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交織生命的美與善 | 
                   
                  
                     | 
                   
                  
                    |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靜淇/恭錄 | 
                   
                  
                     |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四年五月十四日 
                      農曆八十四年四月十五日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普天下偉大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今天我非常歡喜,因為在此 
                      見到了生命的美與善──魏、葉兩家「相見歡」。 
                       
                      魏先生、魏小弟及葉媽媽、葉小姐這兩個家庭原本非親非友,互不相識, 
                      但是一年前,透過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安排,葉小姐的骨髓成功地移植到 
                      魏小弟體內,結下這段善緣。 
                       
                      這要感恩王醫師,因為即使葉小姐有這分愛心,如果沒有今天這麼發達的 
                      醫學,沒有一位這麼好的醫師全心投入這項移植手術,就不會有這個移植 
                      成功的案例,所以,王醫師真是個良醫,確實是功德無量。 
                       
                       
                       
                      菩薩道是成佛之路 
                       
                       
                      救人工作並不是只有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這必須要有很多社會愛心 
                      人士參與,而且還要有發達的科學和醫學做後盾。 
                       
                      佛陀教導我們,行菩薩道是成佛之路,而菩薩道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 
                      ─無所求的為人群付出。 
                       
                      佛陀教育我們,除了身外財物的付出,只要別人需要,連身體內的器官也 
                      要布施。需要你的眼角膜,你就給他眼角膜;要你的髓,你就給他髓;要 
                      你的血,你就給他血……,這就是《無量義經》所謂的「頭目髓腦悉施人 
                      」。 
                       
                      三十年前醫學不發達,我看到段經文時不大能接受,因為別人要你的任何 
                      器官,即使你想給,但是要怎麼給呢?所以我總認為這種說法太不可思議 
                      了。 
                       
                      儘管如此,我卻很相信佛陀的智慧,佛陀既然如此說,一定有他的道理─ 
                      ─既然要學佛、要學做菩薩,就一定要有奉獻的心。所以三十幾年來,我 
                      不斷的思索,到底用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更多的眾生?眾生的困難,我該用 
                      什麼方法去解決? 
                       
                       
                       
                      病苦需要愛心呵護 
                       
                       
                      我首先能做的就是慈善工作。三十年前,我呼籲人人布施身外的財務,由 
                      少而多,由小而大。有人才有力量,由少數人到多數人,大家奉獻愛心, 
                      點點滴滴匯集起來,來推行慈善工作。 
                       
                      非常感恩委員們跟我走了三十年的路,這三十年可說是非常的艱辛、坎坷 
                      ,可是委員們心中充滿了愛,無悔無尤,從不喊苦。後來成立了慈誠隊的 
                      組織,配合委員,結合成兩股力量,此外還有榮譽董事一直給我精神上的 
                      支持,這三股力量結合在一起來推動慈濟。因此,我們從事慈善工作進一 
                      步推展醫療志業。 
                       
                      從醫院的硬體設備道醫護人員的軟體需求,每一項人、事、物,讓我戰戰 
                      兢兢,我很感恩許多醫護、醫技、行政同仁為了一股愛心而到花蓮來,不 
                      分日夜的付出愛心照顧病人,讓醫院每秒鐘都發揮救人的功能。 
                       
                      看到好多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人得到救治,我就感到萬分欣慰;看到被救活 
                      的人能再度投入社會發揮生命的功能,照顧家庭,甚至回饋社會,我就感 
                      恩無比;也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觀。 
                       
                       
                       
                      良醫──把醫治病人當作志業 
                       
                       
                      人的身體有病痛是很自然的現象。人離不開生老病死,而病是人生最痛苦 
                      的事,人一旦病了,又得不到醫護人員愛心、細心的照顧,那真是苦上加 
                      苦! 
                       
                      尚未建慈濟醫院之前,我曾親眼看到一件事,這件事也是促成我建院的因 
                      素之一。 
                       
                      多年前,我到西部一所大學醫院探視一位患重病的慈濟委員,她肚子脹得 
                      很痛苦,護士正去找醫師來看。委員拉著我的手說:「師父,這次看到您 
                      ,不知下次還能不能看到您?」我不斷安慰她。 
                       
                      此時,我聽到外面有人吵架的聲音,互罵聲越來越近,原來是醫師和患者 
                      發生了衝突。進入病房後,醫師把氣出在患者以及探病的親友身上,態度 
                      很惡劣,我們趕快退到一邊。他把布簾拉起來,我在外面聽到布簾內患者 
                      淒厲的叫聲,她說:「我怎麼了,為什麼要插管子?」醫師用很兇的口氣 
                      說:「既然沒怎樣,那醫生給你當就好了!你來這做什麼?」 
                       
