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公臉,菩薩心 
                      獄政人員素描 | 
                   
                  
                     | 
                   
                  
                    | ◎謝莉娟 | 
                   
                  
                     | 
                   
                  
                    《監獄關懷》•之3 
                       
                       
                      有貪瞋愚癡的眾生,就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地藏王菩薩;有不 
                      知天高地厚的冥頑後生,就有點化引渡、當頭棒喝的活菩薩。 
                       
                      在聆聽「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傳祂的《地藏經》時,也聽 
                      聽關公臉、菩薩心的執法人員,說說他們的《典獄經》…… 
                       
                       
                       
                      ◆陳福氣秘書 
                       
                       
                      車行在宜蘭三星鄉路上,滿眼盡是蓊鬱的青山,和一望無垠的翠緣稻田。 
                      微風吹拂,臨風波動的稻浪,柔柔地環抱幾棟純白建築物,若不是「宜蘭 
                      監獄」的橫匾矗立眼前,還直教人誤以為走進花木扶疏的「白宮後院」。 
                       
                      身著輕裝便服的陳福氣祕書笑臉盈盈地向我們走來。這位在部屬、受刑人 
                      心中彷若「活菩薩」的長者,眉宇間流露一股泰然自若的神情,叫人一下 
                      子忘了面對的是位一絲不苟的執法人員。 
                       
                       
                       
                      用宗教滋潤缺愛的心靈 
                       
                       
                      從事獄政工作的他,習慣放棄休假,因為他知道每逢節日,同學們的心緒 
                      總是比較浮動,所以特別舉辦各種活動,安住他們躍動的心。 
                       
                      在他眼中,受刑人不過是得了「缺愛症」,他總是不覺得是在「管理人犯 
                      」,而是把這群患了缺愛症的「同學」,視為至親,給予關懷與愛。 
                       
                      陳祕書認為,這些同學由於「缺愛」,所以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或工作、 
                      情感上的挫敗,使他們產生一種「非他」的觀念──認為社會對不起他、 
                      虧待他,凡事都是別人的錯……而造成心理不安、恐懼,因此尋求外在慰 
                      藉,「安非他命」因而成為煙毒受刑人「非他」觀念的安定劑。 
                       
                      陳祕書期盼運用宗教的「大愛」精神來治療他們的心,來滋潤他們的靈, 
                      為他們建立一個「利他」的生命觀,「唯有『利他』,才能得到生命中真 
                      正的快樂,解開人生的困惑。」 
                       
                      民國七十四年任職於台北少年觀護所,陳祕書有機緣聽聞證嚴上人的開示 
                      ,深受慈濟精神感動,所以十年來不論少觀所、看守所或其他監獄任職, 
                      陳祕書都積極尋求當地慈濟人加入輔導教化的行列,期望受刑同學在慈濟 
                      美善法音薰陶下,起歡喜心,進一步起而效法,發揮人身良能。 
                       
                      而任職宜蘭監獄後,陳祕書即禮請法師、榮譽教誨師、設佛堂,邀慈濟人 
                      前來長期輔導,以協助同學找回面對未來的信心。 
                       
                      「兩千多名受刑同學在與慈濟人長期相處後,不但對『普天三無』、『大 
                      愛』、『用心』等慈濟歌曲朗朗上口,還發心投入資源回收工作,除了淨 
                      化己心,亦淨化獄所環境,可見慈濟精神已深入同學們的心。」說到這裡 
                      ,陳祕書笑瞇了眼。 
                       
                       
                       
                      宜蘭號「慈濟列車長」 
                       
                       
                      在宜蘭監獄十五個工廠,二千多名受刑同學中,陳祕書最費心規畫的就是 
                      今年初甫成立的戒毒班。「戒毒班成立的原意在建立起如慈濟志工般的團 
                      體,讓吸食煙毒者經由團體輔導,建立起自信、自重、自治、自動的精神 
                      ;在建立正確價值觀後,以清新的志工姿態,鼓勵其他煙毒犯戒毒,以根 
                      本解決吸食毒品的原因。」而課程開辦至今,約有六分之五的同學成功戒 
                      菸,狀況相當不錯。 
                       
                      身為慈濟培訓委員的陳祕書,為體貼受刑人家屬能在愉快、輕鬆的心情下 
                      來探視服刑的親人,在「慈濟列車」的靈感激發下,依回收的邀請回條, 
                      統計人數後,便為家屬們代訂火車票,專程陪同他們往返於台北、宜蘭之 
                      間,還於列車上藉心得心分享或話家常,多方了解受刑人及其家屬的狀況 
                      ,並適時多以輔導、寬慰,儼然是宜蘭號的「慈濟列車長」。 
                       
