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於一顆純孝與虔誠的心, 
                      黃世廷以八天的時間,從桃園徒步三百公里到花蓮, 
                      只為圓滿罹病母親拜晤上人的心願。 
                      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而他是今之第二十五孝。 
                       
                       
                       
                      仲夏的早晨,精舍清涼又明媚。黃世廷終於抵達了,他站在大殿,仰望佛 
                      陀,深深的拜下去。 
                       
                      從桃園家中,徒步跋涉了八天來到精舍,只有一個目的:拜見上人,完成 
                      母親的心願。 
                       
                      「你母親呢?」我輕輕的問他。他咬著唇,微微顫抖,泣不成聲……。良 
                      久良久,才說:「在榮總加護病房。」 
                       
                      他沈默不語,周遭也沒半點聲響,空氣彷彿凝住。他的淚水奔騰,大家無 
                      言以對,只有靜靜陪他流淚。 
                       
                       
                       
                      為完成母親心願而來 
                       
                       
                      早齋的板聲想起,走在中庭,正好遇見上人,他雙膝一屈,跪倒在地。上 
                      人說:「來!來用餐!」 
                       
                      見到上人!終於見到上人了!他百感交集,想立刻就回台北,稟告病中的 
                      母親;又想留下來,向上人請求……。 
                       
                      雖不相識卻又和善親切的師兄師姊,盛情邀他用餐。 
                       
                      八天的辛苦趕路,一顆急切的心,在此安頓了下來。他享用的不只是一頓 
                      可口的早餐,也感受到慈濟大家庭伸展著溫暖的懷抱把他緊緊擁住。 
                       
                      志工朝會後,上人在觀音殿見他;他恭敬頂禮後,長跪在上人面前。 
                       
                      「你從那裡來?」上人慈藹地問他。 
                       
                      他說「我從桃園,經過三峽、新店、坪林、礁溪,然後走蘇花公路到花蓮 
                      ,一共走了八天。」 
                       
                      「你有什麼心願?」 
                       
                      「媽媽今年六十一歲,現在榮總加護病房,她還沒生病以前,就想來花蓮 
                      見上人,但四年前中風癱瘓,我想用車子載她來也沒辦法。最近……」他 
                      哽咽、流淚,許久才接下去說:「媽媽的心瓣膜壞掉,醫生說只有兩條路 
                      可走:一條是開刀,但危險性高……」 
                       
                      上人問:「另一條路呢?」 
                       
                      「……」他泣不成聲:「就等她……所以我來替母親完成心願。」 
                       
                      上人嘆道:「現在要找這樣孝順的兒子已經很難了,實在令人感動。」旁 
                      觀的人早已淚流滿面。 
                       
                      「心要放得下,生死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是很自然的事。你母 
                      親很有福報啊!有你這麼孝順的兒子。」 
                       
                      「生命本無常,有一句話說:『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人,來得有尊 
                      嚴,也要去得有尊嚴才有意義。」 
                       
                      「回去以後,你告訴媽媽,家裡的人都很好,叫她放下、看開,心要皈依 
                      三寶。」 
                       
                      「下月初,我要到台北,若有緣的話,我會去看她。」他聽了,感恩不盡 
                      ,作禮而退。 
                       
                      當天,是六月份精舍發放日。扶老攜幼的感恩戶、列隊歡喜的慈濟人,絡 
                      繹不絕而來,漸漸熱鬧起來。常住師父建議他留下來參加藥師法會,他答 
                      應了,並為母親祈求平安。 
                       
                       
                       
                      慈祥的母親,孝順的兒子 
                       
                       
                      「媽媽是個非常善良,非常慈祥的人。」說起母親,他露出孺慕的笑容: 
                      「記憶中,親戚鄰居有困難,她寧可先幫助他們,自己小孩反而擺在次要 
                      。」 
                       
                      父母在桃園賣水果。四年前,母親中風,不能言語,半邊身子癱瘓,大家 
                      都無法接受這個突來的事實,本來請了一個看護,不久,看護喊累不做了 
                      ,世廷就辭去快餐店的工作,和父親合力照顧母親。 
                       
                      他說:「媽媽不能說話,她那裡酸?那裡痛?那裡不舒服?都要細心的觀 
                      察。」 
                       
                      一年多前,再度到台北開腦。今年四月,心臟瓣膜壞掉,住進榮總;五月 
                      ,情況危急,再送進加護病房。 
                       
                      「媽媽要到花蓮的心願,讓我耿耿於懷,所以,我帶著她的願來了。」 
                       
                      我禁不住讚美他:「你好孝順!」 
                       
                      「就是兒女沒修、不孝、才讓母親受苦。」他哽咽道。 
                       
                      將近三百公里耶!怎麼走來的?什麼時候出發?什麼時候到達?為什麼有 
                      這個舉動? 
                       