                      患者一直哀求,我在外面覺得醫師和患者之間好像僵持不下,因此,我走 
                      進布簾告訴她說:「妳要聽醫師的話,醫師怎麼處理,妳就怎麼接受吧! 
                      妳既然有病,就把身體交給醫師,把心交給佛陀,妳安靜一下,讓醫師來 
                      處理!」她才安靜下來,讓醫師插鼻胃管。 
                       
                      當我退到外面時,我流淚了,她身體有病已經夠可憐了,還要接受醫師不 
                      善的態度,真是不堪啊!我真的好心疼。 
                       
                      同病房的其他患者家屬走到我身邊向我說:「這種事情每天都會發生!醫 
                      師如果不高興都把氣出在患者身上,我們也很無奈。」 
                       
                      那時候,我在心中發願,醫院完成之後,我一定要創辦醫學院──名醫易 
                      得,良醫難求,我們要培養醫學院的學生有佛心、菩薩心,把醫治病人當 
                      作是他的志業,真正是要懸壺濟世。這就是我們創辦醫學院的目標。 
                       
                       
                       
                      去做,才能試出成功的辦法 
                       
                       
                      世間有很多苦難,慈濟就是針對這些苦難,不計一切的設法解決,成立骨 
                      髓資料即是一例。 
                       
                      首先要有一筆龐大的經費。目前八萬多人的資料庫,光是檢驗費用已超過 
                      億元以上,這些都是付出而沒有回收的,因此經濟的壓力非常大。再者, 
                      即使有醫學常識的人,卻不一定能接受骨髓捐贈的觀念,很多人持不贊同 
                      的態度。所以除了有經濟壓力外,也有精神支持的困難,這讓我掙扎了將 
                      近一年的時間。 
                       
                      後來我回想過去所讀的經典,我相信佛陀的智慧──兩千多年前,佛陀就 
                      已說過人體內的各種器官都可以布施,何況今日的醫學這麼發達,所以我 
                      應該用心、用力去推動。同時我也希望能提昇台灣的醫療水準,如果我們 
                      愈怕事就愈沒機會做事,醫療就會因而愈停滯難以進步,所以我們應該要 
                      做,才能試出成功的辦法來。 
                       
                      我下了很大的決心成立骨髓資料庫,雖然我不是醫師,但為了做這件事, 
                      我一直在研究、探討佛學與醫學,綜合整理之後才下決定。最讓我有信心 
                      的是,既有這麼多「有心人」支持,相信很多人都會響應。 
                       
                      八十二年八月,國內第一次的骨髓捐贈抽血驗血活動由台大醫院主辦,教 
                      授們希望慈濟幫忙呼籲,我請慈濟委員們去協助,而葉小姐就是在當時參 
                      與了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救人是一個決心 
                       
                       
                      八十二年十月,正當我為成立骨髓資料庫全省巡迴呼籲時,彰化正要辦理 
                      一個大型淨山活動,台中的委員問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次活動,同時舉 
                      辦骨髓捐贈抽血驗血?這是大膽的嘗試,我向他們說可以啊!只要你們有 
                      信心。 
                       
                      當我在南部呼籲時,就有好多慈濟人響應簽署捐髓同意書,有些人被問到 
                      :「你怎麼簽了?雖然師父在呼籲,但你知道什麼是骨髓捐贈嗎?難道不 
                      用再問清楚一點?」他們回答:「不用了,師父怎麼說我們怎麼做,師父 
                      不會害我們的。」 
                       
                      從彰化的活動開始,到今天(五月十四日)為止,一年多來骨髓資料庫已 
                      有八萬多人的資料建檔;被配對到的人都很歡喜,我曾問他們:「被配對 
                      到會不會緊張?」他們說:「師父!我每天都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可以 
                      趕快救人,怎麼會緊張呢?」 
                       
                      剛剛葉媽媽也說過,當她知道女兒要去捐髓時,曾強烈反對,幸好女兒意 
                      志堅決,否則他會對不起魏先生,今天天魏小弟也不會坐在這兒。 
                       
                      所以說,救人是一個決心。 
                       
                       
                       
                      捐髓是大愛大仁大勇 
                       
                       
                      台中有位慈濟委員,服務於公家機關,當她與受髓者配對相符合時,她很 
                      高興地跟先生說:「我好有福報哦!五、六萬人中,我抽中了,我是個幸 
                      運者。」先生問:「你抽到了什麼?」她說:「有人跟我有緣,他需要我 
                      的骨髓,我要去捐髓啊!」 
                       
                      先生聽了好擔心,馬上勸阻:「你有先生、小孩,我對妳又不錯,妳千萬 
                      不能去做這種事。」這位委員說:「就是因為你對我不錯,所以我要讓你 
                      歡喜;你能歡喜,就是隨喜功德!你一定要陪我到台北做這件事。」先生 
                      在萬般擔心下陪她到台北,完成捐髓的心願。這位委員真是勇敢啊! 
                       
