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脫軌的情緣路上轉彎 | 
                   
                  
                     | 
                   
                  
                    | ◎黃秀花 | 
                   
                  
                     | 
                   
                  
                    郭裕宏師兄,是北區慈誠隊第九中隊第二小隊副隊長,與太太林玉雲師姊 
                      ,均已皈依上人座下,師兄法號為「惟祥」,師姊法號「慮哲」,夫婦倆 
                      均為慈濟榮譽董事;且雙雙出任委員。郭師兄自八十一年底正式受證,成 
                      為慈誠隊的一員後,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已簽下骨髓、器官捐贈同意書 
                      ,如今更在靜暘師姊的鼓勵下,加入現身說法行列,和眾人分享自己的心 
                      路歷程。幾場共修茶會上,經常聽到他的演講,郭師兄將「慈濟十戒」拿 
                      來檢視自己過往的外遇行為,闡述得十分精闢、獨到。 
                       
                       
                       
                      我從小就是別人眼中的乖寶寶、由於個性較內歛,有事情習慣深藏在內心 
                      ,很少向另一半啟齒,我的童年往事太太都是經由母親的口中得知。 
                       
                      就因為有如此個性,一旦碰到一個可以互吐心聲的對象時,感情的走私, 
                      就在自己無法掌控之下,不知不覺地發生了。 
                       
                       
                       
                      現代幸福家庭 
                       
                       
                      與太太的相識,緣於她是我高中同學的妹妹,我們之間也歷經了追求、談 
                      戀愛、寫情書的過程,民國六十四年在感情成熟下結為連理。 
                       
                      由於我從就很節儉,有儲蓄的習慣,因此婚後生活無虞,夫妻感情融洽; 
                      並育有兩個乖巧又聰慧的女兒,再加上夫妻之間有共同的嗜好──喜歡看 
                      書、聽音樂,可說是擁有一個令人稱羨的美滿家庭。 
                       
                      婚後不久,我回到父親的醫療儀器公司工作,和其他四個兄弟一起共事。 
                      後來公司擴大業務成立新部門,急需人手,太太遂辭去原有的工作,也到 
                      公司新部門上班,負責掌管財工作。 
                       
                      民國七十五年為了擴展公司的業務,我們夫妻倆往台中創業,成立了台中 
                      分公司。在我們用心經營下,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且在當地購置房屋產。 
                      後來,因大姊罹患鼻咽癌,深覺年邁的父母親更須親人陪伴在側,於是全 
                      家再搬回台北。 
                       
                       
                       
                      成為外遇男主角 
                       
                       
                      也許是一切都太順利的緣故,生活上似乎少了分新鮮感,一向忠厚老實的 
                      我,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外遇的男主角。 
                       
                      由於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位小姐,因為接觸的機會頻繁,竟談出感情來 
                      。大概因自己的罪惡感作崇,太太也逐漸地察覺到,一向安分守己的丈夫 
                      出現了異樣;但在面對太太的查問時,我是一概否認。 
                       
                      直到有一天,孩子上床睡覺後,太太突然說有事要和我談談。太太劈頭第 
                      一句話就說:「上人說過『要愛他所愛的人』,我覺得應該成全你,我決 
                      定離開你。我身體不好,兩個孩子就歸你吧!」 
                       
                      我剎時感到很訝異,心想;只是個開端,太太的反應未免太過激烈了吧! 
                      當下問她:「那妳打算怎麼辦?」 
                       
                      「我想跟著師父專心去作慈濟,或者因緣成熟,出家也說不定。」她並祝 
                      福我能心想事成、事事順利。 
                       
                      我一聽,心中有了些許悔意,想到孩子還小,怎可因為我的私心,而毀了 
                      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於是我立刻跟她懺悔,請求太太原諒,並保證以後 
                      決不再犯。 
                       
                      時間可以沖淡,經過一段時間久不聯絡後,那段感情也漸漸地淡下來了。 
                       
                       
                       
                      心存善念啟悲心 
                       
                       
                      與慈濟的因緣是這樣的。 
                       
                      我們夫妻倆理念相同──常心存善念。記得結婚不久,有一次到土城承天 
                      禪寺,遇到一位從花蓮來的老榮民,他將所有的退休金,悉數挹注於種植 
                      西瓜上,不料那一年慘遭颱風肆虐,溪畔的瓜田遭大水沖失,導致血本無 
                      歸;他帶著僅餘的家當北上投靠友人,怎知到了台北卻聯絡不上,輾轉來 
                      到了禪寺。我們見他孑然一身,知道他的遭遇後,便把身上將近一個月的 
                      薪資全部給了他。 
                       
