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顧好心念,時時心向光明
◎善慧書院
◆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


晨間,冷風中微微有雨。台中地區五百多位會員端坐於精舍中庭,領受上
人的法語甘露:

「世事難料,幸或不幸常在無意間發生,這便是『業力』,也就是所謂的
『命運』。」

「人應勇於面對命運,能樂觀堅強,不被命運打倒,便是能『運命』的人
。若被環境、命運所支配,自己做不得主,就是很煩惱痛苦的人生。面對
困境,能看得開、放得下,才能順利度過,否則會感到痛苦。」

上人提到兩則「運命」的真人事蹟:

年初,幾位蒙面人手持開山刀、手槍等闖入一位榮董家中,見佛龕上供奉
著觀世音菩薩聖像,並有上人的法照,遂以布巾掩蓋,並言:「你是好人
,有在做好事。」然後帶著寶物而去,未傷害榮董全家。

一位委員收功德款回家後,隨手掩了門便臥床而睡。突然有人以刀抵住她
,揚言不可出聲,否則命將不保。師姊表示自己是慈濟人,世事看得開;
並說明慈濟是在做救人的工作。

「你是救人的人?」那人將刀放下,打開委員的皮包,只看到一本「證嚴
法師的慈濟世界」、功德簿及千餘元。委員表示這是她今日所收的功德款
,是會員們布施五十元、一百元累積而成;那人一聽,將錢放回皮包後,
空手出門不知去向。

上人開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本具清靜佛性,只是心念一時偏差
而做了錯事。所以,學佛最重要的是顧好這念心,時時心向光明。」

「平時心存好意,長期將生命往正確方向運作,必能逢兇化吉,一善破千
災。」

「真誠行善,心境必然自在輕安、無掛礙;心無掛礙,自然無有恐怖,遠
離顛倒夢想,顯現智慧心光。」上人鼓勵會員化無形的愛心為有形的建設
,使發揮救人功能的慈濟志業,有自己的一分愛心存在。

午後,天色陰暗,細雨夾風飄落之際,知客師傳言:「四位清覺寺法師來
訪。」原來是住持慈琛法師與當家慈照法師等。故友來訪,上人談起舊時
人事──

民國五十年,上人離家踏上修行之路,與豐原慈雲寺修道法師,輾轉流浪
高雄、台東鹿野,歷經種種苦行似的艱困生活後,移居台東知本的清覺寺


此時,上人的俗家母親終於探得上人的消息,與伯父相偕到來,無奈上人
道念堅貞,只好失望而返。之後,上人為了尋找棲身之所,又曾在台東與
花蓮的其他寺宇,寄居多時。

上人猶記得清覺寺環境清幽。而今聽法師們說,該寺幾番遭受颱風侵襲,
去年重建,至今尚未完成;且與觀光飯店毗鄰,遊人如織,已不復往年靜
謐。

「世事多變……」上人不禁感嘆浮生幾多滄桑。

「您要保重啊!」慈琛師父臨行時,輕輕叮嚀道。台東距此路程遙遠,上
人交代精舍常住為法師們多備些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