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參加景美國小服務遇到的一個原住民女孩。 
                       
                      黃中帶紅的頭髮,讓我想起TOKYD D.這個風行台灣的日本流行樂 
                      團。她,一位國中畢業就在家裡照顧姊姊小孩的少女,全身上下就有這麼 
                      一個令人難忘的特徵。 
                       
                      十七、八歲的她,和她的眾多族人一樣,滿嘴紅棕色檳榔汁,把牙齒天然 
                      的色澤隱去;黝黑的皮膚加上豐滿得近乎肥胖的身子,顯出幾分婦人的味 
                      道。 
                       
                      當她出現在我的視線內(不如說是她的聲音先引起我注意)──一副「潑 
                      婦罵街」的姿態,扯直喉嚨大罵:「你給我過來,再不過來,我砍死你! 
                      」 
                       
                      夠兇狠的通牒了,但是她怒目斥責的小女孩雖然嘟起嘴顯出不悅的神情, 
                      卻不放棄與同伴正進行中的遊戲,於是,她的臉色更難看了。 
                       
                      我充著笑臉走去,她一臉狐疑。 
                       
                      「她是你什麼人啊!為什麼要她走呢?不是在這裡玩得好好的?」 
                       
                      「我表妹。」她的音量再度提高:「你給我過來!我要回去了!」小女孩 
                      依舊沒有走出場外。 
                       
                      「她玩得正起勁,就讓她多玩一會兒嘛!為什麼非要她回去不可呢?」她 
                      不答腔的時候,我在想:「也許,她在打量我是什麼東西吧!」為了緩和 
                      氣氛,我還是找話題跟她有一句沒一句地談著。 
                       
                      她是家中奶奶之下的第一個大人,連表妹都住在她家,也就是說很可能她 
                      家是一個奶奶帶很多孩子。又因為她和表妹的父親分屬不同族,她似乎受 
                      到大人的影響,偏偏就看不起表妹,罵表妹的時候總會把那一族人也罵進 
                      去。 
                       
                      最後,她終於說出將離開家鄉的事。 
                       
                      我察覺她聽說我來自她即將要去的城市,所表現出來的興奮;但緊接著我 
                      聯想到一切可能發生在她身上的壞事,「我在台北住了六年,才剛回來, 
                      你說下個月要上台北,有熟人介紹嗎?做什麼工作?住在那裡?」 
                       
                      果然,我聽到她訴說著對那個城市的無知與嚮往。 
                       
                      許多原住民少女為了在台北這個大都市裡生活下去,或為了賺錢供家用, 
                      將自己的身體廉價地拋售,每在報上見到這樣的消息批露,總無限惋惜, 
                      真怕她的命運也將如此。 
                       
                      「如果你去上班,穿這樣子出門就不太好,頭髮稍微整理一下,檳榔不要 
                      再吃了,看你的牙齒都變色了,你還這麼年輕耶!應該把自己弄得乾乾淨 
                      淨的,才會給人好印象。」 
                       
                      她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和拖鞋。我想,她一定同意我所講的話。沒想到, 
                      她竟開口說: 
                       
                      「我才不相信你們平地人那一套!」這句突來的「重話」使我太早發出的 
                      「會心一笑」霎時僵住。 
                       
                      為什麼她會有這種反應?那天,我一直想著這句話。 
                       
                      也許有些平地人實虧待或欺騙過他們,但是,今天說話的是一位年輕的原 
                      住民少女,難道這種現象至今仍不曾改變多少嗎? 
                       
                       
                       
                      
                       
                      ◎葉玲君 
                       
                       
                      「有人在家嗎?」水自水龍頭流出,嘩啦啦流了一地;電視上男女主角的 
                      對白,伴隨著收音機,播放著四○年代的日本歌曲……在吵雜聲音的交錯 
                      下,依舊趕不走屋內的孤寂。走進屋裡,只見胡老太太橫躺在冰涼的椅子 
                      上。 
                       
                      「胡老太太!我們是慈濟。」 
                       
                      「啊!」數聲呼喊後,終於有了回應。 
                       
                      「胡老太太,我們是慈濟,暑假來學校辦活動的慈濟。」 
                       
                      「喔!」 
                       
                      「您躺在椅子上睡,小心著涼。上回來時您曾提起,收集了一些鐵、鋁罐 
                      要我們回收,是不是?」 
                       
                      她了解我們的來意後,吃力地從椅子上站起,漫步到屋外廣場,拿出四袋 
                      用麻袋打包的鐵、鋁罐,交到我們的手上。在接手的同時,她疲憊的眼神 
                      中閃露出一絲滿足的喜悅。 
                       