                      七十三年,上人為籌措建院基金在台北舉辦義賣會,從親戚處得知這項訊 
                      息後,因深感慈濟理念與我們相同,故前往共襄盛舉;此後,每個月均固 
                      定捐助善款,成為慈濟會員,這是我們接觸慈濟的第一步。 
                       
                      七十七年認識了林昭昭師姊,在她的引領下,更了解慈濟所從事的慈善工 
                      作。七十八年三月去了一趟花蓮參訪靜思精舍,面見景仰已久的證嚴上人 
                      ;回來之後,便以父親的名義捐出三十萬元,太太亦跟隨昭昭師姊擔任慈 
                      濟見習委員。 
                       
                      此時慈誠隊甫成立不久,太太問我願不願意參加慈誠隊? 
                       
                      其實加入慈誠隊的事林昭昭師姊曾提起,只是當初我以事業繁忙、無時間 
                      參與為由而未加入。這一次太太只是舊事重提罷了!但是經歷過這次出軌 
                      情緣事件後,深覺自己犯下了大錯,又見太太已把報名表拿回來了,內心 
                      的愧疚促使我聽從她的建議,加入慈誠隊。此刻太太才像是吃了顆定心丸 
                      似地,心裡踏實多了。 
                       
                      以往總認為慈誠隊只是做善事,加入之後才知道還要「守十戒」,我心想 
                      :「太太真聰明,把上人制給慈誠隊的戒律當做孫悟空的頭箍一樣,將它 
                      緊緊地套在我頭上,縱然我有七十二變,也難再變卦。」 
                       
                      雖然慈誠戒律十分嚴格,我自信還可以做得到;不過,要是把「十戒」拿 
                      來檢視自己「外遇」的那段行為,所有的罪過就無法遁形,一一地顯露出 
                      來。 
                       
                       
                       
                      以慈濟十戒檢視外遇行為 
                       
                       
                      第一:不殺生。我曾傷了太太的心,她身體的細胞不知為此死掉多少?如 
                      果當時她一時想不開而輕生,那我更是罪大惡極了。 
                       
                      第二:不偷盜。我把原本應全心愛太太的心,偷了些去愛別的女人;又把 
                      本來應陪太太和女兒們的時間,偷去和別的女人約會。 
                       
                      第三:不邪淫。一般是指和太太以外的人發生某種關係,我雖未曾踰越應 
                      守的分際,不過佛家講「身、口、意」三業,儘管身體未觸犯禁忌,但是 
                      意識上已經犯了。 
                       
                      第四:不妄語。以前為了約會,常常說謊、編理由騙太太。有人講,說一 
                      句謊言,往往還要編十句謊話來圓這個謊,因此妄語就愈講愈多。 
                       
                      第五:不飲酒。常言道:「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翁之意只緣於一個「 
                      心」字,如此,醉在女人的溫柔夢中,與醉酒又有何不同呢? 
                       
                      第六:不抽菸、不吸毒、不嚼檳榔。這些行為都是會讓人上癮而難以戒除 
                      ,外遇的念頭也會讓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沉迷下去,而不可自拔。 
                       
                      第七:不賭博、不投機。有人比喻「婚姻像賭博」,有的人贏,也有的人 
                      輸;可是外遇這樣的賭局,不是兩個人一起贏,就是兩個人一起輸。我竟 
                      然把自己的婚姻拿來下注,所幸尚未分出勝負,就已經抽腳了。至於在不 
                      投機股票方面,其實投機的心理和賭博一樣都是起於「貪念」,我是個有 
                      家室的人,卻又想要擁有外緣,可謂犯下了「投機」的貪念。 
                       
                      第八:孝順父母、調和聲色。我父母一向對外遇很排斥,如果他們知道這 
                      種事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時,一定會羞愧得無顏見人,遑論還要面對親友 
                      異樣的眼光;而我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使父母蒙羞。而短暫的婚外情,一 
                      度使我對來自太太的關心,曲解為嘮叼、厭煩之意,自然不會給太太好臉 
                      色看。 
                       
                      第九:遵守交通。婚姻生活像都市的交通,難免有擁塞或路況不良的情形 
                      發生,此時就需要用更大的耐心和包容心來度過婚姻的「黑暗期」。是以 
                      在婚姻道上,夫妻本該同行,相互扶持、相互關懷共同走完;而我卻想走 
                      相反的路,以致違反了婚姻道的交通規則。 
                       
                      第十:不參與政治活動。政治活動因黨派相爭,各為本身利益所求而不擇 
                      手段,常造成國家、社會的不安定。外遇的發生,就如同兩黨相爭,家庭 
                      豈能安寧。 
                       
                      由此可見,以慈濟十戒檢視外遇行為,我是戒戒皆犯啊! 
                       
