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尊重生命的教育觀 
                      慈濟護專、醫學院落實人文精神 | 
                   
                  
                     | 
                   
                  
                    | ◎編輯部 | 
                   
                  
                     | 
                   
                  
                    《慈濟志業年度回顧》•教育篇 
                       
                       
                      「具有菩薩精神的護理人員就像『白衣大士』,能用心呵護、照顧病人; 
                      而『視病如親』的大醫王,最能直接減輕病人的痛苦,為人群提供生命的 
                      保障。」因此,對於教育志業,慈濟是無條件的「捨」,上人希望給護專 
                      、醫學院的孩子們最好的一切,讓學生們安心地接受教育,「唯一『有所 
                      求』的是──未來學生能展現最好的醫療品質,造福人群。」 
                       
                      邁入創校第七年的慈濟護專,八十四年度榮獲教育部評鑑為「第一等」專 
                      校,並朝向改制護理學院暨附設專科部為努力重點。而隨著首屆五專部同 
                      學的畢業,投入慈濟醫療志業的護理人員亦逐年增加;初時籌設護專、培 
                      育具「聞聲救苦」菩薩心地的優秀護理人才,以改善東部護士荒及護士流 
                      動率偏高的窘境,也因而漸顯成效。 
                       
                      慈濟醫學院創校至今一年多,護理、醫學研究所相繼成立,不僅力求硬體 
                      設備的完備,更強調人文的涵養,鼓勵學子在鄉土、藝術、文學中,陶冶 
                      自性。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八十四年度私立大學學雜費實收金額統計顯示,慈濟醫 
                      學院是全國學雜費最低廉的兩所私立醫學院之一,相較於他校相關科系, 
                      差距甚至達一萬元。 
                       
                      更令人感恩的是,在學生尚未上「大體解剖」課前,學校已廣獲捐贈大體 
                      ,目前捐出的有二十七人,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的則有四百人。可見捐贈 
                      者對慈濟醫學院具信心,期待奉獻己身,讓這所以「尊重生命」為創辦宗 
                      旨的學校,能造福人群。 
                       
                      來自外界的肯定,讓護專及醫學院一步步走向原本背負的使命──成為培 
                      育術德兼備醫護人員的搖籃……。 
                       
                       
                       
                      人文,是一種氣氛,一種環境;而慈濟的人文精神,在於「愛的啟發、愛 
                      的行動」,這點對於慈濟教育志業要培養「具良知良能的醫護人員」尤其 
                      重要,因此慈濟護專和醫學院的教育重點,即是建立學生尊重生命的人文 
                      精神。 
                       
                       
                       
                      ◆尊重生命──落實人文課程 
                       
                       
                      慈濟醫學院、護專共同必修的「慈濟人文課程」,除了介紹慈濟的緣起、 
                      發展及現況,並帶領學生實際參與訪貧、發放、原住民社區服務。 
                       
                      此外,護專設有花道教室、茶道教育、禪修室等,讓學生從插花、品茗及 
                      靜坐中,培養「護惜」、「與人對話」、「與自己對話」的人文氣息;而 
                      優美的手語教學不僅增加了一種人與人溝通的方式,也對聾啞病人提供更 
                      親切的服務。 
                       
                      醫學院創校宗旨開宗明義地指出:要服務東部的人民、提高東部的醫療水 
                      準,所以醫學院的一項重大使命,即是「鄉土回饋」。 
                       
                      而要做到本土化、東部化,首先要關心學校所在地的歷史、文化與人文, 
                      所以學校的必修課裡有台灣文化、東台文化,選修的有原住民文化、台灣 
                      歷史、台灣文學等。 
                       
                      為讓學生在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外,更多一分對人的深切關懷,「原住民 
                      社會與文化」、「兩性與社會」、「生命哲學」,以及客家語等多樣化課 
                      程,亦是提供選修的人文課程。 
                       
                       
                       
                      ◆無染大愛──慈誠懿德 
                       
                       
                      「一個人如果只有智識功能,沒有愛、人性和同情心,人格就有缺陷;一 
                      定要功能和良能平行、知識和智慧平行。」上人曾對醫學院學生說,來慈 
                      濟不只是學課本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學做人。 
                       
                      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制度,即是讓慈濟志工以推展慈濟志業的大慈悲、大 
                      智慧精神,協助學生開啟良知良能、培養豐沛的愛心。 
                       
                      隨著護專一起成立的「懿德母姊會」,六年來秉持著「用菩薩的智慧、父 
                      母的愛心」陪伴學生成長,護專現有兩百五十五位懿德母姊,以兩人到三 
                      人為一組,輔導八至十名學生,每月並輪班駐校兩天,以深入關照學生成 
                      長;每月一次與學生聚會,平日則以書信、電話與學生家長聯絡。 
                       