                      這是今年暑假,在景美八週活動後的一個回響。 
                       
                       
                       
                      為景美換新裝 
                       
                       
                      景美是一個秀麗的村落,在政府有心規畫太魯閣國家公園時,景美亦為規 
                      畫中的一角,在村落唯一的道路兩旁,設置數個美觀大型的垃圾桶。但由 
                      於秀林鄉佔用地面積廣大,人員編制不足,村內空有垃圾桶擺設,卻不見 
                      垃圾車運送,日子一久,路邊美觀大型的垃圾桶搖身一變,成為有礙觀瞻 
                      的垃圾「場」。 
                       
                      在一般原住民社區,學校、教會往往是社區的重心,若能由學校或教會帶 
                      起當地居民做環保,定時定點實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垃圾桶將不再是 
                      垃圾場,社區的美也不再因垃圾處理不當,而成為大家的遺憾。 
                       
                      於是,慈濟在景美社區活動的第三週,曾發動當地村民、秀林鄉公所及花 
                      蓮慈濟委員們,一同在景美社區做環保,宣導資源回收概念。 
                       
                      在半天的宣導活動中,我們不僅給村民「資源回收再利用、垃圾變黃金」 
                      的觀念,並帶動景美五、六十位小朋友為景美大掃除、換新裝。 
                       
                       
                       
                      付出真誠、付出愛 
                       
                       
                      胡老太太就是響應我們資源回收的景美社區居民之一。 
                       
                      胡老太太一家二代同堂,但與一般大家庭不同的是,胡家除胡老太太外, 
                      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一家三口居住在偌大的房子裡,顯得格外冷靜 
                      。 
                       
                      胡老太太身體不好,患有糖尿病,是慈濟醫院的長期病患;胡先生前陣子 
                      因車禍不良於行,一家三口無穩定收入。 
                       
                      在政府開辦全民健保的同時,尚有些人因某些因素未加入健保行列;即使 
                      加入,又因醫療網不普及,地屬偏僻,一旦生病無法就近看診,因此延誤 
                      就醫者不在少數。至今原住民社區普遍存在醫療品質匱乏、教育水準低落 
                      及社會資源短缺等現象。願我們能以顆真誠的心、一段長情大愛,為他們 
                      尋覓一片與我們相同的生活空間。 
                       
                       
                       
                      
                       
                      ◎蔡淑貴 
                       
                       
                      慈濟景美社區活動在七月初熱熱鬧鬧地展開,而於八月底依依不捨地暫告 
                      一段落。近兩個月的相處,我們與社區的居民,特別是孩子們,由陌生到 
                      熟稔,由熟稔到熱絡,甚至親密,過程間深深感受到孩子們純真無邪的赤 
                      情。 
                       
                      他們雖然有些不良的習氣,例如衣著不整、好勇逞強、欠缺禮貌,偶爾還 
                      「出口成髒」,但,每到星期三活動當天,他們七點半前即抵達現場,會 
                      主動問候我們:「師姑(姊姊)早、師姑好」;接著幫忙灑水、掃地、拖 
                      地、擦桌椅、擦窗戶及佈置場地。當我將搓洗過的抹布、拖把遞給他們時 
                      ,他們會依序領取並帶著靦腆的微笑說:「謝謝師姑!」 
                       
                      一起工作時,他們自在而愉快地哼唱著閩南語調的:「感謝天、感謝地、 
                      感謝阿娘甲老父,感謝你、感謝伊、感謝您們所賜的一切……」我知道, 
                      我們所散播的感恩種子,已在他們純潔幼小的心田中萌芽、滋長。 
                       
                      旋律輕快的「苗山慈濟情」,透過他們那清亮稚嫩的童音唱出,直教人深 
                      信那是人間天籟。在我們演出寓教於樂的短劇──「孫悟空大戰牛魔王」 
                      後,「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成了孩子們的口頭禪。 
                       
                      我們在兩個月內能給予的很有限,付出的也不夠多,然而,可預見這微薄 
                      之力,即使沒能發生大成效,也已有些許潛移默化之功。 
                       
                      雖然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為了鼓勵他們參與及加強其正向行為,善巧方便 
                      地用獎品作為利誘;但是,我已體認──原住民同胞需要的是深切的了解 
                      與關懷,而不只是表面的同情與悲憫;我們唯有以更坦誠謙卑的態度,來 
                      從事原住民社區服務工作,才能提供他們實質而適切的助益。 
                       
                       
                       