                       
                       
                      當眾發露懺悔 
                       
                       
                      今年四月四日,在台北分會講經堂,我當著上人的面前,向全體委員懺悔 
                      己過,上人開示:「對啊!慈濟十戒本是一體,一犯戒,則是十戒都犯, 
                      所以起心動念都得三思,不可不慎啊!」 
                       
                      記得在外遇事件事過境遷後,太太曾對我說:「你這種情形是『中年的危 
                      機』。」她進一步分析:中年男子,有妻子、孩子、房子、車子、銀子, 
                      可謂現代版的「五子登科」。此時有個圓滿家庭,事業上較穩定,年齡也 
                      到達了一個階段,時間也會多出來,在工作之餘,就會尋找心靈的慰藉, 
                      因此很容易發生婚外情。 
                       
                      我對太太如此有智慧的分析,以及將危機化為轉機的應變能力,感到十分 
                      佩服;也感謝太太能及時敲醒夢中人,讓我沒再繼續沉淪下去。現在,若 
                      有周遭朋友碰到相仿問題時,太太就會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授親身經驗,儼 
                      然是位「外遇諮詢專家」。 
                       
                       
                       
                      談慈濟情,說慈濟愛 
                       
                       
                      參加慈誠隊之後,我積極地參與訪貧、助念、賑災、義賣、捐髓等活動, 
                      太太也感覺到我的改變。有一次,我聽到她在電話中跟別人說:「我先生 
                      都會這樣耶!加入慈誠隊後,我師父把他教得好乖喔!」我聽了覺得很窩 
                      心。 
                       
                      聽人說:「學佛的人要把感情放淡,尤其是夫妻間的小愛。」但是太太對 
                      我作了很好的詮釋──她認為夫妻之間的情愛是理所當然的,不應該放開 
                      ,應該一同參加慈濟志業,化小愛為大愛;更應常常「談情說愛」:談「 
                      慈濟情」、說「慈濟愛」。 
                       
                      加入慈濟,使我們夫妻間的感情更為堅定,我們最喜歡慈濟的四神湯──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並廣為宣說分享。 
                       
                      今年初,我和太太在因緣成熟下,雙雙出任慈濟委員,積極投入四大志業 
                      、六大腳印的活動,兩個女兒也深受感染,發心將零用錢撥出部捐給慈濟 
                      。 
                       
                       
                       
                      以「正誠慈忍寬柔」為庭訓 
                       
                       
                      我始終抱持著「無所求」,自然「福」就來的想法;更以靜思語中的「正 
                      、誠、慈、忍、寬、柔」等六個字,做為全家人的庭訓──做事要秉持著 
                      「正、誠」的原則;待人要以「寬、柔」的態度;持家則應本著「慈、忍 
                      」的精神,要多用「心」。 
                       
                       
                       
                       
                      ◎林玉雲 
                       
                       
                      先生發生外遇的那段日子,的確讓我頗為痛心,若非親身經歷的人,實難 
                      體會箇中滋味。 
                       
                      對方與先生朝夕相處日久生情;雖然我與先生坦然面對此問題,先生也表 
                      明要挽回我們婚姻的意願,但是由於他們平日相處的時間長,深知情勢對 
                      自己不利,我難免會感到缺乏全感,心情因此跌落谷底。偶爾更因身體的 
                      不適影響到心情,而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所幸收聽慈濟世界廣播,上人的法語給予我重生的智慧和力量,使我有勇 
                      氣面對問題,度過那段低潮期。 
                       
                      反覆思索整個事件發生的緣由後,我開始反省自己平日與丈夫的互動,並 
                      調整心態,把原本躁動不安的心慢慢穩定下來,選擇以「愛」來解決困境 
                      ,把握夫妻相處的每一刻,更加溫柔、體貼入微地對待他。我的努力總算 
                      沒有白費,終於找回丈夫的心。 
                       
                      其實,先生一直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即使當外遇出現時,仍然很顧家。 
                      上人言:「要愛他所愛的人。」當初,我的身子虛弱,曾有過最壞的打算 
                      ,心想夫妻當中有一人過得好,總比兩人都不快樂好得多,而有成全他們 
                      的念頭。 
                       
                      值得欣慰的是,由於我的善解、包容,軟化了先生的心,他終於回頭了, 
                      並願意接受我的建議,加入慈誠隊。 
                       
                      感恩慈濟給予的無形幫助,讓我們夫妻倆得以共行菩薩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