                      一向扮演多角色多功能的懿德母姊,於八十四學年度自組「分區照顧」制 
                      ,由各地的懿德母姊負責關懷寒暑假返鄉的學生們,並引導他們及家長參 
                      與濟貧教富活動,讓慈濟長情大愛也能延伸至學生家庭。 
                       
                      承襲護專設立「懿德母姊會」的立意,醫學院設有「慈誠懿德會」,每十 
                      位學生就有一位慈誠爸爸和兩位懿德媽媽負責關懷。他們扮演亦師亦友亦 
                      父母的角色,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人生經驗,讓離家在外求學的同學能感 
                      受到溫情,安心受教育、成長。 
                       
                       
                       
                      ◆服務第一──學生社團 
                       
                       
                      在大學生涯中佔有一席重要地位的「社團」,在慈濟護專、醫學院亦蓬勃 
                      發展,尤以服務性社團為最。 
                       
                      值得一提的是,護專和醫學院同學自組「志工隊」,利用假日跟著慈濟委 
                      員到慈院當志工及居家關懷,從服務中學習付出演成長,體會愛興被愛。 
                       
                       
                      *山服社投入社區衛教宣導 
                       
                      護專社團中,原住民服務社最具特色。清一色由原住民同學組成,以發揚 
                      山地傳統文化,服務山地社區為宗旨;「學習母語及傳統技藝」、「推廣 
                      原住民文化」、「服務部落」是原服社的三個階段性目標。 
                       
                      八十四年暑假,社員們首次執行長程計畫,出隊至秀林鄉重光社區,為當 
                      地三十餘名小朋友,舉辦「快樂週末營」,宣導衛教觀念。 
                       
                      「以原住民母語為不懂國語的原住民老人實施衛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社團指導老師表示,八十五年度將針對已婚婦女,提供避孕、懷孕、 
                      生產、育兒方面等相關資訊。 
                       
                       
                      *護專成立慈青社 
                       
                      經多次企畫並觀摩他校慈青社後,護專慈青社也於八十四年十月六日成立 
                      ,並被譽為「慈青中的慈青」﹔一百零八位社員初期擬定的活動目標有: 
                      對慈濟照顧戶居家關懷、校園環保及協助慈濟活動等。 
                       
                       
                      *社福社獲全國大專社團特優獎 
                       
                      為落實愛心在行動上,八十四年十二月十日,二百名護專社會服務社同學 
                      在花蓮市區及火車站進行「聯合勸募──把愛分享」活動,募款所得全數 
                      捐助有需要的慈善團體。 
                       
                      社服社繼八十三年獲得全國大專院校績優社團優等獎後,八十四年進一步 
                      榮獲特優獎,社長並當選為全國服務性社團傑出幹部。 
                       
                       
                      *醫學院成立近二十個社團 
                       
                      創校第二年的醫學院即有多種社團;除體育性、康樂性與音樂性外,還有 
                      佛學、攝影、話劇、茶道等社團,及服務性的醫療服務、女性研究社等。 
                      近二十個社團,為學子帶來充實的課餘生活。 
                       
                      平易近人、治學理念開放的李明亮校長,也常抽空參與管弦樂社的團練, 
                      與同學打成一片。學校也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如師生盃桌球、籃球、排 
                      球等比賽,增進師生間情誼。 
                       
                      八十四年度舉辦的「十公里越野賽跑」、「金嗓歌唱大賽」,以及為提高 
                      同學語言學習興趣而辦的「第一屆閩南語演講比賽」,也獲得全校師生的 
                      熱烈回響。 
                       
                       
                       
                      ◆無止境的努力──校務增上 
                       
                       
                      慈濟護專自七十八年創校以來,至今已六年。第一年招收二年制日間部護 
                      理科;第二年招收五年制日間部護理科。八十四年,第一屆五專畢業生在 
                      眾人的期盼與祝福下踏出校門;目前每年約有三百名畢業生到醫療所服務 
                      。 
                       
                      而創校才進入第二年的慈濟醫學院,則在醫學研究所成立後,已具三系二 
                      所──醫學、醫技、公衛系以及醫學、護理研究所的規模。 
                       
                       
                      *護專增設復健、幼保、醫管科 
                       
                      基於台灣社會發展需要,慈濟護專八十四年學年度二專日間部增設復健科 
                      、幼兒保育科及醫務管理科;未來將規畫二專放射科及醫事技術學科、夜 
                      間部幼兒保育科、復健科及醫務管理科。 
                       
