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讓她有機會──為自己生命勾勒句點 |
|
◎林靜琪(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研究生)
邱艷芬(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所長) |
|
知道自己疾病的真象後,她開始閱讀各種相關書籍;各種難熬的治療痛苦
,也因為自己合理化的解釋,而能忍受。
在最後的日子裡,她有機會和周圍的人分享心聲、交換心情與商謀對策,
不至陷於孤獨無助的死亡恐懼中;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勾勒出一個屬於
自己的生命句點。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平平順順的活到老,享受兒孫堂前戲的歡樂;也不是每
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讓歲月的痕跡雕刻成臉上的皺紋。她,就是這種無
情人生的體驗者。
二十七歲罹患胃癌,診斷出來時,已轉移至肺部;腫瘤質塊大得無法完全
切除,當時醫師預估她的生命只剩下六個月。
認識她時,她正為自己七個多月來歷經手術及多次化學治療,跨越了「只
活六個月」的關卡而慶幸,抱著一絲希望要與病痛放手一搏。
然而,猖狂的癌細胞終究還是吞噬了她的生命,讓她帶著沒有看到稚幼兒
女長大的遺憾離去。
◆她有被告知事實的需要
每天醫師查房時,她總是詳詳細細把前一天的情況告訴醫師,對每一個症
狀都要問:「為什麼會這樣?」白皙臉頰上烙著的一雙圓圓大眼,目不轉
睛凝視著醫師,聆聽醫師對她解釋疑問。
儘管醫師多麼細心且認真地解答她每一個疑問,在她心理,仍堆積著無數
跳動的問號,腦海裡串流著「每一次問醫師,他們都不會告訴我實話」的
伏流。
問她:「醫護人員能再為妳做什麼呢?」她總不假思索地回答:「醫護人
員只要讓我不痛就好了。要做什麼之前,先告訴我,不要讓我不明不白的
吃藥和打針。」
她想清除內心「我為什麼會這樣」的疑問,她有被告知事實的需要。
每一次與她接觸,她總會問每一種檢查的目的與過程。
她會問:「如果要再從肚子打藥,我不要打了,那真是受罪啊!我可不可
以和醫師商量?」
她會擔心:「意見這麼多,醫師會不會說我不合作?」
她會求助:「我如果不敢問,妳可不可以幫我告訴醫師?」
話語中,她在表達的是她想參與治療計畫的慾望,她有掌握自己疾病治療
決定權的需要。
在鼓勵下,她終於鼓起勇氣將過去化學治療的痛苦經驗告訴了醫師,表達
自己的想法。在她、家人和醫師的協商下,決定只進行緩解痛苦症狀的醫
療措施。
◆說出未盡的憾事
疾病依循著病程的軌跡,一點一點地趨於惡化。隨著病程的進展,她的脊
椎神經已經受損,雙腿失去知覺,躺在床上無法動彈;排尿困難,插上了
導尿管。
當一切都和她的努力背道而馳時,她漸漸意會到藥石罔效的殘酷事實。她
開始思索該如何為幼小不懂事的稚齡兒女留下一些東西,讓他們知道媽媽
的樣子。
她告訴家人:「從小我沒有照顧她,她可能會不認織我,我可以錄音,等
他們長大,就可以聽到我的聲音。」
她看兒女的照片,也要求家人錄影下兒女的生活點滴讓她看。
當我問她;「妳未盡的事是什麼?」她輕描淡寫地說:「女兒會說話的時
候,我可能聽不到了。我多麼希望自己能照顧她……」
我知道她心中的憾事,指的是她無法完成做母親的角色,看到兒女長大。
她在家人親情關愛的懷抱中,與世長辭了;那「看到女兒會走路」的期待
,也化為一縷輕煙隨她而去。
◆為自己生命勾勒句點
畢竟,對每一個癌症末期病人來說,病名和病情都是屬於病人自己的事實
;然而,無庸置疑的,這些事實對病人而言,卻也都是讓人難以承受的。
病人實際惡化的病情,使他在周圍人給他的那些虛而不實的希望與謊言間
,陷入苦悶與不穩定的情緒變化,讓他對周遭產生不信任。
而隨著病症的惡化進展,病人終究還是會察覺出實情,對於周圍人不真實
、不切實的話,或許他可以解釋為善意的謊言,但畢竟封閉了讓他傾吐苦
楚的門路,剝奪了他和周圍的人分享心聲、交換心情與商謀對策的契機,
使他陷於孤獨無助的死亡恐懼之中。
她回憶初病診斷時,家人不敢告訴她確實診斷的情景。「他們祗是一直叫
我吃藥,而我什麼都不知道,怎麼會甘願吃?每一次吃完藥都脹氣。如果
他們告訴我實情,我會吃藥吃得心甘情願,命是我的啊!」
她瞪著大眼說:「很奇怪!當我知道事實後,才知道藥是甜的,吃下去半
個鐘頭,吐出一堆苦水──我想是藥清除癌細胞,吐出來的水。」
她知道了疾病的事實真象,開始閱讀名種相關書籍;名種難熬的治療痛苦
,也因為自己合理化的解釋,而能忍受。
在最後的日子裡,她有機會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勾勒出一個屬於自己的
生命句點。
【護理手札】
................................................................................................................................
沒有一個人可以取代別人生命,即使是家人也不例外。但是身為二十四小
時照顧病患的護理人員,卻可以陪伴病人一起去面對疾病,緩解她的不適
,作為病人與家人及醫師間溝通的媒介,讓病人成為治療計畫的參與者─
─讓他因為能「參與」,證明他是被尊重;「能做決定」,證明他仍是自
己生命的主宰。
每一個人都有必要知道和自己生命有關的訊息,雖然不是每一個癌症末期
病人,都能真實無遺的被告知病名與病情,但重要的是耐心聽他的話,讓
他有傾訴的對象﹔用心體會他的想法,讓他有被了解的感受﹔用他能接受
的語言,讓他明白自己的處境。而對於病程的進展與治療的反應,協助他
找到一個讓自己能接受的合理解釋──那種「知」的「掌握感」,對他來
說,將讓他更有勇氣面對每個狀況,度過一段有意義的生命尾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