                      多多卡 
                       
                       
                      為了解活動成效,景美社區服務特別設計了「多多卡」,讓小朋友在每次 
                      活動後寫下心得,期望小朋友參與每一次活動都能收穫「多」、感想「多 
                      」、心得也寫得「多」。 
                       
                      筆還拿不穩的景美國小一年級「小小朋友」羅政欽,用心地寫道: 
                       
                      「ㄒㄧㄢ草ㄇㄧˋ很好吃」 
                       
                      「哥哥、姊姊很好,會ㄆㄟˊ我玩」 
                       
                      「刷牙最好玩,洗澡要沖水」 
                       
                      「我今天很快樂」(政欽在這天用彩色筆畫了一支寶劍,看起來他真的「 
                      很快樂」)。 
                       
                      政欽的同班同學黃雯隆,在第三週的活動心得中,畫了一艘帆船,寫著: 
                       
                      「大姊姊、大哥哥,我ㄐㄧㄣ天ㄏㄣˇ高ㄒㄧㄥˋ。」 
                       
                      景美國小二年級的湯楚儀,首次活動後,在卡片上寫著零碎的句子: 
                       
                      「十ㄎㄨㄞˋ錢 火車 跳舞 唱歌 遊戲 玩 病人」 
                       
                      第二週,已經懂得完整的句法:「我喜歡玩ㄍㄨㄚ牛的遊戲,我今天ㄐㄧ 
                      ㄢˇ了很多垃圾。」:「下次看到路上有垃圾要:」楚儀寫:「﹙1﹚ㄐ 
                      ㄧㄢˇ起來﹙2﹚垃圾分類。」 
                       
                      有一天,楚儀還畫了三朵花,造型各不同,下面寫著:「送玲君姊姊最喜 
                      歡的花。」玲君姊姊則畫了一束綁有緞帶的花,並寫下感謝語:「謝謝你 
                      送我的花,好美,我也送你一束。」 
                       
                      同樣是景美國小,三年級的湯昭儀寫著: 
                       
                      「我最喜歡過五觀(編按:即過五關遊戲),過觀(關)就可以去吃東西 
                      。有冰淇淋好多東西。」 
                       
                      同班的廖慧珍小朋友寫: 
                       
                      「今天,有漂亮的大哥大姐陪我們玩遊戲,也有卡片。我還玩有獎徵答, 
                      還有黃哥哥教我們刷牙的方法。我喜歡有唱歌、跳舞的遊戲。」 
                       
                      「今天我們有吃粽子、喝紅荼……還教我們洗臉,還要每天洗澡。」 
                       
                      「今天我們有去撿垃圾,因為玲君姐姐說,要做環保才有新鮮的空氣,還 
                      會很乾淨……」 
                       
                      志傑則說: 
                       
                      「我今天弄壞了別人的拼圖,又發脾氣,師姑教我不要兇,要當乖孩子, 
                      我願意以後不再欺負同學。」 
                       
                      北埔國小五年級的楊佳韻說: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參加了在景美國小辦的活動。今天我參加了環保 
                      的活動,有垃圾分類,有回收保特瓶、。ㄌㄩˇ罐等很多東西,收穫到了 
                      很多。」 
                       
                      「今天我們做了送給爸爸的卡片,雖然做得不怎麼樣,希望爸爸會喜歡。 
                      」 
                       
                      康樂國小五年級的林俊璋說: 
                       
                      「我覺得今天的太陽太大了,獎品太爛了,下次的獎品可以好一點嗎?」 
                      玲君姐姐在評語中問他:「什麼獎品對你而言是好獎品呢?希望你下次可 
                      以得到你喜歡的東西。很多小朋友都沒有獎品呢!要感恩喲。」 
                       
                      俊璋在下次的活動裡,畫了一隻可愛的熊寶寶。 
                       
                      活動接近尾聲時,小朋友們都有些依依不捨: 
                       
                      景美國小三年級的朱慧娟在最後一週活動後,畫了一朵花,花裡面有一個 
                      可愛的臉孔,嘴裡吐出一顆愛心,寫著:「謝謝師姑!」 
                       
                      俊瑋說: 
                       
                      「我希望你們年年都可(以)舉行這樣的活動,(我)天天可以吃東西。 
                      我最喜歡的活動是拿氣(汽)球。我好想你們,希望你們以後還可以(再 
                      )來。」 
                       
                      「這天,是第八個禮拜。我最喜歡的活動是園遊會,因為我們可以吃很多 
                      東西,所以回家就不用吃飯……我希望慈濟人還會再來,我最喜歡慈濟人 
                      了。」這是慧珍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