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無聲說法」的慈濟精神堡壘──靜思堂
◎善慧書苑
【一九九六年五月九日】


再兩天,就是三十周年紀念日,靜思堂工程仍進行中,上人在志工朝會中
談到日前巡視展示會場,全省及海外慈濟人「邊做邊想」地完成布置事宜
。展示布置甚有可觀,但前來參與工作的師兄姊們,大多並非專業出身,
只是因為有心。

「慈濟工作如何能做得好?必須人人修正自己的習氣,彼此和睦相處,付
出真誠的愛。做到「和」,則不論在何角落,慈濟的種子都能耕種得好。
只要大家能人和、心和、腳步和,就能同行在康莊大道上。希望大家以和
為貴,人與人和是慈濟的根。」

午後兩點多,召開三十周年慶功能組籌備會議。各功能組幹部報告職務近
況,作細節的溝通與告知,期待能默契十足地完成大會任務。

四點結束會議,上人與慈院曾院長、林副院長及醫學院李明亮校長等人,
偕委員幹部同往靜思堂實地審查工地進展,並了解參觀動線。

在國際會議廳,遇到幾位擦拭地板的師姊,上人感謝她們,師姊們言:「
這是做自己家的工作,不是幫忙啦!」

上樓來到一樓講經堂,入門扶手階梯處,工人們正稍作休憩。大家已辛苦
多日,實在累極。上人慰勉大家:「真是辛苦了,功德無量!」

走在櫸木林間,數十名慈誠師兄彎身鋪草皮,或鏟石子造景。眾好漢來自
宜蘭與台北,兄弟不分南北,「做,就對了!」正忙碌著,迎面走來台中
的慈誠師兄們。一行八十多人,穿著一式灰色休閒服,走在當年由慈誠師
兄們鋪就的慈誠大道上,雄糾糾的挺拔氣度,令人不由得懷想起當時師兄
們冒著颱風來襲的狂風豪雨,同心一志扛石頭鋪造路面的情景。師兄們見
到上人,皆合十問訊,上人含笑回禮,並慇勤問候,在旁眾人合唱歡迎歌
……這溫馨的一刻,莫忘記哪!

行至廣場下草坪,石雕藝術家魏永賢先生,也領著一群夥伴,在扶手階梯
裝置蓮花模具,一共要設八個。魏先生與慈濟結緣以來,竭盡心力美化靜
思堂景觀,數日來,也經常趕工至深夜。

再行至廣場,時已近六點,是回精舍的時候了。上人抬頭四望……明日是
最後一個工作天,還有些工事待完成,但沒關係,台北、台中、高雄等地
千餘位慈誠師兄將回來幫忙,而且仍有拼勁十足的工人們,將一股作氣連
夜趕工。

為何上人說靜思堂是「無聲的說法」?是慈濟的「精神堡壘」?因為每一
磚、每一瓦,都是愛心所砌,照耀光輝燦爛的慈濟史,將來後人追憶時,
實乃「典範在夙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