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花非花 | 
                   
                  
                     | 
                   
                  
                    | ◎慈玫 | 
                   
                  
                     | 
                   
                  
                    人是屬於大自然的,靠陽光養分成長,應該回到大自然尋根,不跟大自然 
                      花草結緣是很可惜的。 
                       
                      當自認拙於言辭,鑽研花道數十年的普師父,如行雲流水般地說出這些話 
                      時,我的心不覺一震,幾乎要把它當做千古名句。 
                       
                       
                       
                      ◆回大自然「尋根」 
                       
                       
                      從來不曾認真想過,人、花與世界有這樣的生命牽連。童年時唱「淡淡的 
                      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少年時讀「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詩句,花 
                      只是花,是平面的風景,是這世界的妝扮,是被觀賞的,可有可無的物, 
                      或只是人們喜怒哀樂等豐富情感投射的對象而已。 
                       
                      有幸在慈濟聽聞花道以後,才慢慢體會人花相映不只是感官的欣賞,與感 
                      情的想像,而是天地之間有情的不同展現。 
                       
                      當然,初聞花道的人總以為插花是專門技術,不是人人學得來的。這就像 
                      一個人年紀越長,離開了童年,也離開了滋養的土地,與大自然疏離,也 
                      漸漸失落生命的原創力。 
                       
                       
                       
                      ◆平等孕育,無爭無惱 
                       
                       
                      在護專和醫學院的花道課,看孩子們插花,發覺他們畢竟比成人有較多的 
                      心靈自由,較不顧忌規格和形式,而是憑著直覺創造他們心中的風景,甚 
                      至和老師插的花「樣子」全然不同。 
                       
                      聽說,中國人插花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起初不是藝術,而只是生活上的 
                      適意。後來增添的這許多編排流派,也許是因人類生活變得繁複了。對自 
                      然資源的利用有更多欲望,對美感有更大的想像空間,抑或是,對大自然 
                      發出更大的心靈呼喚與渴求。 
                       
                      從花道課,我們學習「自然就是美」,賞花宜有淡淡的心情,奼紫嫣紅固 
                      然令人驚豔,只怕引來更多「花謝太匆匆」的感傷,生命的節奏就如季節 
                      的開合,花給我們最大的無常啟示。 
                       
                      我們也不宜再有「奇花異草」的分別心。花是活生生的個體,各具獨特的 
                      形態;花的容顏與風華,應無高下之分,不需相爭,來自大自然平等的孕 
                      育,飽含天地靈氣,花是因競爭而徒增煩惱的人類的老師。 
                       
                       
                       
                      ◆「花道」與「人道」 
                       
                       
                      所以,最上乘的花道講的是人道。從繁華耀眼的國際花展舞臺轉入素樸的 
                      靜思精舍,出家後的普師父總給我單純的生命感動,她總是這樣告訴學生 
                      ﹕ 
                       
                      「枝葉要剪,能捨才能得﹔花要有空間的美,彼此間要相讓。」「不要小 
                      看這枝草哦!這個插上去代表風,也可以代表水,或者像瀑布,最輕的最 
                      有力量。」 
                       
                      這樣講花草,包含著無限的人間情懷,不是小我的情,是大我對萬物同源 
                      、眾生即一的體悟與感恩。 
                       
                      那麼,當人與花可做無言的溝通後,花已不是花這個有限的名詞而已;而 
                      最美麗的花,是心上永不凋謝的那朵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