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人人彼此感恩,才能甘願做、歡喜受
◎善慧書苑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


清晨,一位在素食館工作的吳小姐,由委員陪同來見上人。吳小姐表示,
她欲出家修行,可是父母不贊同;她曾有意偷跑,但未付諸行動,特來請
示上人應如何是好?

上人慈示:「信仰要正確,並非出家才是佛的弟子。出家一定要讓父母心
安,不要偷跑讓父母操心。自己要多孝順,讓父母了解你因信仰佛教而變
得更好。」

七時四十五分,驅車前往華雨精舍,向上印下順師公上人請安,海外慈濟
人隨行前往。

下午二時,上人與中區委員、慈誠及功能組幹部座談。在聽完各組的報告
後,上人開示:「在團體裡,要彼此感恩,這樣才會有『甘願做、歡喜受
』的心;若能如此,則發揮出來的力量就不可限量。」

「人人和心協力,力量才會大,淨化人心、詳和社會的心願才能早日達成
。所以大家要心身和氣、分組不分心,要把握剎那,恆持當下。」

一星期要洗三次腎的張廣輝師兄,此次歡喜地回花蓮打掃靜思堂和茶軒;
他說工作時一切都很正常,除了每隔一天要請四小時假去洗腎外,連休息
時間也用來工作。「有師兄了解我的情況,怕我太累,就勸我休息,我都
告訴他們:我洗腎時就是休息,我現在如果不做的話,再過一個三十年,
當我要做時,人家就會說:『老菩薩,你在旁邊看就好了。』」

帶著一些師兄搭建茶軒竹屋和小木屋工作的洪武正師兄說:「雖然大家都
是生手,邊做邊學,但是大家都很用心,可是難免會有人受傷,像林師兄
的大姆指被電鋸鋸斷,我們趕緊送到慈院急診,雖經治療後手包起來,但
他又回到現場工作,他說還有另外一隻手可以做。有師兄甚至將店關起來
回來工作,並貼上一張『家有喜事』的紅單子。」

「因大家都是初次嘗試蓋竹屋,很怕結構上沒有算好,萬一漏水或倒下來
,真是不堪設想,所以心裡一直很擔心。有一次回家時,我的師姊安慰我
:『你們只要盡心地做就好,因為師兄們的名字就可以給你信心,像是林
棟才、吳棟樑、林石、陳門牽……,建造房子該有的結構物都有了。』師
姊一席善解的話,真的讓我安心不少。」

上人對眾人的無私付出表示感恩,並勉勵大家既已行在菩薩道上,就要發
起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