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以愛交會 ☉李淑慧
《賀伯災後》•之二

      「怎麼到處都看得到你們慈濟人?」
       
      自八月九日至十九日連續十天,慈濟人的溫情瀰漫街頭,

      浩蕩的隊伍,令民眾發出驚歎!
       
      當然,這些無怨無悔的付出,也換來使人動容的深情對待......



心繫紅塵眾生
    
      空氣中飄盪著濃濃香息的週末花市,如慈法師靜靜站在那兒化緣。這 
      天,他除了將化緣所得全部捐出,還回到安單處拿了兩萬元出來。 
 
      他說:「慈濟人的大愛善行實在令人欽佩,若不護持則愧為佛門弟子 
      ,愧對三寶。」 
 
      「師父,對不起,會影響您嗎?」在人潮絡繹不絕的行天宮門口,洪 
      素卿師姊拿著勸募箱詢問在廟門口托缽的師父。 
 
      「沒關係。可惜我身上沒帶錢,不然我也來投。這樣好了,門口的位 
      置讓你站。」慈藹的師父笑瞇瞇地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他又折回來 
      ,在勸募箱投下一疊千元鈔。 
 
      師姊訝異地問:「師父,您不是沒帶錢嗎?」 
        
      「是啊,去跟人家借的。」阿彌陀佛!師父雖出家,心倒是緊繫紅塵 
      眾生。 
 
      清晨,有位出家師父巧遇辛勤勸募的師兄姊,隨即買了六十個水煎包 
      跟大家結緣,並拿出「一大包」錢投入愛心箱。 
 
      師兄姊們感動莫名,數天來的辛勞疲憊,在這股溫暖籠罩下消融得無 
      影無蹤。 
 
 
 
四季的顏彩
        
      彩虹若只有一種顏色,就不會有雨後七彩的讚歎;花園裡若獨綻放一 
      種花,人們便欣賞不到四季時移的顏彩;相同地,世上假如只有一種 
      宗教,便引不出那麼令人深思的哲理... 
 
      她走過來,投下十張千元鈔,「我本來想去郵局劃撥,現在碰到你們 
      就省事多了。」 
 
      「小姐,感恩您這麼發心,是我們的會員嗎?如果不是,加入慈濟一 
      起來耕耘福田好嗎?」 
 
      「我不是會員,也不能參加慈濟,因為,我爸爸信奉一貫道。他看到 
      慈濟為社會如此地付出,才讓我來捐助。反正同樣都在修道、行善, 
      哪一個團體都是一樣的。」 
 
      另一個角落,身體有多重障礙的鄭永忠先生坐著輪椅,在郵局旁邊賣 
      口香糖。看著慈濟人捧著愛心箱,他也幫著向路過的人勸募,還呼籲 
      左右鄰居前來響應。 
 
      他說自己是慈濟會員,也是基督教徒。雖然教義不允許他神的信仰, 
      但是,幫助宗教信仰不同的人,才是廣義的「神愛世人」吧! 
 
 
 
愛無別
          
      從前,看到匍匐在地上行乞的殘障者,總會不忍地投下錢迅速離開.. 
      ....因為,對此種給再多錢都無法彌補的悲劇,每看一次就悵然一回 
      。 
 
      燈火擾攘的竹山鎮夜市,每個角落都有著師兄姊們勸募的聲音相互應 
      和...... 
        
      忽然,有位缺了雙腳、體型瘦小,蜷著身子伏在地上行乞的殘障人士 
      ,對勸募隊伍招了手。 
 
      就在師姊走近他的同時,他也努力地用兩隻手肘撐起上半身,從面前 
      的盆子裡抓了一把零錢。師姊走近他,問道:「是不是要捐錢救人? 
      」他點點頭,不發一語。 
 
      當他把錢投入勸募箱的那一刻,四周的人也圍了過來,有人掉了淚, 
      捐款也像驟雨般灑落...... 
 
      而關東市場的勸募中,有個流浪漢走到慈濟人的身旁──不為乞討.. 
      .... 
        
      他掏出一團皺皺的紙──是一張百元紙鈔,並且慎重地把錢投入愛心 
      箱。他相信,受颱風侵襲後的災民比他更需要援助。 
 
      是示現苦相也好,是懂得布施植福也罷,在慈濟人走近的那一刻,外 
      表看來不如一般人的他們,心中也洋溢著歡喜:我跟大家是一樣的! 
 
 
 
先享受,後付款
             
      人小志氣高的宜蘭小菩薩組成的「街頭小丸子隊」,帶著大人無法擋 
      的童真稚意,左一句:「祝福阿姨愈來愈美麗!」右一句:「感恩叔 
      叔,功德無量!」孩子們口吐蓮花,也樂得捐款人心花朵朵放。有個 
      小朋友看到大家都在投錢,自己也想投,可是錢都存在「小豬」肚子 
      裡了──那些錢是要給師公蓋醫院的,怎麼辦? 
 
      只好先向爸爸借錢,再利用幫爸爸跑腿、「打工」賺小費來「還債」 
      。 
 
      小小年紀,就有「先享受,後付款」的概念!誰叫做好事所得到的快 
      樂,讓小朋友們不做不可呢。即使不是幫忙募款,想捐錢的孩子也是 
      「救人第一、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也要捐嘛......嗚......」夜市裡,一家人──媽媽、姊姊、小 
      弟弟走過勸募隊伍,媽媽和姊姊投下善款後便想離去,怎知小弟弟因 
      為沒投錢而不肯走,竟哭了起來。 
 
      「投過了,走啦!」媽媽催促著;小弟弟還是賴在原地。 
        
      「好吧!」小弟弟從媽媽手上接過一百元投入勸募箱,這場「一哭、 
      二叫、三大鬧」的愛心拉鋸戰才溫馨落幕。 
 
 
 
「外勞」的笑容
          
      時近中午,三三兩兩的人們散坐在台北火車站內,享受片刻的清涼。 
        
      一群用大量的勞力換取微薄金錢的過客──「外籍勞工」,在這個什 
      麼都陌生的城市裡,「錢」,是他們回家的希望,血汗的等待。 
 
      「嗨,朋友們!賀伯颱風給台灣帶來了水災,希望你們能發揮愛心, 
      捐款濟助災民。就算只有台幣十元也不嫌少。上帝保佑你,菩薩保佑 
      你!」文化中心同仁林翠玉師姊以生澀的英文緩緩地與這些輪廓很深 
      、皮膚很黑的遠方友人溝通。 
 
      經過一番解說,他們眼中逐漸釋出「愛的光芒」,嘴角露出「認同」 
      的笑容。同時,亦從口袋掏出銅板、紙鈔......;唯一沒有回應的, 
      只是那多餘的言語。 
 
      數了數,她勸募了一百多個人的愛。這下可好,咱們的愛心存底又多 
      了一大票「外匯」囉!原來,很多不曾到過的地方,也有泉湧的愛等 
      待被啟發。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