福的話語,大家是完全的奉獻;越深入慈濟世界越是歡喜,歡喜感真是無 
                      孔不入。 
                       
                      現在的我好知足,感恩每一個成就自己的人,感恩婆婆有健康的身體且支 
                      持我投入志業,真是家中一大寶;生活課業不用父母擔心的乖巧女兒,自 
                      從參加了慈濟學佛夏令營,感染了那分歡喜與付出,母女倆現在真是無語 
                      不說;又有一位疼我愛我的先生,不時鼓勵我要深入慈濟;更感恩在慈濟 
                      醫院七周年慶時,我們一家四口都到了花蓮,先生進一步的了解慈濟,也 
                      更支持我走這菩薩道,且與有榮焉。希望在不久將來,我們能共進共出。 
                      此時,媽媽也進入佛門受了五戒,心已不會被以往的環境所轉,睹境而不 
                      動心,母女倆互相祝福,相互勉勵。 
                       
                      慈濟世界真是美,美在人人都有愛,發出光芒,溫暖每個人的心;只要用 
                      心,上人所說的句句話語,都是那麼發人深省,自己更該主動的參與、虛 
                      心的學習,努力的耕心田、種福苗,「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 
                      常常反觀自性,時時警惕自己,成為上人的好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