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待希望的明天
柬埔寨訪視歸來 |
|
◎劉銘達(馬來西亞馬六甲聯絡人) |
|
走在髒亂、惡臭的難民村裡,看到許多衣不蔽體的孩子,
在垃圾堆中翻找可利用的舊物。夕陽餘暉照映著他們蹲在垃圾堆裡
尋尋覓覓的身影。從他們呆滯的眼神中,我清楚地看出他們的需要,
不禁自問:究竟要如何伸出援手,才能重燃他們對生命的信心?
三月二十日,帶著無比興奮與感恩的心情,我由馬來西亞至泰國曼谷機場
,與台灣來的第三梯次柬埔寨賑災代表團會合;下午四時左右,一行二十
一人安抵柬埔寨首都──金邊。
生命的希望在那裡
次日早上七點多,在武裝部隊一路嚴密保護下,我們分乘五輛車,沿著四
號公路南下一百多公里,抵達實居省,勘察柬國政府所提供的二千公頃慈
濟村預定地,並評估造村的可行性。
沿途所見,若非荒地,就是一望無際的旱地,但隱隱約約襯托出背後壯麗
的江山。如此深具發展潛力的國家,由於久經內戰,以致民不聊生,令人
不勝惋惜。
車行兩小時後抵達慈濟村預定地。道路兩邊一片空曠,讓人摸不清兩千公
頃用地的範圍到底在那裡。由於內戰期間埋藏了許多地雷,所以道路兩旁
的地雷區,插了許多紅色警示標語。這一切只因人類的權力鬥爭,竟使得
活動空間顯得那麼有限!
瞭解了慈濟村預定地的地形、地物與地理位置後,我們來到一處難民村。
幾根木頭插在地上、架成高腳屋,上鋪一條條稀鬆的竹片做為地板,屋頂
與牆壁以疏疏落落的茅草覆蓋,艱困情況與尼泊爾的「家無四壁」更有過
之。
由於未有效節育及許多人在內戰中傷亡,造成柬國近九百萬人口中,一半
以上是十五歲以下的兒童。難民村內壯丁稀少、兒童成群,生活艱困。附
近僅有兩間簡陋的木造教室,令人為這些孩子們感到難過,從他們呆滯的
眼神中,我清楚地看出他們的需要,更顯示外界的援助與關懷,不可或缺
。
回程中,眼前重現一幕悲淒的畫面,心中盤旋著一個問題──慈濟人要如
何伸出援手,才能重燃他們對生命的信心?
為八萬六千難民求援
晚上,我們與何速將軍及馬德旺省第一副省長會談,會中得知慈濟於去年
底發放稻米與穀種予馬德旺省的三個縣,在二月間遭赤棉軍蹂躪,房屋與
衣物等家當全被燒毀破壞;已近收成的稻穀被赤棉軍掠奪搶收,未能搶走
的則放火燒掉,於是一萬八千多戶八萬六千位難民湧向縣城。副省長聞悉
慈濟代表團抵達柬國,特地專程搭了六個多鐘頭的車程,南下金邊,向慈
濟代表團求援。在前來金邊的途中,他探視沿路兩旁餐風露宿的難民,這
些面臨生存邊緣的八萬六千多位難民,把他們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副省長身
上。
當副省長緩緩道出這次長途跋涉專程來見慈濟人,是帶著三縣八萬六千位
難民的希望而來時,現場氣氛為之肅穆,這位人民父母官的善良與慈悲,
令人由衷敬佩。
回房後,腦海中不禁浮現難民在公路兩旁哀嚎求救的景象,同時也一直回
想剛剛三個多鐘頭的會談裡,何速將軍與副省長積極地與慈濟人討論拯救
難民的種種問題……何速將軍甚且說,只要讓餐風露宿的難民有一遮風避
雨的棲身之地即可,建村不用蓋得太好,而醫院也只要讓難民們生病時有
一治療之處即可。
他們要求的不多,卻是難民們全部的希望,這兩位憂國憂民的政府官所表
現出來的「民傷我痛、民苦我悲」的精神,深深震撼我心。
復仇者的辛酸往事
二十二日上午,搭船前往茶膠省近越南邊界的一個村落。在漫長的湄公河
支流中航行,河岸兩旁是一望無際、綠油油的稻田,這是慈濟之前捐贈的
穀種和抽水機灌溉後的成果。我與在慈濟柬埔寨賑災中,自願負責聯絡、
翻譯的華僑張豐隆先生,談起他為慈濟賑災工作奔走的因緣──
張先生的父親、兄弟姊妹和家族多人,在紅色高棉時代遭赤棉軍殺死,最
令他畢生難忘的慘痛印象是──他被赤棉軍強押目睹七、八名赤棉軍對妹
妹施暴,他們以燒紅的鐵棍連續刺戳妹妹的身體,被暴行折磨至死的妹妹
,臨死前淒厲地對他喊著:「哥哥,救我!救我!」於是他暗自發了重誓