                      他說:「很早就想來,但因和父親輪流照顧母親,遲遲沒有成行。」 
                       
                      「這一次,怎麼告訴家人,他們同意嗎?」三十六歲,未婚的他回答:「 
                      我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這次來只告訴他們要出來幾天辦些事,沒說要 
                      走路來這裡。」他每天都打電話回去,到達花蓮後才告訴家人這件事。 
                       
                      「我六月十三日清晨出發,走到新店,寫了一封信給上人。幾天露宿山區 
                      ,沒有換洗。二十傍晚到達後,住在稻香村飯店,洗個澡,睡個覺。」 
                       
                      次日清晨三點多,他拿手電筒,從稻香村走過來。因為不諳路徑,走過了 
                      頭,走到山腳下,問了人,才從精舍後面走進來。 
                       
                       
                       
                      長途跋涉,驚險萬狀 
                       
                       
                      當他決定要走到花蓮時,便先在榮總中正樓爬樓梯,從一樓爬到二十樓; 
                      也到陽明醫學院操場鍛鍊體能。計算一小時可以走四點八公里,一天走八 
                      小時,全程大約三百公里,估計八天可以到達。它買了地圖、野外求生和 
                      急救指南,了解必要的裝備,並簡單的購置些藥品、乾糧,一星期後就出 
                      發了。 
                       
                      出發前,他到附近的家庭理髮廳把頭髮理光。「理髮師以為我在開玩笑, 
                      不肯動手。又問我為什麼?我說回來再告訴妳。」 
                       
                      他以桃園家中當起點,經過鶯歌、三峽,走到新店時,因天色還早,繼續 
                      往前走。結果走到荒郊野外,所以又折回去,在新店投宿。 
                       
                      第二天,走到坪林,路上大卡車呼嘯而過又下著雨,走在蜿蜒的山坡上, 
                      非常耗體力。途中杳無人煙,他啃乾糧、喝水,度過一餐。為了趕到村莊 
                      住宿,他走到晚上九點多才休息。 
                       
                      他到坪林添購兩支手電筒,夜行時,一支向前照,一支向後照,以防車子 
                      撞上他;雨衣、斗笠也貼上螢光貼紙。不過一路走來,不管購物或投宿, 
                      小朋友對他的斗笠最好奇,所以貼紙差不多都被拔光了。 
                       
                      他先前在榮總佛堂請了幾卷結緣的錄音帶,一步一佛號,虔誠的祈求母親 
                      平安無事。帶著朝聖的心,一天趕路八九小時,衣服都是濕的,沒有幾天 
                      ,聽壞了錄音機和錄音帶,照相機也故障了。 
                       
                      一路上,遇到很多善心人士,很多人得知他苦行的目的,都大為感動,有 
                      的要載他,有的提供他食物、飲料;旅社老闆也打折優待。 
                       
                      他說:「我沒有宗教信仰,不知道什麼是朝山;比起朝山,我用走的,實 
                      在太微不足道了。」 
                       
                      一路行來,看著地圖,問路人,小心翼翼的計算里程,斟酌體力,深怕趕 
                      不到村莊可以住宿、補給飲水。 
                       
                      一路上,時時會碰到蛇。白天,牠們出來曬太陽,有的被車子輾死,有的 
                      捲成一團,有的在爬動。有龜殼花、有雨傘節,他都小心恭敬的繞開。「 
                      八天下來,至少遇到三百條蛇以上。」 
                       
                      除了蛇,還遇到什麼最驚險、最難過的事? 
                       