                      有鑑於台灣人口老化,及意外災害所造成的人員傷殘問題日益嚴重,若能 
                      提供患者妥善治療及適當復健,將可使其身體、心理、精神和經濟方面得 
                      到最大發揮。慈濟護專遂成立復健科,以培育復建專門人才。 
                       
                      復健科蔡娟秀主任表示,復健是一門「功能再訓練」、「機能再教育」的 
                      專業,在協助個案的過程中,知識及技術固然重要,心理上的建設更是不 
                      可或缺,在面對和病魔長期艱苦抗戰的病患時,復健師的信心、活力、熱 
                      情,將是支撐病人度過黑暗的最大力量來源。 
                       
                      「幼保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很廣,不僅要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的發展,更 
                      要具備護理保健技能、課程設計及教學輔導等教育知能。」 
                       
                      幼保科段慧瑩主任說,幼保人員具有親職、教職等多重責任,慈濟護專因 
                      應台灣社會朝向服務精緻、分工細膩的趨勢,成立幼保科做幼保人才的養 
                      成。而八十四年十月四日成立的「幼兒保育科學會」,則是護專首設的科 
                      系學會。 
                       
                      全民健保實施後,各醫院亟需醫務管理人才,而國內目前各醫學院設置的 
                      公共衛生行政科系,必需經過四年訓練,方能培育出專業醫管人員,因此 
                      護專二專醫管科期望能紓解醫院基層行政人員不足的情形。 
                       
                       
                      *護理科開設中醫基礎課程 
                       
                      以培養基礎專業護理人員為主的護理科,著重由身、心、靈層面照顧病人 
                      ,希望學生能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 
                      少,均能一視同仁提供服務,並從服務及護理病人中,逐步體會並實踐慈 
                      、悲、喜、捨的精神。 
                       
                      八十四年護理科特別開設中醫學基礎課程,使同學有機會認識中國傳統醫 
                      學。 
                       
                      而本學期新成立的就業輔導室,則提供學生申請公費及查詢就業相關資訊 
                      。 
                       
                       
                      *首屆醫學研究所招生 
                       
                      以推動臨床護理為宗旨的護理學研究所,是慈濟醫學院最早設立的系所。 
                      八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護研所同學舉辦「第一屆研究生論文計畫發表會 
                      」,會中發表的八篇論文,是研究生依自己的畢業論文主題提出的雛型, 
                      也是護研所成立一年來,教授群的教學成果和同學努力的具體成績。 
                       
                      慈濟醫學院首屆醫學研究所於八十四年五月三日招生,錄取八名研究生中 
                      有四位是現職醫師。李明亮校長表示,目前屬綜合性的醫研所在遠程目標 
                      規畫上,將朝向專科方向發展。 
                       
                       
                       
                      ◆貼近民眾的研究發展 
                       
                       
                      慈濟醫學院雖僻居東部,仍多方面參與、主辦國內外各型學術研討會,如 
                      :原住民健康問題研討會、高血壓與腦中風學術研討會,及眼科、精神科 
                      、小兒科學術研討會等;而藥檢中心、原住民健康研究室,則屬大型研究 
                      計畫。 
                       
                       
                      *成立國內首座運動員禁藥檢驗中心 
                       
                      國內第一座藥檢中心──慈濟醫學院「運動員禁藥檢驗中心」,在八十四 
                      年四月十四日成立。 
                       
                      擁有約一百坪實驗室的「運動員禁藥檢中心」,目前已備妥藥檢所需的各 
                      項儀器及相關周邊設備,技術人員及行政人員也已準備就緒,預計八十五 
                      年下半年開始,針對國內各運動會運動員展開藥檢作業。 
                       
                      目前全世界經國際奧委會檢驗合格的藥檢中心有二十四所,分布在二十一 
                      個國家,未來慈濟藥檢中心將以獲得國際奧委會認證,成為國際上擁有運 
                      動員藥檢公信力的國家目標邁進。 
                       
                       
                      *原住民健康研究室社區介入計畫 
                       
                      慈濟醫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室」為提升花蓮地區基層護理人員設計衛生 
                      教育方案及推行衛生教育實務能力,以落實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工作,八十 
                      四年二月二十二日至六月十六日,舉辦「原住民社區介入計畫」,以基層 
                      醫護人員、醫學院、護專學生為對象,採取介入性方式,深入社區關懷原 
                      住民。 
                       
