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訊息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但願杏林多清流
◎靜淇
前幾天因胃痛得厲害,晚上十點多到一所教學醫院急診。看到空間原本就
不大的急診室中,醫護人員忙碌地穿梭,病患或躺或站等待就診,加上此
起彼落的小孩哭聲,場面顯得擁擠雜亂不堪;尤其負責掛號的護士小姐擺
著一張撲克臉,對病患及家屬頤指氣使,更讓在病苦中的患者感到無奈與
悲哀。



目睹醫護人員的冷漠


排在我前面掛號的太太,因婆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連續一
星期高燒不退,因而將她送來急診。看老人家全身無力地斜靠在椅子上,
雙目緊閉狀極痛苦;沒想到護士小姐連頭也不抬,把拿體溫計的手一伸,
要老婆婆過來量體溫,還直催她快一點。

護士和老婆婆之間的距離雖只有三步路,但全身軟弱的老婆婆根本連站都
站不起來,何況是走?站在一旁的我實在看不過去,溫婉的告訴護士小姐
應該要移步過去服務才對。在眾目睽睽之下,或許她也自覺太過分了,只
好心不甘情不願的站起來。當時我內心湧上一股莫名的感傷,感嘆她對護
理工作如此不尊重。



因忙碌而忘掉仁心


也許是急診的病人實在不少,每位醫師看病的速度都很快,病人症狀還沒
敘述完,處方已經開好了,馬上又輪到下一位病人。由於我右手指感染甲
溝炎,於是內科看完,順便轉外科處理。那位外科醫生態度親切,我感恩
地說:「謝謝您,您是我今晚所遇到的唯一一位態度親切的醫護人員。」
沒想到他竟回道:「那是因為還沒忙起來。」

原本稍被撫平的心霎時又落入谷底,難道只要一忙碌起來,醫師也會忘掉
懸壼濟世的初心嗎?

回程的路上我難過的掉下淚來,難怪會有那麼多領教過醫護人員冷漠對待
的人,會感嘆醫院是個冷酷無情的地方,甚至把醫護人員形容成晚娘面孔




期待杏林多清流


記得有位行腳僧請教佛陀要如何不遭人毀謗?佛陀回道:「有三種方法:
一是解脫,二是果報,三是福利。」上人曾簡單的詮釋:當我們決心投入
利益人群的工作,不管多辛苦,決不退縮且常保一顆歡喜心,這就是心的
解脫;而所謂的果報也就是你對別人好,別人感受到,而有所回應,這就
是美好的人生;而福利呢?並不是有錢才能福利人群,開口動舌、舉手投
足都能福利人群,一個親和的笑容、一句溫言愛語,也是在福利人群啊!

假如每位醫護人員都能抱持上述三種方法來服務病患,即是良醫良護;而
有了視病如親的醫護人員,杏林也將處處見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