                      「他們就是我的子女、朋友、學生。」陳祕書在期勉受刑同學的同時,每 
                      每不忘呼籲社會大眾關懷受刑人,給予他們回饋社會和發揮所長的機會。 
                      「堅定他們向上的信心,增加他們向上的勇氣,才能減少再次回『籠』的 
                      機會。」陳祕書語重心長地說。 
                       
                      對於教化工作的迫切性,陳祕書不疾不徐的態度與對人性的肯定,不禁省 
                      思社會大眾對受刑人,「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低投資、高要求 
                      的冀望,非但不能見到受刑人改善,反倒蹂躪他們的成長、自省的機會, 
                      亦不尊重每個受刑人之間的差異性,及其基本人權。 
                       
                      對待受刑人,畢竟還是需要一分特別的愛心、耐心、寬容與時間,才能徹 
                      底治療其弱點,也才能看見受刑人同學的成長。 
                       
                       
                      (註:陳祕書已於八月底調往台北監獄桃園精神病監擔任監長。) 
                       
                       
                       
                       
                      ◆蔡敦慶主管 
                       
                       
                      乍見蔡敦慶主管,神采奕奕充滿一股年輕的熱情和活力,他說話節奏明快 
                      ,語調抑揚頓挫分明,是一位個性豪爽、自信、做事俐落的長官。在我們 
                      的邀請下,他暢談管理宜蘭監獄戒毒志工組的二三事。 
                       
                       
                       
                      以誠、以愛、以熱帶領戒毒班 
                       
                       
                      宜蘭監獄是台灣地區六所煙毒專用監之一,談及宜蘭監獄獨樹一格的戒毒 
                      班,蔡主管謙和地說,由於前典獄長陳宗禮的開明作風及陳福氣祕書的用 
                      心規畫,得以讓「宗教教誨」成為宜蘭監獄協助煙毒犯戒毒、戒煙的獨特 
                      風格。然而,單就宗教教誨欲達全面戒菸、戒毒的目標,還有一大段路要 
                      走,因此先在今年元月至七月,辦理第一期「戒毒班」的宗教薰陶與電腦 
                      技能養成課程。六十名學員皆是來自各工廠,志願接受密集訓練者。 
                       
                      「戒毒班」除從個別及集體心理輔導協助犯者戒煙毒、做復健外,並透過 
                      佛教、基督教等宗教輔導方式培養同學獨立、完整、成熟的人格。 
                       
                      蔡主管表示,戒毒班的課程目標共分為三階,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第 
                      一階段──新生訓練,著重體能訓練與生活習慣養成教育,調整同學的體 
                      質、戒除抽菸等不良習氣。第二階段──治療階段,著重心理建設與宗教 
                      教誨,以除去「心毒」。第三階段──成果驗收,針對課程安排、管理方 
                      式及實施成效等評估,做為加強或改進之依據。 
                       
                      「充實、豐富的課程內容,同學幾乎無多餘的心思去煩惱或胡思亂想,有 
                      安定心靈、平撫波動情緒與強健體魄的效果。」蔡主管表示。 
                       
                      戒毒班開課初期,部分學員抱持「來玩玩看」的輕率心態、以上課來消磨 
                      時間,因此蔡主管除嚴格要求生活規律外,亦運用「迂迴式的關懷」,私 
                      下進行個案輔導,讓同學們感受他的誠(真誠)、愛(關愛)與熱(熱忱 
                      )。 
                       
                      抱持「每個個案都須花時間去溝通,也需要每個人關懷」的信念,蔡主管 
                      認為:「這麼做是想減輕輔導老師的負擔。」在帶領這三十名生活背景、 
                      教育程度、性格差異的志工組同學、蔡主管強調「凡事以身作則」。「師 
                      父說,淨化人心,從個人以至家庭,再推及社會。這三十位同學就是我的 
                      家人。」 
                       
                      「而在『齊家』之前,先要做好『修身』的功夫,所以在要求同學前,就 
                      要修持好自己。在這裡,我也常做在修行。」 
                       
                      蔡主管因帶領同學一起研習佛法、接觸慈濟,所以與慈濟人熟稔,在潘敏 
                      男師兄的鼓勵下,如今不但守慈濟十戒,戒了十多年的菸、酒習慣,並成 
                      為培訓慈誠隊員;另外還剪了「慈誠小平頭」,雖然太太仍嫌剪得太短、 
                      太難看,但蔡主管還是滿心歡喜地摸著他的小平頭說:「當個慈濟人,真 
                      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