                      此外,為增進對原住民的了解與互動,研究室於三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展開 
                      「花蓮溯源之旅──原住民篇系列活動」,內容有:「洄瀾憶往」攝影特 
                      輯展,展出自民國五年迄今,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八十餘幀珍貴照片;「原 
                      住民文化到部落重建」講座,讓大家了解原住民文化特徵及文化流失危機 
                      ;「鄒族的神話與傳說」,讓以「口傳系統」保留下來的神話與傳說,重 
                      獲重視;而「山海歡唱原住民晚會」則結合鄒族、魯凱、排灣、布農族的 
                      那魯灣合唱團、秀林國中、花蓮師範學院和慈濟護專原服社的表演,領眾 
                      體會原住民舞蹈的力與美。 
                       
                       
                       
                      ◆展望美麗前景──發展目標 
                       
                       
                      邁入創校第七年的護專,八十四年度榮獲教育部評鑑為「第一等」專校, 
                      這是針對國內十一所專校七十個醫護科組進行評鑑的結果,已符合「專校 
                      改制為技術學院,各類科的評鑑結果需連達第二等以上,且其中二分之一 
                      的類科必須達第一等」的條件。 
                       
                      改制技術學院暨附設專科部已成為護專未來努力的一大重點;校方預期在 
                      八十五學年度能通過改制,使花東地區技術職業教育體系的學子,能有更 
                      多的進修管道和機會。 
                       
                      未來五年,張芙美校長以「建設一個可容納二千五百名師生教與學的優美 
                      校園環境,維持校務行政高效能,並持續發展人文特色」為計畫總目標, 
                      並「積極朝向完善的建校與辦學計畫」。 
                       
                      此外,校方也在行政、師資、教學,學生能力、校友表現及社區服務與學 
                      術研究的品質上努力,以建立慈濟形象,達成具有專業與人文教育並重的 
                      一流專科學校。 
                       
                      而在醫學院方面,未來發展方向將包括:素食營養研究;在原住民佔總人 
                      口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三的台灣東部,原住民健康研究室將成為慈濟醫學院 
                      公衛系的發展重點,而配合運動醫學的藥檢中心,這項發展將開創台灣先 
                      例;另外,鑑於花東地區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外傷病患居多,因此外傷、燙 
                      傷與神精外科,將是慈濟醫學院臨床發展的重點。 
                       
                      李明亮校長並指出,除了因應國內及台灣東部醫學衛生教育及醫療服務的 
                      需求,提升此區域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術水準外,未來期待醫學院成為東部 
                      地區生物醫學教育與研究的重鎮,進而提升為具有國際水準的醫學中心。 
                       
                      希望醫學院的未來,正如李校長的期望,如同一顆珍珠、鑽石,是個很精 
                      緻、閃閃發亮的學校。 
                       
                       
                       
                      ※※※ 
                       
                       
                      集萬千愛心創建的慈濟護專與慈濟醫學院,一屆屆畢業生在「慈、悲、喜 
                      、捨」校訓期許與慈濟人文精神薰陶下,相信必能懷著「人傷我痛」的菩 
                      薩心懷,在各個角落為病苦眾生拔苦予樂……。 
                       
                       
                       
                       
                      啟開山服第一頁 
                       
                       
                      ◎翁培玲 
                       
                      位於精舍斜對面的佳民國小,是慈院社服室「八所原住民小學關懷活動」 
                      的對象之一。寒假裡,慈濟醫學院的學生為該校小朋友舉辦「快樂生活營 
                      」,透過團康、衛教、劇場、遊戲……等方式,引導孩子們培養良好的生 
                      活習慣。對於慈濟醫學院的同學藉地緣之便,舉辦活動回饋地方,並關懷 
                      原住民的健康,李校長表示,這正是慈濟人文教育的具體實現。 
                       
                      寒假過後,一開學,同學們就迫不急待地齊聚人文室,把活動的影帶細細 
                      回顧一遍……,當時的心情彷彿又重新熱絡了起來。 
                       
                       
                       
                      ◆服務路上,攜手同行 
                       
                       
                      按下停止的開關後,擔任這次營隊輔導員的醫學院人文室張榮攀認真地說 
                      :「這次營隊中,有『小情人』、有『夏威夷』、還有無所不在的『大頭 
                      』……,你們是要將這些記憶、影帶從此典藏,留在往從偶爾想起時再拿 
                      出來回味,還是願意往服務這條路繼續走下來,利用假日及寒暑假不斷去 
                      關心這些原住民小朋友?」乍聽到這樣的問題時,大家一陣沈默。 
                       
                      營隊值星官鈞博,以一貫爽朗的笑聲打破沈默說:「我不可能在搶了那麼 
                      多鏡頭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了!」擔任文書組長,一直在「幕後」的仁治 
                      亮出他招牌的酷哥表情說:「我還沒上鏡頭呢!」姿儀則用力地點點頭說 
                      ﹕「這條路我是一定要繼續走下去的。」 
                       
