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問世間情為何物 | 
                   
                  
                     | 
                   
                  
                    | ◎慈玫 | 
                   
                  
                     | 
                   
                  
                    情字這條路,少有人走得快樂自在,以因緣觀隨遇而安。 
                       
                      人是喜歡溫暖的感情動物,害怕孤獨,希望被疼惜照顧,希望付出的感情 
                      天長地久。但是,在人心社會皆動盪的這個時代,人們如大海的泡沫般聚 
                      散無常,親情、愛情、友情都可能變得稀薄。 
                       
                      於是,有人選擇冷漠,有人在「情何以堪」的繾綣悲愁中無以自拔。情感 
                      的貧瘠與泛濫似乎是同樣的東西,因為天地何其大,卻容不下人我,不能 
                      互相體恤寬容,總有人覺得被辜負,總有人在漂泊放逐自己。 
                       
                       
                       
                      
                      愛戀纏縛 
                       
                       
                      如何看待情?這是千古無解的問題。心理學家說,情愛是人類基本的需求 
                      ,任何感情的發生皆有理由;文學家以纖細的筆觸,描寫人世間的悲歡離 
                      合,但也放大了人執著於情欲佔有,苦求不可得的無力感。 
                       
                      宗教家以出世間的心態,對世間情的起起落落,最能看得透澈。 
                       
                      佛教尤有獨到的見解,《楞嚴經》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 
                      經百千劫常在纏縛。」《佛說無量壽經》云:「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 
                      獨死,獨去獨來。……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恩慕,憂念結縛。心意 
                      痛著,迭相顧戀,窮日卒歲,無有解已。」 
                       
                      情感變成束縛,已無愉悅可言,雖道有情卻無情,取代的是憂傷、不甘, 
                      甚至是仇恨,可惜很多人已作繭自縛而不自知。 
                       
                       
                       
                      
                      清淨覺情 
                       
                       
                      最美麗神聖的感情是予人自由、尊重與祝福,給人光與熱,而不是給人陰 
                      影。這是清淨無染的愛,無染不是不動心、不流淚,而是有所覺悟,情感 
                      能收放自如,恰到好處地讓人感知,不求回報,亦無須以一份感情的存續 
                      來定義自己的存在。 
                       
                      上人至情至性,以豐盈的愛施與眾生無數,卻能愛得沒有煩惱,是我們衷 
                      心學習的典範。 
                       
                      最近,護專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前一天返精舍,和上人分享臨別感言,多位 
                      五專第一屆畢業生止不住離情依依,以及對師公的感恩與敬愛而落淚。上 
                      人隨後開示,談起此刻的心情複雜,說著就紅了眼眶,湧出了淚水,向他 
                      摯愛的孩子們回憶道,前幾屆畢業生似乎都高高興興地畢業,他曾懷疑是 
                      否她們對學校沒有感情,後來釋懷了,上人說: 
                       
                      「問情為何物啊!我是一個覺有情的人,我很自在,不管你們怎麼樣,我 
                      還是很熱情地擁抱你們。」 
                       
                      這是一段令人肅然動容的話!一句鏗鏘有力的「問情為何物」宛如暮鼓晨 
                      鐘,敲醒昏癡迷茫的心。情感的付出若有失望與悲傷,是因未參透緣起緣 
                      滅的無常,「覺有情」是了知這個道理後,還能以喜捨心關愛他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於現實人生,只是剎那的美感與幻相 
                      ,「覺有情」才是永恆的情愛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