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很喜歡玻璃窗!
多次面臨須重整生命秩序之時,站立在玻璃窗前的蔡志忠,望著窗外
的藍天白雲、碧海山河、無垠大地,觀想著:自己未來該走哪條路..
..
十九年前,蔡志忠與友人自組公司,由於接下超量的生意,逼著他夜
夜埋首於積壓如山的設計原畫中;夜深人靜之時,來自客戶的催繳電
話,一整夜地響,一直響...鈴聲彷彿化為箭頭,尖的、鈍的、粗的
、細的,一一刺入他的頭、他的肩、他的背....
「打開窗縱身一跳,我不就擺脫這一切了嗎?」長期精神緊繃的蔡志
忠,再也不想聽到電話鈴聲,那時,幾乎決定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
「蔡志忠啊!你在幹什麼?現在做的,是你想要的嗎?」臉貼緊在玻
璃窗前的他,顫抖的雙手敲打著透明玻璃外的台北夜空。
自小愛上繪畫,從事圖像設計的工作,一直是他追求的理想;但是,
接這麼多生意、賺這麼多錢,難道也是目標嗎?
「我到底要去哪裡?要做什麼?」蔡志忠認真思索著。
幼年,父親詢問孩子們:長大要做什麼?蔡志忠沒有選擇要當總統、
大老闆或警察,單純的他對父親說:「我最想畫招牌!」
童稚的聲音,穿越時空的間隔,在耳際反覆迴響...他俯視著霓虹閃
爍的灰暗夜空,剎那間,前一刻心中的千斤重擔,全釋懷了....
貼身在公司玻璃窗前的蔡志忠,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蔡志忠所保留最早期的照片,是一張參加初中聯招的泛黃學生照。當
時第一眼看到照片上的影像,他心中納悶著:「是我嗎?怎麼看起來
不太像呢?」他跑回家對著鏡子,端詳照片上的「蔡志忠」好一會兒
,才確定這位平頭男孩到底是誰。
十五歲的蔡志忠中途輟學,隻身從花壇來到台北都會,一畫便是三十
多個寒暑。他對生命的態度是──每一天,都過得像是最後一天;每
件事,都盡全部心力去做,就好像再也沒有機會似的。
喜歡漫畫、想畫、去畫,畫印出來了,蔡志忠覺得:「能做自己想做
的事,是最幸福的。」他所創作的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在
不同的國度扮演著相同的功能──藉由淺顯的文字、圓融的線條,讓
讀者分享作者對生命、生活、智慧以及宗教所演繹出的理念與價值觀
。
友人稱蔡志忠是:中國最偉大的漫畫家。其實,伏案於書桌前的他,
一心一意專注於創作;為開展海外出版,稿件一投再投,並非勇敢,
而是無「得失心」──不以世俗的成敗困擾自己。
紙、筆、書桌,是陪蔡志忠最長久、也最真實的伙伴,經歷三十年的
思索與考驗,他已經完全能掌握「漫畫」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關
於媒體報導他創作速度之快、作品數量之驚人,他僅淡淡地談著:「
我不是喜歡『成就』事情,而是喜歡『做』事情。」
「每個人都是扮演自己的天才,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那可能是演錯
了角色。」誠如他詮釋自己的名字:貫徹始終的心稱「志」;是什麼
就扮演什麼曰「忠」。長久以來,他一直忠於自己、盡情地做自己。
五年前,蔡志忠移民加拿大,定居溫哥華。他經常躺在玻璃屋內,直
視屋頂外那片異鄉的天空....那種藍,和台北的天空一般....
「像我這樣愛鄉土,熱愛生命的人都要移民了,那麼台灣怎麼辦?我
是不是太自私了?」他回想,民國七十四年手握「全國十大青年」金
手獎座時,口中重複著「感謝爸爸」──父親未曾將世俗的價值觀念
,移轉在自己身上;因為擁有不受限的成長空間,所以能盡情地發掘
自己、扮演自己、考驗自己....。然而,現在所站立的位置,是否違
背了四十年來所追求的「自己」呢?
