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生死至交 | 
                   
                  
                     | 
                   
                  
                    | ◎慈玫 | 
                   
                  
                     | 
                   
                  
                    每當我看到報上又有人自殺的消息時,都覺得好可惜,怎不先捐出骨髓呢 
                      ?」擔住宣導骨髓捐贈重責的陳乃裕師兄,在向護專和醫學院學生述及「 
                      找尋骨髓」的艱辛時,忍不住發出這樣的喟歎。 
                       
                      他說,不但血癌患者要尋找配對成功的骨髓,如大海撈針般困難,即使找 
                      到了合適的捐髓者,對方是否願意,或能不能克服家人的反對阻撓,都是 
                      令人無法預料的未知數。 
                       
                       
                       
                      ◆生死攸關的等待 
                       
                       
                      生死攸關的等待,是世間最焦灼的等待。在所有骨髓移植的案例中,包括 
                      患者及其家人、工作人員,甚至於捐者及其家人,都陷入時間的長考中, 
                      充滿耐心與意志的考驗,與代最卑微生命作最莊嚴祈求–求殘弱的病體仍 
                      有望復甦,求十方大愛的挹注得以圓滿。 
                       
                      骨髓移植背後的曲折,例如志願捐髓者到最後關頭終於得到家人的支持, 
                      接下來越洋送髓的人員與時間配合,需緊迫且得宜;而受髓者在剛經過最 
                      徹底的化療,等待接受新骨髓的虛脫狀態中,誰也不知道他是否真能重生 
                      。 
                       
                       
                       
                      ◆生,是福分,是恩賜 
                       
                       
                      有一位患者曾找到一個希望,有人和他配對相符,但對方臨時拒絕捐出骨 
                      髓,他大受打擊,從此生存意志消沈,直到在慈濟又找到另一個希望,他 
                      不知自己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不幸的是–「希望」有可能再一次落空 
                      。當捐髓者的骨髓千真萬確地開始滴入他體內時,他激動莫名,止不住劇 
                      咳起來。 
                       
                      這是生命的一線生機,不是全盤的保證給與。這名患者最後很遺憾地仍然 
                      往生﹔我們只是盡力地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讓他看到關愛與希望。 
                       
                      也因為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體會生命是這樣的不易。再多的牽 
                      掛與眷戀,只徒然暴露了生命脆弱無常的底層﹔生不是理所當然,而是福 
                      分與恩賜。 
                       
                      不過,骨髓捐贈反映了諸多生命的大不易。慈濟志工走入大街小巷、機關 
                      學校,大力宣導此項善舉的必要,二十四個月的時間就發動十一萬餘人志 
                      願成為捐髓人,這是難見的世界紀錄。 
                       
                       
                       
                      ◆陌路成為生死至交 
                       
                       
                      最大的不易是世間陌路成為生死至交。捐者悲憐病者面臨死亡的威脅,而 
                      自己因為抽髓必須全身麻醉,多少亦萌生對死亡的恐懼,靠著對善念的信 
                      心和堅持,以及上人和無數慈濟志工的精神鼓舞,而成為超越生命幽冥的 
                      勇者﹔若無捐者的引領,受捐者也無機會度過生死的關卡。 
                       
                      一般人要成為生死至交,得經過多少的患難才見真情﹕骨髓捐贈是不計較 
                      有無感情牽繫的付出。因為這樣,益發凸顯生命的無價與無限。 
                       
                      即使生命有大限,那也是狹義的死亡,在種種關懷他人生命的菩薩行中, 
                      我們看到在生死相續的自然循環中,有一種人性的希望永不止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