,只要一息尚存,一定要為妹妹及家人報仇。
仇恨的種子經年累月在他內心深處滋長,甚至託人四處打聽仇人的下落。
然而,從張先生犧牲自己的時間,陪同慈濟師兄姊勘災、賑災的熱誠看來
,我感覺他是一位有愛心又肯付出的人,從他身上絲毫看不出一個復仇者
的肅殺氣息。他才道出,去年十月首次接觸前來賑災的慈濟人,得知慈濟
團員除了放下工作,且必須自費前來賑災;此外,台灣與大陸長期以來一
直處於政治立場敵對的局面,然而證嚴法師與慈濟人依舊秉持「眾生平等
、尊重生命」的理命,對大陸水患災胞付出愛心,令他深受感動。同時在
參與賑災工作時,親眼目睹慈濟人默默的付出,因而有深刻的體認。自此
他心念一轉,放下滿腔仇恨,積極參與慈濟每一次的柬埔寨救災工作。
除了出錢出力到處奔走,張先生還提供自己新居的頂樓給師兄姊開會使用
。此次馬來西亞檳城東方製衣廠捐贈四十呎貨櫃的賑災衣物運抵金邊後,
無處可放,張先生也安排將一箱箱貨品暫時堆放在自己的新屋裡。
透過慈濟國際賑災而與慈濟結緣,張先生的慈濟緣雖來得遲,但緣結得深
,令人欣喜。
生命如螻蟻,任人踐踏
勘災工作結束,台灣的師兄姊於二十三日早上準備回台,而我由於隔天下
午方有班機回馬來西亞,因此多停留一天半的時間,在張先生安排下,兩
人走訪金邊市郊的幾個難民區。
我們走在髒亂、惡臭的羊腸小徑上,瞭解黑暗角落裡被遺忘的人們。在這
貧窮的國家裡,他們無法得到政府妥善的照顧,加上內亂、外患,「自生
自滅」是他們唯一的路。成群衣不蔽體的孩子,在垃圾堆中翻找生火的材
料及可利用的舊物,夕陽餘暉映照著他們蹲在垃圾堆裡尋尋覓覓的小小背
影,令人為之心酸。
入夜後,張先生又陪我到市區走了一圈。由於柬國缺乏水電,因此入夜後
的金邊,除少數商家與富家尚能點燃一兩盞燈以外,大部分地區是一片漆
黑。我們的車在街道上漫行,強烈的車燈照見了難民夜宿街頭的人間悲慘
景象,郤無法照亮他們的人生。
二十四日早晨,張先生和我探訪市區唯一的一家軍醫院。柬國缺乏醫院,
現有的醫院也都破舊且簡陋,這家軍醫院也不例外。
走進大門,看到許多斷腿拄著拐杖的人在院區裡或坐或走,景象就如電影
中所描述的戰地醫院。我們朝著病房區走去,遠處傳來一陣陣痛苦的叫喊
聲,原來只能容納五百人的簡陋醫院,卻湧進八百多位病患,病房區的每
一個走廊,均住滿因誤踏地雷而斷手斷腳的傷兵。
一位護士正在為左手被炸掉半截而剛動過手術的傷兵擦藥,陣陣哀嚎聲,
令人聽了不寒而慄。準備離開,愕然看見門邊一個臨時病床上,一位年輕
人正為自己換藥,紗布打開時,只剩半隻的左腳露出摻著血水的皮肉和骨
頭。
同行的院方人員說,最近三天因為缺水,病房區內充滿惡臭;而缺電則經
常造成手術中傷兵的死亡。
離開醫院後,我不禁想著:全柬埔寨三萬多位年輕殘兵,他們該如何度過
未來幾十年的歲月?雖然政府有計畫建造訓練營並收容他們,但以該國貧
窮落後的困境,恐怕也只是畫餅充飢;除非國際上給予援助,否則實在別
無他途。
生於福地,要自我祝福
柬埔寨雖然是一個多難的國家,但人民溫和且友善。慈濟自去年濟助柬國
抽水機、大米和穀種,已在當地撒下愛的種子,雖然彼此言語不通,但一
切盡在不言中,當賑災代表團的車子行經救災區,大大小小的災民遠遠望
見穿著藍衣白褲制服的慈濟人時,人人展露笑容、對我們揮動雙手。
此次柬埔寨之行,讓我更堅定要緊緊跟隨上人,以實際行動護持慈濟志業
;希望慈濟人清淨無染的大愛,能讓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能瞭解──台灣
人不只是有錢,更富有愛心;也期望慈濟這股由愛心凝聚的清流,能淨化
人心,讓社會祥和進而天下無災難。
(編按:針對文中馬德旺省第一副省長所述八萬六千餘家園被燬露宿街頭
的難民,慈濟第四梯次賑災代表團已於四月十日出發,發放給難民每人兩
個月的大米以紓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