                      他說:「走到蘇花公路,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斷崖,時有卡車經過,所以 
                      走的時候要緊貼山壁,驚險萬狀。」 
                       
                       
                       
                      想到母親,再苦也要走下去 
                       
                       
                      有幾次,遇到落石,路上堆疊了大小石塊,還零落落的往下掉。他一邊念 
                      佛,一邊快速通過。 
                       
                      十八日晚上,沒有旅社,他借住在武塔山裡的學校教室。十九日到達和平 
                      ,連學校也沒有,只好向「土地公公」打商量,在小廟棲身一宿。他沒帶 
                      睡袋,幸好天氣熱,不蓋被也無妨,只是蚊子多,又要提防蛇來「同眠」 
                      ,可說是提心又吊膽。 
                       
                      再大的困難都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他腳抽筋、起水泡、流血;大腿痛、小 
                      腿痛、腳掌痛。有人開車經過,停下來要載他,都被他婉拒絕了。再苦再 
                      累,也要走下去。 
                       
                      「我想到媽媽在加護病房,她更苦,我這些苦算什麼?」心繫生死存亡關 
                      頭的母親,仰望大慈大悲的上人在路的前方,他忘我地向前走。他說:「 
                      一方面,上人也給我很大的力量。」 
                       
                      七年前,他們全家到貧東叔叔家,叔叔向他們介紹慈濟,全家都歡喜加入 
                      。從文宣上他了解四大志業和慈濟精神,更深深敬佩上人的決心和毅力。 
                      他說:「只要下定決心,再大的困難也不怕。」 
                       
                      雖以前沒見過上人,但他一再說:「上人給我力量。」 
                       
                      「比起慈濟三十年漫長的歲月,上人遭遇的困難,我這八天的腳程,算得 
                      了什麼?」他說:「只要有一顆心──一顆善心,什麼事都可以辦到。」 
                       
                       
                       
                      急切地來,坦然而去 
                       
                       
                      藥師法會結束,用過午餐,他到飯店把背包拿出來。桃園的慈誠隊知道這 
                      個「三百里苦行」孝子的故事,紛紛到路口迎接他。 
                       
                      他全副裝備出現在山路口,斗笠上貼著觀世音菩薩像和「佛」字:背上有 
                      背包、雨衣;腰上有茶壺、照相機、錄音機、腰包,像個登山者,也像個 
                      苦行僧。 
                       
                      來的時候,心情非常矛盾,也非常急切;經上人一番開示後,他明白一切 
                      不強求。有生必有死,怎樣來得尊嚴、去得尊嚴,才是最重要的。 
                       
                      「我必須趕快回去了。」他說:「感恩上人,感恩師兄師姊。」 
                       
                      大家說:「像你這樣孝順的人,已經找不到了,簡直是『今之古人』。」 
                       
                      他說:「這沒什麼,因為媽媽只有一個啊!」對慈濟大家庭,他表示會再 
                      來。「下次要帶弟妹來。」 
                       
                      看著泛紅的膚色,摸摸光潔的頭,他笑著說:「我回去,大家一定會嚇一 
                      跳。」手腕上戴著上人贈送的念珠,他也將上人的祝福帶回去。 
                       
                      緣於一顆純孝與虔誠的心,他圓了母親的夢,也完成自己三百里孝行的心 
                      願。 
                       
                       
                       
                      
                       
                      七月五日下午,上人驅車到榮總探望黃太太。在病房門口,孝子黃世廷和 
                      妹妹馨儀雙雙跪下頂禮。 
                       
                      黃老太太自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後,一直帶著氧氣罩,時而清醒,時而 
                      意識模糊。 
                       
                      上人走進去,世廷兄妹含淚對母親說:「媽!您心心念念的慈濟證嚴法師 
                      來看您了!」 
                       
                      上人也慈藹地說:「妳好有福氣!兒女都這麼孝順。」 
                       
                      「我知道妳一直想到花蓮來看我,現在我來看妳了,妳安心吧!」「要有 
                      信心,趕快好起來,祝福妳!」 
                       
                      黃老太太睜著眼睛,緊抓著上人的手,似要說什麼,卻是有口難言。 
                       
                      上人為她帶上佛珠,叮嚀她安心念佛,依靠佛菩薩的光明。 
                       
                      黃家兄妹淚流滿面,再三感恩上人來探望。 
                       
                      逗留了幾分鐘,上人離去時,世廷和妹妹頂禮送駕,並呈上善款。 
                       
                      「上人,媽媽一向敬愛您,」世廷說:「我可以代媽媽求皈依嗎?」 
                       
                      上人慈允。世廷代母向上人頂禮,完成簡單的皈依儀式;也完成身為子女 
                      的最大孝道──親得離塵垢。 
                       
                      百善孝為先,在人倫道德逐漸淪喪的今天,孝道也日益淡薄。而他,不畏 
                      艱難,苦行多日,以虔誠的心朝見上人;復又為母植福,請求皈依……。 
                       
                      壯哉!黃世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