經過一段看雲聽海、手觸泥沙親聞泥香的日子,他手中的土壤毫不保
留地將養分遞給種子,讓芽兒破種皮而出,開花結果;蔡志忠心中也
綻放出「為別人多做一些」的意念,但,做什麼?經過不停地思考搜
尋,他決定畫《佛經》!在出版佛經系列漫畫之前,因一年半前與何
登耀師兄結緣,所以蔡志忠先著手創作《漫畫靜思語》,作為慈濟三
十周年慶的獻禮。
執筆三十年,《莊子》一書是蔡志忠作品的分界嶺──從早期的戲謔
嘲諷,進入中國古代經典的內涵;現在,蔡志忠更因工作而全心研讀
體驗佛經的理念。他認為,一個漫畫家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看得比讀者多、走得比讀者廣、想得比讀者寬闊。
選定創作主題後,蔡志忠開始閱讀相關的書籍。他說:「看書不是一
次只看一本,都是『一疊』。」以《禪說》創作過程為例,他在消化
五、六十本書之後,親身至寺院道場與法師們談論禪理,如此謹慎地
投入,無非是希望經自己理解所演繹的作品,不至於誤導讀者。
決定要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佛經》,蔡志忠除了廣讀經文、收藏近
兩千尊青銅佛像之外,足跡更踏上印度、中國大陸等多國,全心探究
佛陀生活的根源。他認為:「佛經是用來實踐的,不是用來念的。」
在著手繪製《漫畫靜思語》時,上人所說:「佛陀是我們精神的導師
,而不是一個 GOD (神)。」他深表贊同。
蔡志忠分析一般人的通性是:一邊嘴吃著花生、手剝著殼、眼睛盯著
電視,還一邊跟別人聊天講話...那麼,他到底該注意什麼呢?
「融入當下,注意每一個細節。」這句話即是蔡志忠的生活哲學。所
以他能坐在書桌前,連畫六十六張構圖意境皆具創意的作品。
蔡志忠說:「我買的房子都有很多玻璃窗,比較正確的說法是:我喜
歡玻璃窗外的自然景色。」
建築物如果無窗,「黑」成為室內唯一的顏色;當「窗」鑲嵌入牆,
光從遠遠的地方照進來,人的眼睛才能見到色彩。
人也有無數扇緊閉的心窗,等待自己一層一層開啟,讓生命之光照進
來;若心中無牆界無窗台──透明如琉璃,就能坦蕩蕩地與宇宙結合
,化「我」為照亮他人心窗的光源!
所以,蔡志忠端坐在玻璃窗前畫漫畫;讀者──看漫畫、開心窗!
蔡 志 忠 簡 介 |
37.02.02 | 出生於台灣彰化縣花壇鄉山邊的小村 |
52.07.15 | 十五歲隻身赴台北從事連環漫畫繪圖工作 |
60.11.11 | 任光啟社電視美術指導 |
66.01.05 | 與友人合資創立卡通公司 |
70.10.30 | 與友人合資製作「七彩卡通老夫子」,
獲頒金馬獎最佳卡通電影長片獎 |
72.03.01 | 開始於報章雜誌發表四格漫畫 |
73.08.01 | 自組個人漫畫工作室 |
74.09.15 | 獲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
75.08.11 | 《莊子說》出版,為台灣漫畫史揭開新頁 |
75.12.20 | 《老子說》出版 |
76.02.02 | 出版《莊子說系列》日文版。作品陸續翻
譯成德、俄、法、韓....等二十多種文字 |
78.03.01 | 大陸出版簡體字《莊子說系列》 |
81.04.08 | 於加拿大溫哥華正式拜嶺南畫派大師
楊善琛為師,創作水墨畫 |
81.05.23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莊子說系列》
日本「旺文社一九九四年版」高中課本
以《莊子說》之七頁作品為基本教材 |
84.06.16 | 作品獲八十三年度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
85.05.11 | 佛經系列第一本著作《漫畫靜思語》誕生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