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好事,是阮歡喜甘願 |
|
◎張舜燕 |
|
《台南地區環保菩薩》之二
【回收點:台南市長溪路三段】
人生八十正壯時
「全職」志工鄭文彬、林秀絨老菩薩
「做環保真好,可是身體也是照顧好喔!」慈誠師兄關懷地提醒兩位老菩
薩。
八十歲的鄭文彬及七十六歲的林秀絨這對老菩薩,家中四代同堂,內外孫
十四位,參與環保工作已經三、四個年頭。
許多志工把厚紙板拆開,再重新摺疊,老阿媽說著﹕「整整齊齊才能賣個
好價錢。」接著又說﹔「阿彌陀佛,紙拿給師父換磚塊,蓋醫院。」
阿公幾乎天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並準時到各工廠報到,將回收的厚紙板及
其他資源,裝在單手推車上,安步當車地運送回長溪路家門前的廣場。
老菩薩可稱是「全職」的環保志工,連平日外出訪客在路上看見鐵罐、紙
類,也都會順手把資源帶回家。
「阿公辛苦啊!」
「秣(不會)啦,可以運動筋骨啊!」
「今天晚上要記得來聯絡處給慈濟請喔!有禮品要送給阿公阿媽。」師兄
力邀老菩薩蒞臨當天舉行的「年終環保志工感恩聯誼晚會」。
「不用啦,做好事,是歡喜甘願耶!錢要拿去花蓮,哪是買禮物來送我呢
?」
「買禮物的錢,是師兄師姊樂捐出來的,要回饋一千多位辛苦的環保志工
。」師兄回答。
阿媽聊到剛剛做環保時,常常有人會耳語批評,也聽別人說過﹕「慈濟已
經這麼有錢了,連垃圾也要」。
老菩薩不僅「善解」,而且還說給他們「了解」。「我就講給他們知道─
─人家花蓮的師父是在做好事,錢全是拿來救人,所以我們都是義務幫忙
的。有的一聽就了解,還把他家附近可回收的資源整理整理,拿來這裡放
。」
因為有無數像阿公阿嬤的老菩薩能善知善解,才帶動了台南地區的「環保
風」,從七十九年的數十名,到現在一千三百名志工的愛心結合。
慈濟人對老菩薩們,就如同自己父母般敬重,正因為這些善知識的引導,
今年度台南地區的回收總金額,締造了超過一千一百萬的佳績。
「阿公阿嬤,下午開車來載恁(您們),請恁把做環保的秘訣,跟年輕的
說。」師兄說。
「做就對,秣曉(不會)講啦!」阿媽謙虛地說。
做就對了,去「做」就對了!
【回收點﹕台南市崇德四街七巷】
和小菩薩一起成長
徐碧珍老師與崇德國小小朋友
台南市崇德國小共有一百一十九班,師生人數達五千四百名,是台南地區
規模最大的學校。教學二十七年的徐碧珍師姊,八十一年七月加入慈濟教
師聯誼會,隔年四月開始參與環保行列,並和學校衛生組長共同推動學校
環保,著手進行資源回收。
每週六的第二節下課,是全校資源回收時間。
平時各班在教室先將鋁罐及紙類等資源分類,週六統一集合在學校南側門
、離校牆約二十公尺的崇德四街回收場,每月第三個星期日再由慈濟環保
師兄運走。
徐師姊將自己班上小朋友分成兩祖,每天利用十點十分至三十分的下課時
間,一組負責合作社及廚房的紙箱回收﹔另一組則巡視校園,撿拾各類垃
圾,真正落實教育的本意。當孩子們將資源回收的概念帶回家中,家長莫
不欣喜子女的行為改變。
徐師姊表示:「做資源回收兩年多來,除了能將垃圾變黃金之外,最大的
喜悅,應該是和班上的小菩薩們一起成長。」
徐師姊教導的是低年級的小朋友,小小年紀,對師公的話─—「甘願做,
歡喜受」及「舉手之勞是最有價值的事」,都能確實力行、真心體悟。做
環保時,那分用心及勤快,也最令師姊感動。
上人說過﹕「做,就對了!」因此身為老師的她,經常勉勵學生﹕「做環
保,除了用心,還是用心。」
就是因為「用心」,才有更多老師學生響應,一起加入環保志工的行列!
【回收點﹕台南市東門路一段】
三代一起做,真歡喜
王木先師姊全加總動員
王木先師姊家門口的走廊堆起像山丘般的紙類資源,好奇地問她﹔會不會
妨害居家的生活品質呢?
「剛開始是面子問題啦,怕別人說我是撿『壞銅舊鐵』的,有時覺得頭都
抬不起來。」
王師姊現在做環保,不僅心理建設得紮紮實實,還會幫其他環保志工打開
心結呢!
由於師姊以實際行動做環保,回收點旁的彌陀寺住持圓斌法師,從八十一
年冬季開始,提供寺內可回收的資源給慈濟,並請師姊定期運回。王師姊
笑著說﹕「有時稍稍遲幾天,寺裡會主動派人來找我,告訴我『倉庫滿了
』,就是要『垃圾換黃金』的時候啦!」
王木先師姊參加十二月十七日的「年終環保志工感恩聯誼晚會」時,上臺
與大家分享環保心得說﹕「最高興兒子、媳婦、孫子一家三代人,一起做
資源回收。」
【如上述的回收定點,台南地區總計超過一百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