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世界】 |
|
另一種選擇 ─
漫畫靜思語的誕生
|
|
☉張舜燕 |
《漫畫靜思語》在慈濟三十周年慶的紀念時刻誕生了!
《靜思語》由文字、影音的闡述,到漫畫的呈現,
透過更多元的傳播管道,將慈濟精神廣布人間。
|
由知名漫畫家蔡志忠創作的《漫畫靜思語》能順利問世,須溯及慈濟
榮董何登耀師兄與作者的結識。
一年半前,何師兄在偶然的機緣下,欣賞了蔡志忠的《禪說》一書。
「原來深奧的佛理,也能用如此精簡的文字,以及活潑的漫畫來表達
!」何師兄心念一轉,思考著:如果靜思語也能夠用漫畫來呈現,必
能藉此與更多人結緣。
日後,何師兄與友人同行,拜訪蔡志忠的工作室,一進門,立即被室
內上千尊莊嚴的青銅佛像所懾動;期間,也體會了蔡志忠藝術家氣息
的率真個性。
當師兄提到漫畫靜思語的構想時,蔡志忠告訴他:「整年度的工作計
畫已經排滿,而且創作時間是不可分割的。」正著手繪畫《佛經》的
蔡志忠以「可能要一年之後再考慮」作為婉轉回絕的理由。
漫長的一年時間內,何師兄每次經過蔡志忠工作室,都會打通電話親
自問候,如果蔡志忠剛好有空檔,也會邀請他分享佛理心得。兩人打
開話題,常常一聊就是一整晚,甚至到深夜,彼此「以心會心」的真
誠,是最深刻的觸發!
蔡志忠回憶起當時,何師兄三天兩頭就在電話答錄機上留言,有一段
時間,他甚至不敢親自接聽電話。然而,由於何登耀師兄的積極精進
,也讓蔡志忠見識何謂慈濟人「鍥而不捨地實踐菩薩道」的精神。
一年期限已到,在窮於應付、又無法狠心正面拒絕的窘境之下,蔡志
忠終於畫了幾張樣本,但也十分坦白地對師兄表示:「你看過後,一
定會打消念頭。」
何師兄心中明白蔡志忠的難處──他一向將創作視為自我內心世界一
階又一階爬昇的管道,從來不會遷就外來壓力而勉強執筆。何師兄以
一貫的耐心與誠意與他溝通,對漫畫靜思語的構想深具信心,因為蔡
志忠在師兄的心目中,是一位熱心助人的良師益友,必定肯幫他完成
心願。
直到有一天,蔡志忠翻閱《靜思語》時,找到與自己觀點契合的理念
,才真正種下動筆的因。
「佛陀是眾生的精神導師,我們不應向祂祈求,而是要去實踐祂的言
行。」蔡志忠強調:「親身去驗證體會,才是佛理的『正信』。」
對於當年選擇漫畫走一生,因為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吃再多苦也甘之
如飴,從來未曾懷疑自己的決定,即使過程中與世間一般標準相異之
時,他的意念不因外物所分散,專注的心不動也無悔。此觀點與證嚴
上人「甘願做、歡喜受」的精神不謀而合。
與台灣共同成長四十餘載的蔡志忠,觀察台灣經濟起飛後,從零到多
樣的建設過程中,使外在環境增添繁華富麗的現代化都會景觀,可惜
普遍大眾的心靈空間與都市發展的速度卻形成嚴重的落差。慈濟人默
默付出,集眾人的心念來推廣菩薩願行,這股腳踏實地履行「大愛」
的力量,著實是菩薩慈悲的精神。
蔡志忠創作《漫畫靜思語》,最重要的一環是──如何呈現證嚴上人
的漫畫造型?基本上,證嚴上人的臉部構圖與佛陀是同樣的,藉由蔡
志忠圓融的筆法、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人傷我痛、拔苦與樂」的慈
濟世界。
除了以漫畫詮釋證嚴上人的靜思語,蔡志忠運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介紹佛陀講經說法的故事,藉此印證上人思想乃源自於佛陀的智慧。
以作者的身分談《漫畫靜思語》一書,蔡志忠表示:「以前的作品是
蔡志忠如何看莊子、蔡志忠如何看老子,但是在這本書的創作中,我
僅僅是個副手,將靜思語組織成漫畫的面貌而已。」
一本書的誕生,必須具足多項因緣,才能順利傳達給讀者。蔡志忠將
這本書歸功於何登耀師兄,因他實踐了慈濟鍥而不捨的菩薩精神,而
這也正象徵著證嚴上人的濟世理念──「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
志」,用實際行動來達成願力。
☆ 上一則
| 下一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