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光明善良的真人實事能廣為人知, 
                      就是強大的淨化人心力量 | 
                   
                  
                     | 
                   
                  
                    | ◎善慧書院 | 
                   
                  
                     |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日 
                       
                       
                      慈濟世界電視節目開播後,慈濟理念更普及人心;而對於專業的電視人才 
                      而言,投入慈濟工作也是打開一扇門窗,窺探人性善良的光輝。 
                       
                      李憶慧師姊與視聽組湯導播,偕同新聞局廣電處劉新白及蔡聰妙、朱偉順 
                      、劉燈祥先生等傳播媒體專業人士來訪,與上人討論如何運用媒體功能, 
                      使人性光明面更深入社會各階層。 
                       
                      上人表示,人生在世,必須自知做人的責任。「有些人家財萬貫,但他不 
                      愛人,人也不愛他;而在慈濟世界中,有數不盡的人願意為眾生無私付出 
                      。若社會中光明善良的真人實事能廣為人知,就是一股強大的淨化人心力 
                      量。」。 
                       
                      「佛教大藏經記載的背景,是兩千多年前的印度社會,不論是風俗習慣、 
                      民族文化,都與現代有很大的差距;與其執著經藏而難以融會貫通,不如 
                      用心體會眼前的『生活大藏經』。」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一部經,深具啟示人心的作用。慈濟世界中有很 
                      多美好的人生、動人的故事,我們應當珍惜這些可貴的文化,好好地記錄 
                      下來,並且廣為傳揚,帶動更多人開啟心中清淨的大愛,發揮寶貴的良能 
                      !」 
                       
                      六十六位慈院高階醫護、行政人員今回精舍尋根,上人開示時,細述修行 
                      的心路歷程── 
                       
                      年幼方懂事之時,正是二次大戰之際,台灣經常遭受空襲,警報聲竟日響 
                      徹虛空,炸彈紛然從天而下,天搖地動;而空襲後房屋倒塌、煙火瀰漫、 
                      傷患成群,可怕的景象令人覺得人生很殘酷。所以,才啟蒙的年齡,便感 
                      受人生的苦。 
                       
                      光復後的台灣,百姓安分守己、民風淳厚;卻在此時,因母親罹患「胃穿 
                      孔」,需進行手術,方十多歲的上人,又體會到病苦的痛楚。 
                       
                      之後,向來健壯的父親乍然辭世,使上人深深感受人命在呼吸間,並思及 
                      :「錢財、地位、權利,到底對人有何保障?」為父親到寺裡禮拜《梁皇 
                      寶懺》時,從經文中,更深切感悟人生無常,所以,開始走上學佛之路。 
                       
                      出家後受戒期間,聽法師解說「生」之苦;上人為了親身體會,回普明寺 
                      後便以虔誠之心燃臂供佛,每個月點六個香疤,結疤後將疤撕去時,赤紅 
                      的肉直接接觸空氣,真是痛徹心髓! 
                       
                      細看去疤後的瞬間,馬上生起一層「膚」,一如吹息燭火,立刻生出一層 
                      薄膜覆蓋其上。上人體會到,原來人赤裸裸來到人間,一出母胎立即接觸 
                      空氣而受到巨痛刺激,所以大聲哭泣。 
                       
                      此後,愈深入瞭解佛教,愈敬仰佛陀超然的智慧與慈悲…… 
                       
                      上人開示,佛陀設教在人間,主要是教人如何生活。凡夫的心態,常是對 
                      人怨怪、嫉妒,對己則覺得委屈,認為自己做很多事,得的卻比別人少, 
                      因此活得很煩惱。 
                       
                      「醫護人員治療人的身體,宗教家則治療人的心。生命很寶貴,希望大家 
                      用心體會慈濟『尊重生命』的精神,結合彼此的愛心與力量,使慈濟醫療 
                      志業徹底發揮人性的光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