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片慈光照蘭陽 
                      慈濟人關懷心得 | 
                   
                  
                     | 
                   
                  
                    | ◎謝莉娟 | 
                   
                  
                     | 
                   
                  
                    《監獄關懷──宜蘭監獄》之4 
                       
                       
                      走上犯罪、判刑、入獄這條不歸路後,是否有其他路可以讓受刑人有機會 
                      回頭呢?對不慎誤入歧途的人來說,難道就要被畫上一個可能一輩子都難 
                      以抹滅的記號嗎? 
                       
                      在每一座監獄中,總有一群循循善誘的宗教教誨者,帶領著迷途的黑羊, 
                      走回社會,走上他正常的人生旅程。宜蘭慈濟人如何面對這些可能已被父 
                      母、社會,甚至自我放棄的受刑人,儘量引導他們,不要再往黑暗的角落 
                      沈淪? 
                       
                       
                       
                      開發內心的慈悲世界 
                       
                       
                      對宜蘭慈濟人來說,至宜蘭監獄關懷,除宣揚慈濟精神、慈濟美善事跡, 
                      以激起受刑人內心深處的悲腸柔懷外;更重要的,是以誠懇的態度,體察 
                      每個受刑人犯罪的心路歷程,從關懷「人」為出發點,觸及每個人的心靈 
                      世界。 
                       
                      甚至在面對一些犯錯後,就認為自己須背負罪惡烙印,且被祝福之聲排拒 
                      的受刑人,師兄姊除予以鼓勵外,亦需給予「當頭棒喝」。 
                       
                      但,不論方法如何,他們都得審察、細心體受刑人的心靈,給予適時、合 
                      宜的輔導。 
                       
                      誠如幾位常至監獄關懷的美惠、淑玲、適嘉、寶妙師姊……等人所說:「 
                      透過長期的關懷,以母性的慈悲給予受刑人無限的愛;並以人文關懷的方 
                      式,和實際的現身說法接觸受刑人的心靈,進而啟發他們深層的慈悲心, 
                      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的路,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做,並期望達成的 
                      目標。」所以,「在輔導題材上,我們鼓勵受刑人重新肯定自我,發心努 
                      力學習,好好利用自身的優點來利益眾生;同時,亦勉勵受刑同學利用時 
                      間潛心宗教,以轉化積習。」 
                       
                       
                       
                      從培養善心善中改變習氣 
                       
                       
                      許克明師兄表示,煙毒犯的回籠率極高,那是戒毒的功夫沒有從「心」做 
                      起,只要有勇氣、決心和毅力戒除心毒,那麼想戒除外在的毒癮並不難。 
                      「從看重自己、從微小的善心善行中,也能改變心性、變化氣質,進而漸 
                      漸為社會大眾所了解、接受。」 
                       
                      而認為至監獄關懷是沈浸在愛與感恩當中,彼此成就的潘敏男兒師兄則說 
                      ,將慈濟事,甚至少年觀護所中孩子們的心聲帶給受刑人,的確開啟許多 
                      人的心;而真誠摯情的關懷,則讓一些原本排他性極強的受刑者,一轉冷 
                      漠、輕率的態度而流下感動的淚水。長期下來,同學們有稜有角的臉龐變 
                      得柔和多了;而其看護、指導的長官亦有所改善,如戒毒志工組的主管蔡 
                      敦慶先生就戒了菸、理了個慈誠頭、守十戒,並成為培訓慈誠隊員。 
                       
                       
                       
                      是輔導者,也是被成長者 
                       
                       
                      這分得來不易的成果,確實也讓師兄姊花了不少血汗和心思。 
                       
                      在每週活動前,師兄姊總是先擬妥活動計劃,透過兩週一次的「培訓課程 
                      」,凝聚關懷共識、培育講演人才、修訂講演內容……每個人的用心如出 
                      一轍。如手語已具「專業水準」的美惠師姊,其師兄就說,「他無時無刻 
                      不在練習手語,比人家要考大學還認真。」以往一上台就「顫抖」、「口 
                      吃」的師兄姊們,慢慢地也敢上台,漸具大將之風。 
                       
                      一年多來,師兄姊時時勉勵受刑人,將監獄視為修行的道場。潘敏男師兄 
                      表示,這一年多來的關懷,只是幫助受刑人打開心門的第一步,未來還要 
                      朝向小組團輔方向努力,更加落實關懷受刑人的工作──讓受刑人淨化的 
                      心,成就監獄內的有情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