                      她北上捐髓時我正好在台中,數天後她來看我,我問她痛不痛啊?她說不 
                      會,只是骨頭有點酸,好像運動過後隔天起床時酸酸的感覺而已,幾天後 
                      就完全康復了。 
                       
                      所以說骨髓無損己身。我記得葉小姐在去年五月七日到三軍總醫院抽髓, 
                      當時我也在台中,知道有人要抽髓,我虔誠地祝福她,並且讚歎她的精神 
                      ,等到四天後我從台中北上,葉小姐到台北分會來看我。 
                       
                      當我看到她時,她很瘦,我問她:「你本來就這麼瘦嗎?」她說:「是啊 
                      !」我問她抽髓時痛不痛,她老實的回答:「若說不痛是騙人的。」我說 
                      :「如果一點點痛能夠讓你的骨髓注入另一個人的生命中,那也值得啊! 
                      就像做媽媽的要生出孩子也需要經過陣痛!不經過這段陣痛,是無法延續 
                      另一個生命的。」 
                       
                      葉小姐很孝順,雖然媽媽反對,但在「孝」與「義」兩者間,她都想顧全 
                      ,所以她瞞著媽媽說要寫報告,必須外宿兩天,然後用這兩天的時間,去 
                      做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兩天後她回家了,仍照常幫媽媽做家事,還去上家教課。 
                       
                      葉媽媽說她女兒現在的身體比以前好、比以前更美,因為她心中快樂,心 
                      快樂當然身體就愈健康、美麗。 
                       
                      我認為成立骨髓資料庫是正確的,全世界的華人都可受益;自從成立後, 
                      已經有十三個國家前來登記配對,已完成三個跨國捐髓的案例。 
                       
                      要救人只是一念心。佛經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一難是「棄命必死難」 
                      ,意思就是有人生命垂危,我要救他,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有這種精神的人實在太難得了,他必須具備大人大愛的心,才有勇氣付諸 
                      行動,葉小姐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例子;尤其一年前骨髓捐贈還在呼籲階段 
                      ,很多人都還不大了解,她卻能勇敢的捐髓,真是不容易。 
                       
                      葉小姐說得沒錯,醫師絕對不會為了要救一個病人,而犧牲了另一個健康 
                      的人,我也是抱著同樣的看法,我相信醫學絕不會為了就病人而犧牲健康 
                      的人。 
                       
                       
                       
                      佛陀開拓器官移植大道 
                       
                       
                      我很感恩佛陀的智慧,兩千多年前佛陀竟然就能開拓器官移植的大道,雖 
                      然當時沒有科學、醫學去實現理想,但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都做到了 
                      ! 
                       
                      魏小弟自從因葉小姐捐髓而獲得重生後,一直期盼能和救命恩人見面,他 
                      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從出院後,最大的願望是能看到大姊姊。 
                       
                      剛剛王醫師也提到,魏小弟這次化學考八十分還覺得不滿意,可見他對自 
                      己的期待也很高啊!我聽了很高興,我們能夠挽救一個光明絢爛的生命, 
                      多令人感到安慰啊!他知道用功唸書,可見將來他一定會投入社會、回饋 
                      社會。 
                       
                      我也告訴魏小弟:「你生命的造血功能是從葉小姐的身上獲得的,將來若 
                      有人需要你捐髓時,你可要樂意分給別人啊!」這是愛的循環,也是善的 
                      循環,生活中有著愛與善的循環,社會才能祥和,人心才能淨化,人也才 
                      能和樂。 
                       
                      我們感恩醫師、感恩捐髓的人,也感恩受髓的人,因為受髓者示現了這個 
                      病相,讓我們有了開端、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這樣的病,只要有愛、有 
                      好的醫術,就能救更多的人。 
                       
                      感恩所有的慈濟人,因為有大家在後面推動,我在前面才拉得動;我更感 
                      恩兩千多年前佛陀智慧的教育和引導,要不是佛陀說器官可以布施,今天 
                      我們也無法做這種事。 
                       
                      愛的力量是很大的,我們會無限期、無限量的推動骨髓資料庫的運作。菩 
                      薩道本難行,要不斷的做下去才更有機會救人。 
                       
                      千言萬語還是一句感恩,我們要盡形壽、獻身命,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 
                      自己求安樂。祝福大家,阿彌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