                      和這群原住民小朋友建立起的初步情誼,啟動了同學們繼續關懷的動力, 
                      因為在他們的心底深處,藉由持續投入的服務過程,將是他們大學生涯中 
                      成長的開始。 
                       
                       
                       
                      ◆事前用心,臨場莫愁 
                       
                       
                      營前準備工作,是最緊張、忙碌的,營隊裡的十八位工作伙伴,幾乎人人 
                      都身兼二職。除了在四次籌備會議中,不斷充實對原住民的認識、設計課 
                      程及學習活動帶領技巧……等,從開營前三天,同學們便分別睡在醫學院 
                      的人文室與學輔中心,每天畫海報、跑流程、排練、開會檢討……,常常 
                      忙到凌晨三點才睡覺,一早六就又起床了。 
                       
                      每天他們會相互在留言簿上打氣、鼓勵: 
                       
                      「寧可用破心頭血,莫到臨場把心愁。」 
                       
                      「在一心之間,在物我之間,在人己之間,慢慢地,我們學習善解包容, 
                      體驗知足感恩;未曾忘記十方的期勉與協助,人生這條路上,我們將一邊 
                      走,一邊學習。」 
                       
                       
                       
                      ◆美麗印記 
                       
                       
                      營隊中,全供應素食。擔任生活媽咪的同學每天六點起床後,就先到醫院 
                      餐廳搬豆漿;在值星官集合好小朋友前,排好桌椅,把土司塗上果醬;等 
                      小朋友吃完收拾好後,又得準備午餐的便當。 
                       
                      「每次看到小朋友吃著我們用心準備的餐點時,心中都有一股莫名的滿足 
                      。尤其素烤那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這還要感謝劉美麗師姑,教我們如 
                      何準備配料。」 
                       
                      最後一天的素烤活動,小隊輔們一邊烤著玉米和素肉,一邊和小朋友們談 
                      心。周惠勤說:「和小朋友聊天是件有趣又傷腦筋的事,因為他們的想像 
                      力豐富,必需將自己的心智調整到和他們一樣,才能與他們溝通。」 
                       
                      林玟慧則注意到,小朋友中,單親家庭或是父母雙亡由阿公阿嬤扶養的比 
                      例很高。 
                       
                      素烤過後的「大考驗」時間,是將這三天來教給小朋友的靜思語、如何刷 
                      牙、環保資源回收、慈濟故事等,彙編成題做有獎徵答。小朋友們熱烈地 
                      爭相搶答,讓人感受到他們的用心學習。 
                       
                       
                       
                      ◆期待再出隊 
                       
                       
                      結營典禮中,營隊期間最令大家頭痛的「夏威夷」說:「我很感恩大哥哥 
                      大姊姊們,不論我怎麼頑皮,他們都不會罵我,也不會生氣,還每天為我 
                      們準備早餐和午餐。謝謝你們!」惠勤也忍不住地表示:「聽到這樣的話 
                      ,三天來的疲累似乎都消失了。」 
                       
                      「看到小朋友的眼睛,就像學校後頭那座山──清澈明亮;還有他們快樂 
                      的樣子,真的很棒!」鈞博說。 
                       
                      「從小朋友的活蹦亂跳中,我又尋回一種屬於自己的生命力,在活動結束 
                      後,我已經忘記過去生活上的一些重挫打擊,整顆心又溫熱起來。」 
                       
                      姿儀接著表示:「營隊中,每個人都在嘗試生命中的第一次經驗,看著那 
                      張圍著營火的照片,心頭隱隱悸動著──畢竟我們攜手共創了山地服務的 
                      第一頁;曾經心中的感受是空虛而遲疑,而現在內心的收穫卻是紮實而肯 
                      定的!」 
                       
                      秋錦覺得:「經過這次活動,我突破了心防,也找回屬於自己的赤子之心 
                      。」 
                       
                      「我希望不只是帶給他們短暫的快樂,而是實質的幫助和了解。十分期待 
                      儘快再出隊。」仁治說。 
                       
                      陰雨初停,結營典禮也告一段落,小朋友們開始依依不捨,有些靦腆地靠 
                      近大哥哥、大姊姊們說: 
                       
                      「你們下次還會再來嗎?……你們下次還要再來哦!」 
                       
                       
                      當第一把火炬燃起了蟄伏已久的烈焰 
                      幢幢火影跳動 
                      無數心靈交織成一片 
                      熾熱深深烙進你我心中  
                      激盪著心底更光、更燦爛的感情與希望  
                       
                       
                      ∼醫學院•邱仁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