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領導眾弟子勤耕勤作, 
                      慈濟這塊福田也愈來愈大; 
                      慈濟事是寫不完的, 
                      而我充其量只是個拾穗者罷了。 
                       
                       
                       
                      為什麼要寫慈濟? 
                       
                      因為上人和許許多多的慈濟人給予我太多、太多! 
                       
                      明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根本寫不好。 
                       
                      為什麼要介紹上人? 
                       
                      只因為:希望把上人的理念、志業介紹給一般人。 
                       
                      只是:我寫得了嗎? 
                         
                       
                      三年多前,曾應新聞局之邀,寫了一本小冊子:《萬朵心蓮開滿人間》─ 
                      ─證嚴法師與慈濟功德會,文字不多,一、兩萬字,加一些圖片,前後好 
                      像印有二十多萬份,包括中、英、日、俄、西文版本。那時沒具名,所以 
                      一點也沒有顧忌。   
                       
                      但是這一本《大愛》,卻是要具名,而且要寫十萬字以上的。   
                       
                      起初不敢答應。但是,很多人說:應該寫!好好寫!尤其天下文化的許多 
                      位幾乎三幾天就催促。   
                       
                      我竟不知從何下筆!二十年來寫過幾本傳記,都是上一、兩代的人,知道 
                      他們的人並不見得很多,因而,落筆的空間可很大。   
                       
                      而世人周知的「證嚴法師」和「慈濟」,志業很大,做了很多、很多的事 
                      ,我能下筆的空間反而很小。我擔心:任何一位慈濟人都可以輕易從我的 
                      書中,找出幾個片段有瑕疵! 
                       
                       
                       
                      只管割眼前的稻子 
                         
                       
                      遲遲沒動筆,繼續看資料,繼續參與慈濟的活動;去拜見上人,也拜訪精 
                      舍其他師父;去豐原拜會師媽,也聆聽許多師兄、師姊「講古」。   
                       
                      知道愈多,愈害怕,開始想打退堂鼓。尤其知道:有好幾個人也在寫。  
                       
                      真的害怕。也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去挑這個明明挑不動的擔子! 
                       
                      到去年(民國八十四年)八月,讀該月的《慈濟月刊》,上面有一段上人 
                      的話:   
                       
                      「正因為慈濟的事情太多,所以常使人不知如何著手去做。我常將自己的 
                      經驗拿來做比喻:在修行之初,曾幫忙割稻子,那時看到眼前一大片稻禾 
                      ,不禁心冷手軟!後來只管從眼前的稻子不斷割去,心中默誦:『大學之 
                      道,在明明德……。』一轉眼,已割到田的盡頭,該背的書也背好了!所 
                      以,不要怕事情太多,只管先從手邊的工作做起,當下能做多少算多少, 
                      只要『做』就好了!」   
                       
                      對!只管開始「做」就對了!我心中背的卻不是「大學之道」,而是「慈 
                      濟十戒」,是「普天三無」、「四神湯」……。   
                       
                      從上人的童年開始,一路寫,寫到慈濟功德會的理念、如何濟貧教富…… 
                      ,著墨於國際賑災、大陸賑災最多。但是漏了很多,關於慈濟,有很多動 
                      人的篇章,都很可以寫,卻沒法子全寫下來。   
                       
                      像靜淇、葉樹姍、高信疆等好多位都熟得不得了,竟幾乎沒有著筆落墨; 
                      像美國、英國、加拿大……,許多地區分會會員的工作多出色!日本名古 
                      屋空難、大阪地震、板橋瓦斯氣爆大火、南投慈濟村、高雄的水災、青蛙 
                      卡義賣……。這些感人的事蹟只能在年表中一筆帶過。 
                       
                       
                       
                      寫不完的慈濟事 
                        
                       
                      慈濟的事寫得完嗎?寫不完!光是自己從民國七十九年陪五十多位記者、 
                      作家參訪靜思精舍,民國八十年開始陪慈濟委員到澎湖、金門、台灣各地 
                      ,都有聽不完、看不完的動人故事!   
                       
                      不知道上人當初如何把一區稻禾全割完!而我似乎永遠割不完稻子,也許 
                      慈濟這塊福田,上人領著眾弟子勤耕勤作,愈來愈大,誰也割不完,但是 
                      誰來這裡,都能豐收。   
                       
                      只是,有些地方,愚鈍的我悟不了。像行三慧──聞、思、修,哪裡是依 
                      字面就能了解的?而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更不是我能 
                      做到的!   
                       
                      我還是那麼大膽,寫了下來。而且那麼偷懶,只寫了小部分,就想先告一 
                      段落!我,連割稻人的辛勤都沒有,充其量只是一個拾穗者。   
                       
                      但是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在強迫自己寫、讀之間,一次兩次、三次回花蓮 
                      的當兒,自己每次在慈濟這塊福田拾獲許多寶!除了上人之啟迪,還有與 
                      慈師、宣師、恂師、旻師等許多師父多次長談,獲益不淺;尤其,宣師多 
                      次漏夜看稿、校訂,為此書花了許多心神,此外,天下文化的許耀雲更全 
                      力幫忙。 
                         
                      很多人協助我,誠如上人說的:真正的感恩說不出來的。 
                       
                       
                       
                       
                      
                       
                      在證嚴法師的引領下,數百萬慈濟人從「心」做起, 
                      所凝聚出的光明力量,無疑是台灣今天最大的福氣。 
                       
                       
                      ◎許耀雲 
                       
                       
                      看得見的台灣,似乎金權掛帥、社會脫序、富裕而空虛;然而,走進慈濟 
                      世界,卻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台灣印象;付出、感恩、虔敬、惜福;在這 
                      兒,競逐己利、好強爭勝不見了,悲憫關懷、自在歡喜卻處處彌漫,這股 
                      美善的力量是如此堅實、蓬勃,讓人真正感受到台灣的希望。   
                       
                      不了解慈濟的人,只眩惑於慈濟有效的動員力,不理解證嚴法師為什麼能 
                      夠一呼萬諾?為什麼慈濟能夠掌握台灣最大的慈善資源?什麼有那麼多人 
                      願意投入慈濟,無怨無悔地付出?而慈濟又是如何運用龐大人力、財力, 
                      做了哪些事?此外,對於台灣社會而言,慈濟的勃興,究竟蘊涵了怎樣的 
                      意義?   
                       
                      開始企畫出版《大愛》一書時,對證嚴法師及慈濟世界的印象也僅止於上 
                      述,只希望介紹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佛教慈善團體。然而,多次因為工作而 
                      走訪靜思精舍,參與慈濟的活動,才體會出證嚴法師用心之深、之苦,他 
                      以無量的悲心、無上的智慧,濟貧教富,啟發每個人的善心、善念,讓每 
                      個人在勇於付出、力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找到生命的著力點,明白生命的 
                      意義與價值。   
                       
                      在慈濟世界裡,不分年齡、性別、貧富、省籍……,人人只擔心自己的善 
                      念不夠澄澈,善行不夠踏實,因而,慈濟人很樂意去做別人不願做的事, 
                      做事的效率與周延的程度都令人歎為觀止。   
                       
                      在證嚴法師的引領下,數百萬慈濟人從「心」做起,所凝聚出的光明力量 
                      ,無疑是台灣今天最大的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